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黄维垣:祖国哪里需要我就向哪里发展
文章字数:1705

    黄维垣和学生

    1952年6月,黄维垣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人物名片
  黄维垣(1921年-2015年),福建莆田荔城镇海人,归侨院士,中国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20世纪50年代末,应国家“两弹一星”等工程的需要,黄维垣开始研究有机氟化学和含氟材料。他发现并系统研究了氟化学领域著名的亚磺化脱卤反应,发展了全氟烷基亚磺酸盐和磺酰卤的化学。
  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书、何梁何利基金奖、陈嘉庚化学奖等荣誉。2011年,中国化学会设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国化学会黄维垣氟化学奖”。
  报效祖国之志坚如磐石
  黄维垣在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后,立即向美国移民局申请回国,但被美国相关部门拒绝了。无奈之下,黄维垣只得继续留在导师路易斯·费瑟(LouisFieser)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
  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召开,让滞留美国的这批中国留学生看到了曙光。经过交涉,15名中国留学生获离境许可。黄维垣等留学生再次写信,呼吁废止禁止中国留美学生离境的不合理命令。经过多方争取,1955年4月初,黄维垣等留学生回国的申请终于获批,美国也取消了禁止中国留学生离境的规定。
  “像黄维垣先生这批人回国,真的是出于一种非常爱国的情愫。美国拼命拉拢他们,给好的工作、家属要来也可以,但他们非常坚定地要求回国。”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戴立信曾说。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课题
  回国后黄维垣最初调到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从事甾体和天然产物化学研究,运用化学转化进行构型相互关联的方法,测定了植物甾醇C24的绝对构型。
  1958年,“两弹一星”工程正式启动,黄维垣毅然投身硼氢高能燃料研究,成功做出二硼氢、五硼氢和十硼氢。随后,又接下研制氦氟的任务,与有机所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研制出三乙基十硼氢和其含氮衍生物。
  1960年,研制润滑油成为“两弹一星”工程的当务之急,黄维垣结合国家实际需要以及当时国际的研究方向,果断从硼氢化学转向氟化学领域,研制出氟油、氟塑料、氟橡胶等多种含氟关键材料。
  后来,黄维垣到北京开会,“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专门上前拥抱他,对他说:“你们这个工作太重要了,做得快,使得原子弹的计划可以提前一到两年的时间!”
  可以说,黄维垣的每一次转变都与时代环境、国家需要密不可分。“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课题。”“祖国哪里需要我就向哪里发展。”黄维垣曾说。
  面对盛名,虚怀若谷
  接触黄维垣的人,无一例外地称赞他非常谦虚,在论文排名、奖励排名方面一贯谦让。
  2006年底,莆田作家翁志军要采写一篇关于黄维垣院士的文章,经与其亲属联系,他将文稿寄给黄维垣修改。黄维垣于2007年1月5日回信,亲笔修改稿件并在信中写到,“……很感谢你对我的表述,但是我国有机氟的各项工作都是大集体几代人的努力工作成果,而且涉及许多部门、科学院的其他研究所工业部门的许多工厂及其领导、技术人员等……绝不是我一个人的,所以请你再作修改。”
  在他的学生吉景顺、骆昌平等人的记忆里,黄维垣总是不辞辛苦、不计名利。经他数次修改调整的文章,学生们想加上黄维垣的名字,但是“英文稿子给黄先生改了几遍,写了几遍他的名字,他就划掉几遍。”
  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
  黄维垣以一颗纯粹之心呵护青年,“看到祖国氟化学事业后继有人,是我一生最大的欣慰。”
  1986年到有机所攻读硕士研究生、现为上海有机所研究员的吕龙至今仍记得他找黄维垣作导师的情形。在办公室谈了10多分钟后,“黄先生一直把我送到门口,还握着我的手说,非常感谢我来找他。”
  主持有机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工作时,黄维垣总说:“研究生是用来培养的,不能把研究生作为劳动力,而是要担当起我们的培养职责。”
  在56年的研究生涯中,黄维垣先后培养了20多位博士和12名硕士。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由自己授予学位的有机化学博士就是从他的实验室里培养出来的。黄维垣曾说:“看到祖国氟化学事业后继有人,是我一生最大的欣慰。”
  黄维垣一生对祖国,对科学事业无限热爱。他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唯实求真、谦虚严谨,倾尽毕生心血,为我国化学事业,特别是有机氟化学的开创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一生荣誉等身:“如果再给我一次人生,我仍然会回来,为共和国旗帜增光添彩。”
  (郑丽萍/文 荔城区委统战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