这一侨批馆在厦门开馆
文章字数:783
10月19日,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侨批馆揭牌启用。
福建省侨联主席陈式海,陈嘉庚先生长孙、亚洲影响力董事局名誉主席陈立人等嘉宾和侨界朋友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委统战部(市侨办)指导,市侨联、思明区委统战部(区侨办)主办,思明区侨联承办。
展馆掠影 百年侨房的文化新生
厦门自明清以来就是中国对外交通和海上贸易的国际口岸,因其地理人文因素,厦门成为福建侨批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民国时期,厦门信批局最鼎盛时达170多家,大约2/3分布中山路片区。
为向海内外展示厦门侨乡文化的特有魅力,2017年,厦门建成了福建省第一座以“两地书跨国缘”为轴心的侨批邮路地刻文化广场。 2019年,厦门市首个侨批展厅在中山路揭幕。
侨批馆的选址于2022年确定,是一栋建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百年老侨房。去年7月,侨批馆项目正式立项,通过对老侨房进行解危加固施工、内部改造提升,对侨批文化及故事的陈列展览,建成了这座建筑面积约798平方米的侨批馆。
侨史钩沉 纸墨走笔的家国情长
侨批馆共三层,设置了“顺风相送”侨批文化展厅、“尺素情长”侨批记忆展厅和“侨会八方”侨批会客厅,以极高的互动性和丰富的展品层层递进,构建起一个立体而生动的侨批文化空间。
一层为“顺风相送”侨批文化展厅,从“什么是侨批”开始,讲述海外华侨如何通过侨批联接中外的故事,展示近200年间的侨批业的发展变化以及随着时代变化的兴衰简史。
二层为“尺素情长”侨批记忆展厅,解读侨批的文化内涵以及对厦门城市建设的贡献,并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侨批故事,共同编织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侨史长卷。
三层则设置有“侨会八方”侨批会客厅,将不定期举办的主题临展或文化沙龙等活动,成为侨批与华侨文化的新平台与新空间。
展厅内,参观者还可以通过互动平板体验传统侨批的书写格式,下载到手机或发送给亲友,也可以戴上耳机,聆听侨批信件的闽南语与普通话演绎。 (来源:厦门市侨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