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大雪纷飞,静候冬韵
文章字数:1224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它悄然降临在每年的12月6日至12月8日之间,当太阳黄经达到255度时,这一节气便正式拉开序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其有着这样的描述:“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到来,不仅意味着冬日的寒冷愈发深沉,更预示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启。
  古人将大雪节气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因天气寒冷至极,寒号鸟也停止了鸣叫,整个世界仿佛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二候,虎始交,此时虽然阴气依然强盛,但阳气已经开始萌动,老虎开始有了求偶的行为。三候,荔挺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它在感受到阳气的萌动后,勇敢地抽出新芽,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大雪,是大自然在冬日里最浓烈的告白。在这个节气里,北国大地白雪皑皑,雾凇则如诗如画,将大地装扮得如同仙境一般;雪花纷飞,与北风一起轻吟冬日的诗篇,宛如一幅静谧而壮美的画卷。南方地区虽然可能不会迎来纷纷扬扬的雪花,但降温和降雨以及冻雨和雨凇等奇观也为南方的冬日增添几许神秘与浪漫。这一时节,无论是北方的雪还是南方的雨,都共同演绎着别样的冬季韵律与节奏。
  大雪不仅仅是节气的更迭,更是一个浪漫的约定。白雪皑皑之际,人们围炉而坐,看窗外雪花纷飞,享受这份独有的宁静与美好。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大雪更是被赋予了无尽的诗意与情愫。如北宋诗人邵雍在《和商守西楼雪霁》中写道:“大雪初晴日半曛,高楼何惜上仍频。数峰崷崒剑铓立,一水萦纡冰缕新。昆岭移归都是玉,天河落后尽成银。幽人自恨无佳句,景物从来不负人。”诗中描绘大雪初晴后的景象,展现了清晨的宁静和雪后天空逐渐放晴的景致,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又如唐诗人司空图的《诗品二十四则·清奇》中描述的“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汀,隔溪渔舟。”勾勒出一幅“晴光雪色”相映成趣的冬野风景画,画面无人迹,却给人一种超脱尘寰的自然冷艳之美。阅读这些诗句,仿佛能感受到冬风轻拂,心灵也随之沉静,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无瑕的冰雪世界。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冬,是大自然的贮藏室,它将万物的生机悄然收藏,在冰雪之下,是生命的蛰伏,是能量的积蓄。
  虽然寒风凛冽,但生活仍然热气腾腾,四方食事依然在冬日的餐桌涌动。在古代,大雪封山封路使得食物获取变得困难,人们便通过腌制、风干等方式来储存食物以备过冬,也因此,腌肉蓄冬的大雪习俗仍保留至今。在这个时节,饴糖同样令人垂涎。饴糖以麦芽和糯米为主要原料制成,具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的功效。在寒冷的冬日里,适量食用饴糖不仅能够温润脾胃、缓解燥咳,还能让人感受到一丝丝甜蜜与温暖。与此同时,红薯也成了冬日餐桌的座上宾。红薯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能够增强免疫力、抵御寒冷。一碗热腾腾的红薯粥不仅暖身暖胃,更让人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与甜蜜。
  大雪纷飞,静候冬韵。愿这个冬季,温暖与快乐如影随形,让每一朵飘扬的雪花,都成为带走疲惫与烦恼的使者,而它们轻盈落地的瞬间,则悄然铺洒下安康与美好。
(韩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