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毓哲圣地 南溪书院
文章字数:1649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朱熹最为知名的诗句,源自七言绝句《观书有感》。乾道二年(1166年)朱熹回三明市尤溪县访好友石子重,见到父亲朱松当年题壁《蝶恋花·醉宿郑氏阁》词和半亩方塘,诗意哲思勃兴而写下了这首《观书有感》。
  而这“半亩方塘”就位于南溪书院。
  诞育朱子
  南溪书院位于三明市尤溪县城南公山之麓,背靠毓秀峰,面环青印溪,坐南朝北,庄严肃穆,景色秀美。原为邑人郑安道馆舍“南溪别墅”。南宋宣和五年(1123年)秋,朱松从政和调任尤溪县尉,宣和七年(1125年),任满寄居郑安道南溪别墅,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朱松第三个儿子在此诞生。前日傍晚,前后两山同时起火,火势成小篆体“文”“公”二字,朱松认为是“喜火”祥兆,便为新生儿取名朱熹。
  朱熹在南溪别墅生活、读书、成长,至八岁才随父离开尤溪。临行前,在父亲朱松的陪同下,朱熹在南溪别墅左侧种植三棵香樟树,乡人因朱熹小名沈郎称其“沈郎樟”,至今尚存两棵,成樟树王。小沈郎也如同香樟树茁壮成长,成为集儒家思想之大成,创立新儒学--理学的理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诗人,被人称作“北孔南朱”的朱圣人。
  建祠成院
  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尤溪县令李修在郑安道馆舍旧址“作屋三楹,中设二先生祠”,合祀朱松、朱熹父子,两侧分别为景行斋和传心斋。淳祐五年(1245年),尤溪县令施偾复创讲堂于祠堂之右,名为会极堂。
  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宋理宗御题“南溪书院”匾额。从此,南溪书院名扬天下。南溪书院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受战火洗礼并重建,于1958年,毁于火灾。2001年,尤溪县修复文公祠、华表山门等古迹,新建音乐旱喷泉、儒学图腾柱和朱熹生平浮雕组合。2015年9月,尤溪县全面修复南溪书院,主体建筑由沈郎樟别苑、文公祠、韦斋祠、毓秀亭(朱熹出生时胎衣埋藏处)、半亩方塘等组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28平方米。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皇诏御题
  数百年来,南溪书院作为朱熹的诞生地,以及朱子理学的传播中心,对元、明、清三朝的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了历代有识皇帝的高度重视。
  元仁宗首将朱子的《四书集注》作为科举取士的考纲,当朝中书省理问爱卨书“闽中尼山”匾额赠南溪书院。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皇帝赐御书“大儒世泽”匾额和“诚意正心阐邹鲁之实学,主敬穷理绍濂洛之心传”对联,悬挂于文公祠;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皇帝御笔亲书“文山毓哲”四个大字匾额,颂赐南溪书院悬挂,下令大臣李光地编纂《朱子全书》,并亲自作序称颂朱子“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成为南溪书院的抱柱联,李光地还为南溪书院题“斯文正鹄”匾额。
  人文交融
  2016年6月,朱熹诞育地(南溪书院)被国台办设立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南溪书院先后被设立为世界朱氏联合会联络处、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中心、上海市杨浦区台生社会实践(尤溪)基地、福建省人大侨台民宗基层联系点、福建省政协港澳台侨交流基地等。
  多年来,承办了中国侨联主办的“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营——朱子文化营活动;与香港同胞开展“共叙乡情,共话发展”联谊交流活动;与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合作,共同举办“朱子杯”海峡两岸青少年书画篆刻大赛、重走朱子之路等活动,加深两岸青少年交流交往;开展第十八届林博会台湾嘉宾来尤考察“朱子文化与乡村振兴”活动、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与尤溪美食参访等活动,推进两岸民间基层交流;两岸合力打造朱子诞辰祭典、“朱子礼乐·儒风雅韵”大型情景剧、“朱子之路”研习营、朱子古琴、南溪书院学术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朱子文化交流活动品牌,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金门燕南书院建立姊妹书院,致力于两岸朱子文化交流、研究与推广。截至目前,“朱子礼乐·儒风雅韵”大型情景剧连续2年赴台湾新竹县、嘉义大学展演4场次,吸引近5000人到场观看;接待50多批次2000多位台湾同胞(其中“首来族”230人)到尤溪参访交流考察……
  南溪书院逐渐成为朱子文化研学的重要基地之一,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发挥积极作用。
  (林贻友 张世斌/文 纪月珠 黄春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