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爱你在心口难开: 华侨家书中隐秘含蓄的爱意
文章字数:1796
    ▲1931年6月,新加坡华侨蔡水理写给家中妻子的侨批,信中尊称妻子戴氏为“戴氏玉人”。

    ▲1911年4月,华侨黄开物写给妻子的侨批,信中提到“念中国不久将有乱象,吾地亦难安,然而尔妇女缠足难步,不如放开……”

    ▲1931年,华侨林朝助写给石狮永宁妻子的侨批,信中担心妻子无人照料,让其聘请厨师煮饭。

    ▲1926年,菲律宾华侨谢徽泉给南安诗山妻子刘氏的侨批,信中写道:“刘氏爱卿挚鉴,别经两年,时深为念想,彼此同情……”

    ▲1935年,华侨蔡连加寄给妻子王氏的侨批,信中表达了数年未见的思念。

  每每重读林觉民的《与妻书》,都会被开头那句“意映卿卿如晤……”破防,短短几个字,总能感受当中蕴含无限柔情与思念。
  而在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中,也有许多海外华侨写给家中妻子的“与妻书”,这些侨批,纸短情长,内敛质朴,无一字写爱,却满纸尽是爱。
   称谓中的爱意
  如今我们对爱人的称呼,相对直白亲昵。而在传统的侨批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的人们对爱人的称谓显得更内敛、更诗意。
  1931年,菲律宾华侨詹延团写给晋江妻子的侨批中,开头便是一句“美清内子如面,别来念念,想起居安好……”
  泉州、晋江两地档案馆中藏有詹延团家庭侨批400余封,其中写给妻子的信近百封,对妻子有不同称呼:“陈氏贤妻”“美清贤内助”“美清贤妇”“美清吾妻”“美清内助”“美清贤内”“美清内子”等,虽然信中所书大多是家长里短,但是从信中的称谓,我们就能感受到远在重洋之外的丈夫对留守家乡妻子的尊重,也能体会到中国传统称谓的诗意。
  有这种爱称、昵称的“与妻书”在泉州各地的侨批中还有很多。1931年6月,新加坡华侨蔡水理写给家中妻子的侨批中,尊称妻子戴氏为“戴氏玉人”。
  在1924年左右,华侨许龙摺写给家中妻子的几封侨批里,称呼妻子为“庄氏拙内”,同时在落款处称自己为“愚夫”。这也是中国传统语言环境中用来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物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样表达了互相敬重之意。
  爱在心中口难开
  鲁迅曾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似乎中国人的浪漫就在于此,表达得内敛而质朴,满纸未言及爱却满纸是爱。
  在侨批中,许多丈夫给妻子的“与妻书”亦是如此。1921年华侨黄开物写给妻子的几封侨批中,开头便是“夫妇之情,套语弗陈”,意思是说老夫老妻了,套话就不多说了。乍一看觉得丈夫不懂浪漫,而细看信中内容,却都是爱意满满,信中说“愚之身体能自顾,何劳贤内过虑,反觉不安……”并寄回鱼油给妻子补身子且详细告知使用方法。
  在黄开物其他几封侨批中,除了提醒妻子“玉体珍惜为要”外,还与妻子畅谈时事,并鼓励妻子摒弃裹脚陋习,1911年4月,他写给妻子的侨批中就提到“念中国不久将有乱象,吾地亦难安,然而尔妇女缠足难步,不如放开……”足见其既能与妻子坦诚相见地畅谈时局又能无微不至关心妻子的爱妻之情。
  无独有偶,1931年,华侨林朝助写给石狮永宁妻子的侨批中写道“家中如无人可以帮助你,煮食一职,须用他人,不可过劳”,将担心妻子劳累的爱意化为日常琐碎言语,细细交代。
   思念只能寄鸿雁
  鹊桥七夕,牛郎和织女一年尚能每年相会一次,而在那个车、马、邮件都慢的年代,远赴重洋打拼的华侨,可能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返回家乡与妻子团聚,有的甚至终此一生再难相见。他们只能将对妻子深深的思念诉诸笔端,寄回一封封侨批,一封封“与妻书”,聊寄相思,聊表爱意。
  “自别之后,转眼数秋,云山阻隔,诸事不能如意,每思怀念……内助忍耐贫寒,抚养子女,教导有方,其功莫大,实为感激不尽……”1935年,华侨蔡连加寄给妻子王氏的侨批中,既表达了数年未见的思念,也对妻子尽心抚养子女表示感激,敬爱之意跃然纸上。
  菲律宾华侨谢徽泉1926年8月1日寄给南安诗山妻子刘氏的侨批写道:“刘氏爱卿挚鉴,别经两年,时深为念想,彼此同情……”从中可知,他与妻子已经分别两年,所以信中较为直白地表达了念想。
  云山阻隔,万里海天,华侨们出洋谋生,再多的挂念相思也只能化作一句愿君珍重。1934年12月菲律宾华侨郭泰祺写给妻子的侨批中提到“但望身体保重,免受远人挂念”,这是一句多么悲伤的情诗,原本守候身旁的爱人,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奔赴千里之外,变成“远人”,纵有万般思念,只能情寓笔尖,遥寄一纸家书。
  ……
  时过境迁,在通讯发达的今天,侨批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人们也已经很少再用书信来表达爱意,但侨批中这些朴实的话语,却忠实地记录着一份份真挚的感情,跨越时空,与我们相会。 (刘扬宇/文泉州档案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