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 从小餐桌到大产业,从沙县走向世界
文章字数:2387



福建的特色美食版图中,沙县小吃一定有一席之地。这个发源于三明山区的地方特色小吃,以丰富多样的品种、亲民实惠的价格和可口的风味,赢得了广泛的喜爱。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沙县小吃的发展就十分关心,先后2次对小吃产业的发展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正在福建三明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沙县夏茂镇俞邦村,同乡亲们亲切交谈,实地了解沙县小吃发展现状和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沙县人走南闯北,把沙县小吃打造成了富民特色产业。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要抓住机遇、开阔眼界,适应市场需求,继续探索创新,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
多年来,沙县区不忘嘱托,牢记使命,持之以恒做强“小吃大产业”,如今,沙县小吃在国内外已拥有超过8.8万家门店,年营业额超过550亿元,还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区30万人就业。
政府助力全方位护航产业发展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部分沙县人心怀致富梦,通过鹰厦铁路到厦门、福州摆摊卖沙县小吃,以“一元进店、两元吃饱、五元吃好”的亲民定位,迅速赢得了广大普通百姓的青睐。1997年,沙县县委、县政府经调研论证后,发现了小吃行业巨大商机,决定将沙县小吃作为重点产业发展。
为给小吃产业保驾护航,先后成立小吃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小吃同业公会,制定沙县小吃发展蓝图和战略规划,让小吃行业驶入方向更清、路径更明的“快车道”。注重小吃商标的注册与保护,成功注册了涵盖7个类别、14种样式的“沙县小吃及图形”集体商标,顺利完成在日本、美国、新加坡等75个国家的国际商标注册,为海外游子经营小吃店、开拓国际市场筑起坚实的法律“堡垒”。
在助力产业发展上,技术赋能与资金扶持双管齐下。积极组织培训活动,依托小吃产业培训中心、小吃中餐繁荣基地,推出线上线下融合的培训课程,锻造了一支深谙海内外市场、专业技能过硬的小吃人才方阵。联合地方银行推出“小吃贷”特色金融服务,为囊中羞涩的创业者送来“及时雨”;先后投入资金用于研发、推广与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沙县小吃食品产业园,吸引26家农副食品、小吃深加工等关联企业入驻,打造了集“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条。
此外,政府通过举办各类推介活动,不断提升沙县小吃的品牌知名度,连续28年举办小吃文化旅游节,参与国际美食交流活动,代表中华美食进驻韩国平昌冬奥会,小吃在国际舞台上逐步崭露头角。
转型升级全链路推动产业变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对用餐环境、食品品质和口味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沙县小吃“夫妻店”、单家独户的经营模式,面临“不进则退、不变则亡”的巨大挑战。
2016年,沙县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沙县小吃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实行总公司、子公司、终端店“三位一体”的公司运作模式,通过构建产业生态、改进经营模式、加快品牌推广、延长小吃产业链等“组合拳”,推进小吃产业向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政府、银行、企业等多方合作推进小吃产业数字化升级,从门店挖掘、归集的用户数据,通过数字化手段分析小吃门店运营状态和用户偏好,有效提升门店经营水平,也为小吃产品改良创新和菜品标准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坚持守正创新推进产品和技艺标准化,制定沙县小吃拌面、扁肉、烧卖、金包银等15个核心产品团体标准,确保始终传承和保持原有菜品的口感和形态。引导“醉有才”“梓为你”等本土企业研发新品、爆品,形成“醉有才”“宜佳味”“梓味你”等3个沙县小吃方便食品品牌。设计“小吃吃货团”主题卡通形象、小吃主题的文化衫、瓷盘等4类33款文创产品,小吃形象深入人心、赢得民心。注重网络赋能,举办电商直播“大擂台”,邀请乡镇干部、“网红”现身直播间为小吃“代言”,网络销售额达5000万元。
升级后的沙县小吃,依然物美价廉,但不再是低端的代名词。许多升级后的小吃店营业额翻了两番,切实体验到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实惠。
海外拓展全世界共品沙县小吃
在国内声名远扬的沙县小吃,如今已悄然在海外绽放光彩,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独特纽带。每一碗扁肉、每一盘拌面,皆凝聚中华美食文化精髓,诸多外国友人借此初识中国,心生向往,燃起研习中文、探寻华夏历史文化的热情,海外侨胞也在熟悉滋味中寻得浓浓乡情。
沙县小吃日本店是沙县小吃集团第一家海外分店,位于日本东京新宿区高田马场,2018年6月9日开业当日,仅5小时营业额就突破2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17万元)。它的老板是沙县青州镇的一位小伙子,叫作毛伟明。“当时就想以正宗的沙县小吃来缓解留学生的思乡之情。”毛伟明说。为了保持地道的家乡味,他特地赶回老家在沙县小吃培训中心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后来,随着生意的火爆,毛伟明开始扩大规模,先后在日本埼玉县、东京都台东区开了2家沙县小吃店。最近,毛伟明正忙着为第四家店进行选址。
位于葡萄牙波尔图盖亚购物中心的沙县小吃店是沙县小吃海外店里的明星。店主吴绍华是沙县夏茂镇俞邦村人,他是最早一批把沙县小吃开到海外的人。2018年,葡萄牙成为第一个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西欧国家。趁此东风,沙县小吃首次以政府主推、沙县小吃集团授权的特殊身份亮相葡萄牙。吴绍华接下了这一重任。吴绍华说:“因为一份沙县小吃,我们和当地人也成了互帮互助的好邻居。沙县小吃跟随‘一带一路’来到葡萄牙,带来的不仅是两国人民的情谊,还有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每次走在葡萄牙的街上,我们都感到十分自豪。”
目前,沙县小吃已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等74个国家和地区开设225家门店,不少海外民众称赞中国美食“极富创造性”“别具风味”。在海外“走红”的沙县小吃,正成为传播中国美食、文化的窗口。
(张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