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宁德,探寻同心印记
文章字数:2309




山海揽胜处,同心践履时。5月7日至9日,福建省“同心福”媒体基层行走进宁德,10余家中央及省级媒体记者深入古田、福安、霞浦、蕉城四地,探寻山海协作的“同心故事”。
探,久久为功的同心实践
“ 总书记当年说的‘靠山吃山唱山歌’,今天在这里看到了新的注解。”福建通讯杂志社记者俞怡琦表示。
“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心系库区百姓,曾‘七进古田’。他肯定我们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的发展路径,勉励乡亲们以此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在古田县“四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主题馆,县委党校副校长余红辉说道。
“ 一条路子”“三个立足”“三个食品”“四个市场”,古田县党委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点草成金”的故事有了新的延续。
“目前,光是古田县就有84名市县科技特派员,其中党外人士38名,分布在各个村落,主要涉及食用菌、果蔬等专业领域,为企业、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宁德市委统战部有关负责同志告诉采风团。
在数字赋能方面,当地政府主导成立古田县食用菌数字大脑,创新开发了手机端服务平台——“福菇宝”。菇农可以通过APP实时了解行情,在线享受保险、贷款、咨询培训等服务,这为食用菌产业提供了更多支撑。
不仅要种得好、种得放心,还要种得多、销得好。在福建天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里,一朵朵“银花”在“空调房”里绽放。这个年轻的侨企是全球首家袋栽银耳工厂化企业,正按照“互联网+智慧农业+文旅”的发展思路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辐射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动银耳产业转型升级。
2024年,古田食用菌总产量94.4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280亿元。这些“银花”已然成为当地百姓的“致富伞”。
看,多元交融的同心画卷
在古田临水宫,采风团与前来拜谒陈靖姑的台湾进香团一行座谈交流。“这是一个承载着我们信众情感的神圣之地。”据他们介绍,台湾主祀陈靖姑的宫庙有500多座,配祀宫庙3000多座,信众超千万人。近年来该团也参加了多场两岸信俗文化交流活动。
“ 陈靖姑信俗文化已成为台湾同胞了解闽台关系、开展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纽带。今年,我们还将举办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天下奶娘回祖庙’等活动。”临水宫祖庙负责人、省道教协会副会长黄光辉表示。
同样见证两岸情缘的还有翠屏湖畔的极乐寺。这里走出了筹款赈灾、成立僧侣救护队、奔赴南洋发起“一元钱救国运动”的圆瑛大师。近年来,古田县以极乐寺为载体,秉持“弘扬圆瑛文化、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理念,举办圆瑛法师与宗教中国化论坛,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从文旅到教育,从养殖到种植,闽台融合以各种形式在霞浦县全域铺开。以台创园为例,目前入园的注册台资农业企业已达26家,共兑现台企补助900余万元,合同利用台资1.4亿多美元。“这里台商多,离台湾近,语言风俗等都很接近。”宁德牛樟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传兴说道,这也是他选择在此扎根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 这里是全国唯一供奉妈祖的畲村。”溪南镇半月里村党支部书记雷丽丽向大家介绍着“山客下南洋”的故事。如今,半月里村以“文旅+非遗+民族”IP推动乡村振兴,2024年村集体收入近百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6500余元。2025年,该村还入选了首批省级“和美村寨”典型培育单位名单。团结报社记者李筱表示,当地充分利用、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带动经济发展,是一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样板。
访,实业报国的同心力量
走进青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拓集团”),“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直联点”的铜牌格外引人注目。去年6月,福建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直联机制,同年10月,在省委统战部的推动下,全省首个民营企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直联点在青拓集团揭牌成立,为统战部门与基层党外人士联谊交友、直联直通打开了新渠道。目前,青拓集团现有研发人员700余人,其中党外知识分子200余人。此外,民建会员江来珠任集团特钢技术研究院院长,九三学社社员姜家标任集团安全委员会安全顾问,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经济日报社记者对企业新质生产力也格外关注:从被镍资源“卡脖子”,到首创RKEF+AOD双联法冶炼工艺,树立全球冶炼成本新标杆;从长期依赖国外进口材料,到全球首发环境友好型笔尖钢QF24Sn,逐步开拓国内笔尖钢市场,这些都是青拓集团“科技报国”的缩影。“正是有了这些满含家国情怀的民营企业,国民经济才能长足发展,国家才更加安全稳定。”福建电视台记者黄锦秋表示。
实业报国不是单方面的情怀,而是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宁德思客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郑挺在介绍时表示,近10年来,省市党委、政府在扶持重点企业上大下功夫,营商环境持续变好,地区经济蓬勃发展,思客琦在此期间在宁德加大投资力度,感受颇深。
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如何应对复杂外部环境也是采风团感兴趣的话题。大家从福建荣耀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助夏小明眼中看到了信心。他表示,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按摩器件,海外市场较大。近几年一直苦练内功,不断向家居和大健康板块延伸,为市场拓展打下了基础。此外,对海外的定制化产品大多涉及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短期内不可替代,这也是维系客户的重要保障。
在大巴车驶离宁德之际,重阅采访笔记,这座山海之城的发展图景愈发清晰生动。“宁德不仅山水灵秀,更涌动着产业创新的活力与热情。”新华社记者李嘉聪赞叹道。福建日报社记者林清智表示:“此次采风让我们深入了解了民营企业自立自强的创新实践,为讲好高质量发展故事、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积累了鲜活素材。”
行走宁德,处处可见同心筑梦的生动注脚——从滴水穿石的奋斗足迹,到山海交融的文化基因;从实业报国的创新征程,到携手共进的富民实践。这片热土深刻诠释着:同心同向方能行稳致远,团结奋斗终将梦想成真。 (闽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