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谢联棠:“凡遇事业有益人群者,只须勇往直前”
文章字数:1861

    东山岛第一个华侨完小——南熏小学

    乡亲们珍藏的侨批

  人物名片
  谢联棠(1888年-1974年),又名莲塘,出生于漳州市东山县南埔村。他早年下南洋谋生,后回国创办侨兴国货公司,是当地著名的爱国华侨。他一生爱国爱乡、廉洁奉公、热心公益,备受乡亲推崇,他的故事至今还在乡间流传。
  2023年1月,谢联棠故居被设立为东山县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成为当地群众文娱活动和党员干部接受廉洁教育、谢氏后代传诵家训的重要场所。
  重视教育,他立下“明礼仪、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的校训
  作为“遗腹子”,谢联棠的童年过得很艰辛。幸亏远在印尼谋生的二哥一再坚持,他才没有辍学。16岁那年,辛劳一生的母亲也去世了。为生计,他远涉重洋投靠二哥,从学徒开始做起。
  谢联棠23岁时,疼爱他的二哥也因病故去。谢联棠独自苦撑家业,因守商道、持信义,他在商场如鱼得水,将二哥留下的生意越做越大,商务活动发展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谢联棠明大义、有智慧、善理事。当时,他侄儿就读的印度尼西亚民礼华校发生公款被地方恶霸侵占事件。谢联棠坚守正义,挺身而出,据理力争,在侨界的声望也不断提升。
  此后,谢联棠被推选为华校的董事长。他不顾个人安危,一边运用法律武器,诉诸法庭,坚决追回被侵吞的公款,守护侨界共同的利益;另一方面积极发动华侨捐资,将善款全部用于修建校舍。在他廉洁的管理下,短短两年,华校焕然一新,当地华侨受教育水平迅速提升。
  谢联棠深知穷苦人家读书之难,对家乡的教育也倾尽心力、大力支持。1917年,他将南埔村谢氏祖祠修整为校舍,聘请先生让村里的孩子都读上书。1931年,他独资创办全县第一所完全小学——“南熏小学”,供全县小学生寄读。并亲立校训:“明礼仪、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
  忠肝义胆,他虽身在国外,却始终心系祖国,不顾个人安危支援抗战
  1915年,日本宪兵队进驻济南,屠杀国人。消息传到印尼后,华侨们义愤填膺。谢联棠随即联合华侨,共同创办“侨兴国货公司”,号召大家一同坚决抵制日货。即便亏钱,仍然义无反顾。
  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流离失所,大好河山惨遭践踏,中华民族亡国灭种危在旦夕。谢联棠再次挺身而出,奔波于东南亚侨界,筹资筹物十多万元,支援抗战。
  1942年,日军南侵,印尼沦陷,汇款渠道遭到破坏,他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威胁,但仍不顾一切,继续组织华侨机工辗转将筹到的物资,通过滇缅公路运载回国支援抗日。
  得知家乡东山县发起“抗日献机”活动后,远在新加坡的谢联棠立即响应,成立抗日组织“东山励志社”,并募捐4万银元参与购买“东山号”战机,捐献国防投入抗日。后来,为纪念烈士,他又慷慨捐款建造“东山抗战烈士公墓”和纪念亭……
  种种义举,无不体现出国家困难时刻,勇于担当的华侨赤子之心。谢联棠曾说:“吾人处世,凡遇事业有益人群者,不必权衡利害,只须勇往直前,自有灿烂之后果。”
  以德立名,他树下家风、创下家业,受后人推崇
  谢联棠总是铭记着别人对他的恩情,一生感念二哥对他的抚养和教育。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不曾放下抚养教育五个侄儿的责任,坚持让每个侄儿都上了学、接受了教育。即使已至70高龄,二哥的好他还牢记于心。“余对先仲兄之恩情,深记脑中,无日忘之”。
  他还记得家乡亲人对他的关照。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山县百废待兴,谢联棠心系故乡,积极组织华侨集资,建设东山华侨电厂、东山面粉厂等实业,致力于发展家乡经济,改善家乡人民生活条件。每逢春节,他还要汇款并专门安排人员,上门慰问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这一善举,持续了24年,直到1974年他以86岁高龄去世。
  在东南亚侨界及国内,得到谢联棠帮助的华侨和乡人难以计数,他们感恩谢联棠的帮助,并口口相传及至子孙。他被乡亲们称为“慈善老人”。因为排行第六,村里人又亲切地叫他“六叔公”。
  在谢联棠的言传身教下,家族后辈也秉持着恋祖爱乡的良好传统。近些年,南埔村探索开发“谢谢里”文化小村,当代画家、谢联棠后人谢敦毅得知此事后,专程从北京回到家乡,担任南埔村乡贤促进会会长,助力家乡建设。他说:“家中珍藏着祖辈们的书信往来等物件,从小我就听着‘六叔公’的故事长大。这些年在外发展,我积累了不少画界资源,也有策划文旅项目的成功经验,愿意为家乡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东山人民始终记得“六叔公”的恩情。现在,他们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歌册”的形式,歌颂着谢联棠的传奇人生;他亲手制定的校训,如今已成为小学校园墙壁上的铭文;为了纪念他,村里特意建造了公园,并在他的生日那天举行年度晚会,同时举办评选活动,表彰那些社区公认的“好媳妇、好公婆”。
  谢联棠,这位“六叔公”的故事,还在东山传颂。
  (来源:同心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