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行吟古厝里
——聆听闽南语歌曲《一厝人》有感
文章字数:804
  海纳百川、底蕴深厚的“福”文化,造就了福建黛瓦飞甍、百年沧桑的古厝群。从“里坊制度活化石”的三坊七巷福州古厝群,到“雕梁画栋皇宫起”的闽南红砖厝,从“墙高数仞,直上数层”的福建土楼,到“自此折桂蟾宫去”的闽北书院……一砖一瓦韵,一厝一景情,串联起人间福地独特的历史神韵。
  福建的每座古厝都蕴含着鲜活的文化基因。闽南古厝彰显海洋文化,莆仙古厝体现科举文化,闽东古厝意味江城文化,闽北古厝象征书院文化,客家古厝注解移垦文化,闽中古厝诠释山林文化……福建古厝可谓“福”文化得以物化表达和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福”文化亦是福建古厝的思想精髓,互融共促、相得益彰。行吟古厝里,窄窄的石板路,高高的马鞍墙,古朴的美人靠,沧桑中不乏气韵,安静中更显精神。
  厝,在福建方言中意为“家”,而中国传统的“家”文化源远流长,大的叫“国家”,好友叫“大家”,别人叫“人家”……在古厝方寸天地里,“家”文化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福建先民到台湾之初,为了共同防御外敌,合力拓垦,往往以宗族血缘为纽带结合成一个聚落,并在聚落地名前加上本族姓氏而形成冠姓地名。两岸情深,地名为证;一厝人,一家亲。流淌着温情余温的古厝,渗透着浓厚的祖地情结,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是海峡两岸地缘相近、血缘相亲的生动体现,更激发出“两岸一家亲”的强烈情感共鸣。
  有福之省,福聚八闽。老祖先用悠悠古厝为“福”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福建人民牢记殷切嘱托,全力保护好名城、守护好古厝,坚持历史与现代相统一,保护与利用相协调,努力让每一座古厝活起来,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静听《一厝人》,静品家国情。我们有幸在福建成长,有幸参与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更有幸见证福建古厝在福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活起来、靓起来,熠熠生辉于华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长河。就让我们行吟古厝里,聆听古厝韵,以最舒适的姿态,行走在斑斓的历史画卷中,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吧。
  (林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