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肖华鑫:
传承弘扬“嘉庚精神” 展示侨界新时代新作为
文章字数:3153

  今年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陈嘉庚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集中体现为以“忠公、诚毅、勤俭、创新”为核心的“嘉庚精神”。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广大华侨华人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同祖国人民一道不懈奋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新时代,福建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回信精神,大力弘扬“嘉庚精神”,增强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侨界力量?近日,记者专访了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肖华鑫。
  记者:福建是嘉庚故里,是“嘉庚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嘉庚精神”是福建特色侨务资源。请您谈谈福建侨务部门在传承弘扬“嘉庚精神”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
  肖华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嘉庚精神”是福建人的骄傲和财富,激励着一代代闽侨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从南侨机工血洒滇缅公路到闽籍侨胞捐资兴学,再到侨资项目遍地开花,以陈嘉庚为代表的闽籍侨胞踊跃参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与祖(籍)国患难与共,对家乡无私奉献。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引进侨资项目、企业3.8万多家,实际利用侨资超过1200亿美元,约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的80%,侨捐累计达336亿多元,广大闽侨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传承弘扬“嘉庚精神”,福建有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半,高度重视并亲自谋划和推动侨务工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这是我们传承弘扬“嘉庚精神”、创新开展侨务工作最为厚重的底气。第二,福建是全国第二大侨乡,有华侨华人约2000万,分布在193个国家和地区,闽籍侨胞素来具有念祖爱乡、造福桑梓的优良传统,这些独特而宝贵的侨务资源和优良传统,为我们传承弘扬“嘉庚精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三,福建是陈嘉庚的故乡,这里是他的出生地,保留着厦门大学、集美学村等诸多陈嘉庚奋斗的遗存,我们至今仍与陈嘉庚的后人保持着密切联系,“嘉庚精神”已经成为福建侨界具有强大号召力的一面旗帜。
  记者: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10周年。这封回信把“嘉庚精神”提到国家层面,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近年来福建侨务部门为贯彻落实重要回信精神,深入挖掘“嘉庚精神”的时代价值,开展了哪些相关工作?取得了哪些经验?
  肖华鑫:2014年以来,福建侨务部门立足全国重点侨乡优势,以“嘉庚精神”内塑侨魂、外引侨力、共建侨乡,大力弘扬“嘉庚精神”时代价值,围绕涵养新侨资源、拓展海外联谊、汇聚侨资侨智侨力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充分彰显了“嘉庚精神”在推动侨务工作提质增效方面的品牌效应。
  一是不断赋予“嘉庚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在侨界广泛倡导陈嘉庚秉持的尊师重教、捐资办学、慈善捐赠传统,推动和打造了一批以“嘉庚”命名的标志性项目,如:中国科学院和中国银行联合设立了“中国的诺贝尔奖”——陈嘉庚科学奖;陈嘉庚教育基金会、闽都中小银行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了陈嘉庚基金联谊会;厦门大学建造了全球顶级科考船——“嘉庚号”海洋科考船,创建了全国首个以“嘉庚”冠名的实体实验室——嘉庚创新实验室等,进一步提升“嘉庚精神”的全球影响力。
  二是不断壮大“嘉庚精神”的宣传阵地。实施“闽侨记忆”“四海传福”新媒体传播工程,举办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暨华媒福建行活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嘉庚精神”传播体系,让“嘉庚精神”的故事深入人心。推动厦门大学、集美校友总会、陈嘉庚纪念馆、闽都陈嘉庚公益基金会等陈嘉庚创办或相关的机构成为宣传弘扬“嘉庚精神”时代价值的主力军。以“嘉庚”命名的论坛、讲坛、展览、研究会、基金会、学会、协会等在海内外竞相成立,以陈嘉庚或“嘉庚精神”为题材的小说、电影、电视、剧本、研究文章、专著及其他宣传出版物大量问世。
  三是传承“嘉庚伟业”,涵养新侨资源。创新与海外侨胞的交流方式,充分发挥“同心·半月座谈”“闽侨会客厅”等平台效能,打造形式多样的联络联谊平台。围绕“四大经济”,积极开展侨务引资引智工作,用好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青年侨商创新创业对接会、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等平台,注重跟进转化中国侨智发展大会、世界闽籍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海内外新生代闽商创新创业精英对话会等活动成果。成立“丝路华教联盟”,举办“嘉庚精神传薪火 闽侨青年精英海丝情”活动、“嘉庚精神”研修班、全球集美校友联谊大会、“嘉庚风·中华情”海外华裔子女夏令营及香港集美校友后裔夏令营、国际中学生陈嘉庚常识比赛等,以文化纽带筑牢海内外华人共同的“根、魂、梦”。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陈嘉庚“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的品格,关心祖国建设、倾心教育事业的诚心,永远值得学习”。“嘉庚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福建侨务部门今后将如何继续弘扬、践行“嘉庚精神”,让“嘉庚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肖华鑫:弘扬“嘉庚精神”时代价值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大侨务”观念,弘扬“嘉庚精神”,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各个方面的智慧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侨务工作的新局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贡献侨界智慧力量。
  一是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举办弘扬“嘉庚精神”活动,引导广大闽籍华侨华人传承弘扬华侨精神、“嘉庚精神”。进一步加强海外华裔新生代工作,举办第六期闽侨青年精英海丝情、“根与魂 梦与业”——世界闽侨青年精英汇、世界闽侨精英故乡行等活动。突出“四个一批”和代表性侨团、人士,创新举办“闽侨会客厅·共话家乡情”联谊交流活动,定期与海外重点侨领、家族开展“面对面”联谊交流,增强联谊实效,不断壮大友我力量。
  二是更好发挥侨资侨智侨力作用,促进更多资源要素汇聚福建。加强侨务引资引智品牌建设,持续办好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组织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福建研习参访活动,促进优质产业人才资源“引进来”。加强侨情调查成果转化运用,充实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留学生信息库,强化与海外科技社团、校友会、同学会组织联系。
  三是加强侨务文化宣传工作,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在海外更好传承传播。持续推进“闽侨记忆”新媒体传播工程,不断扩大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等品牌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更加科学地宣传弘扬“嘉庚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福建声音。进一步发挥“丝路华教联盟”平台功能,提升“丝路华教”品牌内涵、规模,扩大我省华文教师外派试点工作影响力,推动更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华裔青少年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持续推进“寻根工程”建设,做好福建华侨博物馆和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发挥《福建华侨史》凝心聚魂作用,推进侨批档案、涉侨文物、侨乡建筑等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
  四是提升为侨服务水平,把惠民生、暖侨心的事办实办好。对《关于进一步优化涉侨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开展专题督查督办,确保各项为侨服务举措落实到位。进一步推进侨乡建筑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启动《福建省华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立法调研工作。持续推进我省《关于全面深化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贯彻实施,总结推广明溪县沙溪乡预防化解涉侨纠纷工作法,着力提升解纷质效。着眼中印尼、中菲“两国双园”联动发展,积极对接在闽涉外律师事务所和省内高校,推进中印尼法律研究中心在福州片区落地。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暖侨行动”,加强对侨胞海外权益和安全的维护,认真做好“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解决侨胞后顾之忧。
  (来源:《海峡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