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柘荣布袋戏:
方寸舞台百态人间
文章字数:1646
  夜幕降临,戏台上锣鼓喧天,刀光剑影,戏台下密密麻麻挤满了人,一人一个“台子”,好戏在柘荣开演了!
  柘荣布袋戏,亦称大拇指戏,属闽东体系的单人布袋戏。2002年被福建省博物院收藏并展示;2005年,“柘荣布袋戏”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人一担指尖乾坤
  “柘荣布袋戏表演十分独特,一人就是一台戏,集演唱鼓乐于一身,表演风趣幽默、生动活泼,邻里乡亲婚丧嫁娶、添丁祝寿,都会请我去演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郑运德说。
  郑运德的行头十分简单,木偶、道具、戏台、乐器全部加在一起,一担便可挑上。逢年过节,走乡串户,在小巧玲珑的布袋戏舞台后场,郑运德独自吹拉弹唱,布偶在他手中舞动出生命的灵性,演绎着人间百态。正如戏台两侧红色柱子上,刻着一副楹联——“方寸之中行万里,一人手上演百官”。
  柘荣布袋戏最初是由膨膨鼓演变而来的民间剧种,到了唐代正式称作“布袋戏”,现存可考的历史始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布袋戏全凭艺人双手的五指操纵木偶,来塑造传统戏曲中生、旦、净、末、丑的艺术形象。
  口耳相传经典流芳
  “选个好日子,送我儿出门,娘亲养儿,长大各一方……”郑运德在舞台幕后唱得声声含情,引人入胜。
  柘荣布袋戏艺人不仅要手、脚、口、身并用,还要会戏剧唱腔和模仿各种动物叫声。这就是柘荣布袋戏的另一个显著特色——语言艺术,素有“千斤道白四两曲”之说。
  柘荣布袋戏音乐曲调为温州和剧,对白声腔贴近方言。艺人需要强调两方面的修养:一要根据剧情,运用语言轻、重、缓、急、吞、吐、浮、沉等变化创造音调,再以生、旦、丑、净四个行当为基础,从每个行当的不同形象中分出不同类别;二要恰如其分地利用群众语言,通过艺术化的处理,变成人物的个性语言,特别是丑角的插科打诨、语言交锋,或谐或庄,风趣幽默。
  据郑运德介绍,布袋戏艺人在熟练掌握乐器演奏的基础上,每天要花大量时间练手法、口技和四肢协调能力,一天不练就手生脚慢。演出的剧本又多为口耳相传,艺人还得在背剧本上下功夫,戏师傅一般都能表演数十本传统剧目。
  柘荣布袋戏的传统剧本保存较少,以古书、演义小说等为主,特别是以章回小说改编的戏(通称为“小说戏”,也称“古书戏”)为主要剧目,大体上分为“历史戏”和“剑侠戏”。柘荣布袋戏的剧目非常丰富,有生旦戏、武打戏、宫廷戏、审案戏、连本戏和折子戏等等,大都是一代一代承袭下来的传统剧目,如《说唐》《说岳》《白蛇传》《水浒传》《七侠五义》等。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柘荣布袋戏艺人们还在传承布袋戏传统曲目的基础上,结合柘荣马仙信俗、历史人物等新编创了《马仙传奇》《百丈青龙会药仙》《廉吏游朴》等乡土题材的剧本。
  匠心守“艺”薪火相传
  曾几何时,在柘荣,每逢重大节日,布袋戏都会出现在城关街头巷尾、农村祠堂和庙会里,给寂寞的夜晚带来诸多欢乐。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传统戏曲逐渐式微,演出越多,亏损越多,柘荣县的布袋戏艺人也只好纷纷卸下戏装,自谋出路。现在,散落民间的艺人多数已年迈,只剩下郑运德等一两人还在坚守。
  “虽然一年到头演不了几场戏,生活也曾困难重重,但我坚信布袋戏终有一天会被人们重新认知。布袋戏是柘荣的文化瑰宝,不能在我这一代断了(传承)。”郑运德如是说。
  随着经济发展,柘荣布袋戏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转变现状迫在眉睫。柘荣县把布袋戏的继承和发展,作为文化柘荣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着手解决演职人员的生存与传承问题。2005年,柘荣布袋戏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郑运德成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2015年,柘荣出台保护规划,拨付专项资金资助柘荣布袋戏,鼓励布袋戏艺人每年下乡演出,演出一场由政府补助200元。2017年,将民间布袋戏作为技能课程列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在校园开设布袋戏兴趣小组,还在职校专门设立布袋戏课程,邀请老艺人面对面传艺。
  校园里,老艺人倾囊相授,新生代敏而好学。从孩子们有板有眼的招式和专注的眼神里,郑运德看到了希望。
  “一口道尽千古事,十指操弄百万兵”,指尖艺术的独特魅力终将大放异彩。
  (综合自《福建日报》《闽东日报》来源:柘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