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古人的处暑风情
文章字数:1185
    ▼扫码观看《处暑秋兴 古道韵长》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时,便迎来了这一象征着季节转换的时刻。“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在古人眼中,星辰的变化与节气的更替紧密相连,这是宇宙的规律,也是生命的节奏。处暑宛如一位优雅的使者,引领着人们踏入一个诗意弥漫、风情万种的新季。
  “七日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古人以其简练且精准无比的言辞,清晰明了地道出了处暑的关键要义。处暑的到来,意味着暑气的消散和凉意的渐生。“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古人敏锐地感知着这细微的变化,他们走出家门,漫步在乡间小道上,感受着微风拂过面庞的轻柔。“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这新凉,恰似大自然慷慨的馈赠,让人们在经历了漫长的暑热之后,感受到无比的舒适与惬意。
  放河灯是处暑别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在宁静的夜晚,人们怀着虔诚与思念,将心中的情感融入这小小的河灯之中。当河灯放入河中,它们随水流缓缓漂去,那摇曳的烛光,承载着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殷切祈愿,为夜晚的河流增添了神秘而温馨的色彩。此外,开渔节、拜土地公也是处暑重要民俗,人们感恩大自然的馈赠,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些充满文化韵味的民俗活动,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尊重和顺应,也传递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处暑寒来早,鸿雁南飞忙。”古人在处暑时节还十分注重养生之道。民间素有“处暑吃鸭,无病各家”的说法,处暑时的老鸭肉质肥美,味甘性凉,能清热补虚,人们通过炖煮或烤制等方式烹饪出美味的鸭子菜肴,以抵御即将到来的秋寒。此外古人会多食用梨、百合、银耳等滋阴润燥的食物,滋养身体,抵御秋燥。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处暑更是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白居易在《早秋曲江感怀》中写道:“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那悠悠散去的暑云,那轻柔袅袅的凉风,池塘畔悄然降临的秋意,还有那已然半结莲子的荷花,生动地展现了处暑时节自然景象的美妙嬗变,流淌着无尽的诗意与韵味。“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处暑之际,老鹰开始大肆捕猎鸟类,大自然那隐秘而又恒定的规律悄然无声地运行着。诗人观察着自然现象,思考着生命的轮回和宇宙的奥秘,感悟着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变化。山中的处暑似乎来得更早一些,“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蝉声渐渐微弱,秋日的景象初现端倪。古人在这宁静的山林中,与自然对话,与山水为友,在这处暑的风情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处暑,是大自然的一场华丽转身,也是古人生活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它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对生活的期待与憧憬。如今,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在处暑来临时,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去感受那一缕秋风的凉意,去欣赏那一片金黄的稻田,去品味那一份传统的美食……让古人的处暑风情,在我们的心中延续,成为我们心灵的滋养和慰藉。 (吴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