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战役华侨抗日英雄群体:赤子侨心保家国气作山河留忠骨
文章字数:1436
在福建抗日战争战场上,战斗最激烈的战役,是发生在闽侯县大湖乡的大湖战役。大湖战役是闽省抗战的首次大捷,日寇入侵东南战区遭到最惨重的失败,是扭转抗日东南战争局势的关键一战,也是华侨青年回国抗战惊天地泣鬼神、气贯长虹的典范、爱国主义壮举。这次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乃至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大湖乡位居闽侯县要冲,北通古田县城,东南达省会福州,旧时是福州直通京师的必经之路。1941年春,为切断中国的海上运输,日军发动代号为“C4”的福州战役。4月21日,福州沦陷。日军随即定下“向古田进扰,震撼闽北”的目标,企图派出少量兵力深入闽中腹地,与驻守浙赣的日军连成一片,控制中国东南。
危难时刻,第二十五集团军下属第一纵队装备团全体官兵开赴前线。
5月23日晨,装备团第3营7连、8连在秦洋村抢先占据了海拔700米的制高点——祭头顶,居高临下猛攻日寇。日寇调集一个大队兵力,在6架飞机、4门火炮的支援下向峰顶发起冲锋,最后死伤惨重,而阴谋也没有得逞。与此同时,另一支日寇部队200多人突袭在大湖的第100军军部,第100军军部转移至雪峰,装备团将部队分成两部:一部秘密转移到大湖东南,一部转移到大湖西侧,待机围歼日寇。由于3营8连在抢占一无名高地时,过早暴露目标,日寇误认为该部是主力,便集中炮火猛轰,掩护步兵冲杀,致使该部阵亡20多人,伤80多人。因兵力分散,给养弹药无法及时补充,团部命令后撤至坂头待命。
5月24日,装备团的一个小分队在消灭了一股到后塘村扫荡的日寇18人后,与另一部会合,奇袭设在大湖的日军指挥部,又歼敌数十人。
5月25日凌晨,装备团抢占寨上村、寨上关及制高点双髻山,拂晓时从正面攻击盘踞在大湖之日寇,以迫击炮击中日寇驻所多处。日寇仓促应战,死伤惨重,最后在飞机的掩护下仓皇逃窜。装备团副团长、新婚回国抗战的郭志雄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这次战役历时3天,经过4场激战,歼敌300多人,击毙敌联队长新田,缴获了大批军物资,是日寇入侵华东南以来最惨重的一次失败,粉碎了日寇深入福建腹地与闽浙赣合围的战略部署。保卫了战时省会永安和福建闽西北大后方,永安得以成为全国抗日文化中心之一。
为纪念郭志雄身先士卒,在弹雨枪林中指挥作战,冒着敌人炮火冲锋陷阵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大湖寨上关被命名为“志雄关”,建镌刻“志雄关”的隘口石坊门。
1941年8月,大湖乡战役遗址建立了“大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塔底下埋有阵亡烈士遗骸。塔为方形尖顶,三层花岗岩结构,高7米,塔身中、上两层四周镌有“气作山河”和“功昭闽海”等题词及阵亡将士名单。底层为四向拱形门塔座空间。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郭志雄为革命烈士。2001年,该纪念塔、志雄关四周延伸30米范围被划定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据悉,指挥这场战役的李良荣少将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出身华侨家庭,与陈嘉庚先生是同乡。参战主力是其属下新组建的装备团,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应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从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地区回闽抗战的热血青年,个个士气高昂,奋勇杀敌,其中有50多人在战役中为国捐躯。
为支援此次战役,南平人民赶做了20万块光饼、征东饼,由撤退到后方的福建高工学校、华南女子学院和南平剑津中学负责穿孔包装。华南女子学院开展此项活动原先只通知30人参加,消息传开后,全校师生员工200多人全都踊跃参加,赶先送到前线,每串光饼都附有各校师生的慰问信或标签,给战士们的精神以极大的鼓舞,充分体现了中华儿女在国难当头之时,前方后方军民同仇敌忾,海内外炎黄子孙同心抗敌的意志。 (本报综合)
大湖乡位居闽侯县要冲,北通古田县城,东南达省会福州,旧时是福州直通京师的必经之路。1941年春,为切断中国的海上运输,日军发动代号为“C4”的福州战役。4月21日,福州沦陷。日军随即定下“向古田进扰,震撼闽北”的目标,企图派出少量兵力深入闽中腹地,与驻守浙赣的日军连成一片,控制中国东南。
危难时刻,第二十五集团军下属第一纵队装备团全体官兵开赴前线。
5月23日晨,装备团第3营7连、8连在秦洋村抢先占据了海拔700米的制高点——祭头顶,居高临下猛攻日寇。日寇调集一个大队兵力,在6架飞机、4门火炮的支援下向峰顶发起冲锋,最后死伤惨重,而阴谋也没有得逞。与此同时,另一支日寇部队200多人突袭在大湖的第100军军部,第100军军部转移至雪峰,装备团将部队分成两部:一部秘密转移到大湖东南,一部转移到大湖西侧,待机围歼日寇。由于3营8连在抢占一无名高地时,过早暴露目标,日寇误认为该部是主力,便集中炮火猛轰,掩护步兵冲杀,致使该部阵亡20多人,伤80多人。因兵力分散,给养弹药无法及时补充,团部命令后撤至坂头待命。
5月24日,装备团的一个小分队在消灭了一股到后塘村扫荡的日寇18人后,与另一部会合,奇袭设在大湖的日军指挥部,又歼敌数十人。
5月25日凌晨,装备团抢占寨上村、寨上关及制高点双髻山,拂晓时从正面攻击盘踞在大湖之日寇,以迫击炮击中日寇驻所多处。日寇仓促应战,死伤惨重,最后在飞机的掩护下仓皇逃窜。装备团副团长、新婚回国抗战的郭志雄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这次战役历时3天,经过4场激战,歼敌300多人,击毙敌联队长新田,缴获了大批军物资,是日寇入侵华东南以来最惨重的一次失败,粉碎了日寇深入福建腹地与闽浙赣合围的战略部署。保卫了战时省会永安和福建闽西北大后方,永安得以成为全国抗日文化中心之一。
为纪念郭志雄身先士卒,在弹雨枪林中指挥作战,冒着敌人炮火冲锋陷阵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大湖寨上关被命名为“志雄关”,建镌刻“志雄关”的隘口石坊门。
1941年8月,大湖乡战役遗址建立了“大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塔底下埋有阵亡烈士遗骸。塔为方形尖顶,三层花岗岩结构,高7米,塔身中、上两层四周镌有“气作山河”和“功昭闽海”等题词及阵亡将士名单。底层为四向拱形门塔座空间。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郭志雄为革命烈士。2001年,该纪念塔、志雄关四周延伸30米范围被划定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据悉,指挥这场战役的李良荣少将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出身华侨家庭,与陈嘉庚先生是同乡。参战主力是其属下新组建的装备团,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应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从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地区回闽抗战的热血青年,个个士气高昂,奋勇杀敌,其中有50多人在战役中为国捐躯。
为支援此次战役,南平人民赶做了20万块光饼、征东饼,由撤退到后方的福建高工学校、华南女子学院和南平剑津中学负责穿孔包装。华南女子学院开展此项活动原先只通知30人参加,消息传开后,全校师生员工200多人全都踊跃参加,赶先送到前线,每串光饼都附有各校师生的慰问信或标签,给战士们的精神以极大的鼓舞,充分体现了中华儿女在国难当头之时,前方后方军民同仇敌忾,海内外炎黄子孙同心抗敌的意志。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