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教奠基人陈永华根在福建
文章字数:2985
漳州台商投资区中心城区。(来源:漳州台商投资区融媒体中心)
▲“全台首学”台南文庙的大成坊 (王彦翔摄影)
陈永华是明末抗清名将,为明郑时期台湾三杰之一,郑成功称他为“卧龙先生”,也是台湾文化教育的奠基人。
今 之 卧 龙 也
陈永华父亲为明天启年间的举人陈鼎。关于陈鼎,清光绪版《漳州府志》中记载不多,只是在“选举”中记载:“陈鼎,府学,同安教谕。”不过,在民国版《同安县志》中,陈鼎有传:“天启丁卯举人,甲申变后,躬自耕稼,混迹缁黄。唐王在闽,复本邑教喻。清兵至,城陷,鼎自缢于明伦堂。”天启丁卯即1627年,甲申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清军攻陷同安,陈鼎拒降,在明伦堂自缢。
陈永华生于1634年,陈鼎自缢时,他只有14岁。清道光版《福建通志》“台湾府”中记载:同安县陈永华,字复甫,鼎子,为邑诸生。鼎缢死明伦堂,永华奉母以逃。城陷数日,乃为掩胔僧入城求父尸于敬一亭,负归殓葬。
陈永华从小“好读书,有奇谋”,《厦门市志》载其“常以春秋的管仲和战国的乐毅自比”。父亲死后,他立下“弃儒生业,究天下事”之志,投奔抗清复明的郑成功。郑成功接见时“与谈时事,终日不倦”,称赞“复甫今之卧龙也”,陈永华深得赏识,被授予参军之职,参与重大战略决策。
明永历十三年,也就是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北伐南京失败,退守金、厦根据地,遭到清军围攻,产生东征驱荷收复台湾之念。永历十五年(1661年)一月,郑成功多次召集诸将商讨东征事宜,众人脸有难色。陈永华根据军事形势发展的要求,极力支持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主张。
郑成功东征,陈永华受命辅助世子郑经监守金厦,巩固后方。郑成功高度信任比他年少10岁的陈永华,临行前还不忘叮嘱郑经:“陈先生当世名士,吾遗以佐汝,汝其师事之。”
遗 爱 在 台 湾
郑成功逝世后,陈永华随郑经东渡台湾,晋升为咨议参军、勇卫、东宁制置使。辅佐期间,他建议把东都改名东宁,升天兴、万年两县为州,都中分为4坊34里,各设社、保、甲、牌,健全各级行政机构,明法令、禁淫赌、诘盗贼,还纠正了郑成功时期立法过严的做法,使社会秩序日趋稳定。
陈永华还坚持屯田制,使戍兵衣食丰足,减轻百姓负担。他亲临台湾南北各社,鼓励垦荒,倡修水利,引导种谷积粮、插蔗煮糖、筑埕晒盐,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教匠取土烧瓦”,“伐木造庐舍,以奠民居”,改变当地原来草棚茅舍的陋居,开创台湾建筑瓦房的历史。
陈永华对台湾最大的功绩还是文教,他认为要进一步开发建设台湾,必须创办学校,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清康熙五年(1666年)二月,陈永华建议“建圣庙,立学校”,得到郑经批准,于是建起了台湾第一座文庙,全台设国子监。通过各种途径,聘请大陆知识分子渡台,“以教秀士”。各地设立府学、州学、县学、社学,为鼓励高山族少年儿童入学,规定“其子弟能就乡塾读书者,蠲免徭役”,使台湾教育逐步普及到山区。
康熙十三年至十九年(1674年—1680年),郑经从台湾率师回闽与清军作战期间,陈永华任东宁总制使,留守台湾,全权处理地方各项事务,在其治下是“夜不闭门,百姓乐业”。
1680年即康熙十九年,因受冯锡范等人排挤,陈永华上书辞职。翌年一月二十八日逝世,郑经亲自为他主持了葬礼,谥号“文正”,这是顶级的荣誉。
其子陈梦球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以汉军旗籍中举人,1694年中进士,为台湾第一进士。清道光版《福建通志》记载:“康熙甲戌,梦球以旗籍成进士。圣祖谕大臣曰:‘此忠义陈永华子也。’即日擢编修。”
陈永华在台湾总理政务近20年。逝世后,民众感念
他的丰功伟绩和爱国情怀,为他“树碑立传”,建立永华宫来纪念他。以他的官名和名字命名的地方很多,如高雄市内湖乡有参军社,屏东县有东宁村,台南市有永华路、永华村。连横曾写诗赞过陈永华:“杖策谈时局,军门礼数宽。兵农辅文教,遗爱在台湾。”
籍 贯 为 角 美
陈永华根在福建。长期以来,大家都以为他是同安人,因为其父陈鼎曾任同安县谕,《厦门市志》记载陈永华时也称“同安县人”。
其实,陈永华籍贯应是漳州,如清光绪版《漳州府志》“选举”载“陈永华”语条,写着他的籍贯是“龙溪人”,龙溪也就是现在的漳州部分区域;2000年新版的《同安县志》则称:陈永华,同安人,又加括号注“另一说为角美人”。民国版《同安县志》“选举”中记载陈永华之父陈鼎为“由漳州府学中,石美人,归得坛溪住”。
看来,陈永华籍贯应是漳州石美(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南边,九龙江北港北岸)。“石上鸡踪如竹叶,溪边犬迹似梅花。覆舟山下十八社,石尾出了陈永华。”这是当地的一首民谣,漳州文史学者陈忠杰说,石尾村原名覆舟山,又名北舟山,因山顶都是石头,山下溪水环绕,因此得名为石溪。石溪畔有十八社,石尾篁坑是最后一社,闽南语称之为“最尾社”,故将覆舟山之“石”与“尾”字组成“石尾”。闽南语中,“尾”与“美”谐音,后雅化为石美。
该村的北门自然村陈姓占全村人口的70%,至今还流传着陈永华二子陈梦球和三子陈维衡的许多故事,特别是陈维衡一直在老家耕读。民国版《同安县志》记载,陈维衡年二十岁,漳州石美有其祖屋旧址,附近一黄姓人有所贪图,对维衡说:愿奉三百金买下。否则强筑此地,以千金为讼费。维衡拒绝,告官。越年,兄梦球以翰林奉敕巡海,有司审察,将治黄罪。维衡请求断归祖屋,不想追究其罪。诸多宗侄以叔为痴,维衡认为盛衰有时,难保以后不起纠纷。黄姓感激难名,登门叩谢,从此相敬数十年。维衡为人端重,终日无疾言遽色,宗族亲友皆雅重之。
石美有厚山陈氏“宝镜堂”一座,始建时为二进三开间,前开五门(正三侧两),原门前置石狮一对,前埕立石旗杆三座,堂上悬匾数个,现仅存后堂。“宝镜堂”书于后堂门上,门联曰:“颍川宗亲同一源,固始衍派绕漳江。”祖龛祀厚山开基祖和陈鼎、陈永华、陈梦球、陈维衡、陈还(陈永华之孙,康熙年间进士,授广东肇庆府事)等神牌。现堂内尚存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石牌一块和“笃伦堂”木刻堂匾一块。四周还居住着80多户陈氏后裔。
陈 近 南 原 型
陈永华所从事的都与“反清复明”有关,因而在其死后产生了许多民间传说,甚至成为作家的创作源泉,著名者如金庸先生的《鹿鼎记》称:“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
史志中并无陈近南其人,但金庸笔下的“陈近南”与历史上的陈永华的经历和社会背景很相似:都是郑成功重要助手;郑成功去世后,辅佐郑经;小说里,陈近南的女儿嫁与郑经的儿子郑克臧为妻,而真实历史中,陈永华的女儿就是嫁与郑克臧。
纵览整部《鹿鼎记》,有20多次提到“陈永华”的名字。如在《鹿鼎记》第一回《纵横钩党清流祸峭茜风期月旦评》里借吴六奇之口说:“那天地会是国姓爷郑大帅手下谋主陈永华陈先生所创,近年来在福建、浙江、广东一带,好生兴旺。”
吴六奇还言道:“我们天地会总舵主陈永华陈先生,又有一个名字叫作陈近南,那才着实响当当的英雄好汉,江湖上说起来无人不敬。”
在第八回《佳客偶逢如有约 盛名长恐见无因》韦小宝初次拜师时,总舵主道:“我姓陈,名近南。这‘陈近南’三字,是江湖上所用。你今日既拜我为师,须得知道为师的真名。我真名叫作陈永华,永远的永,中华之华。”
“总舵主陈近南的原型就是陈永华。”陈忠杰也这样认为。值得一提的是,漳州至今仍保留多处与天地会有关的历史遗存,如云霄高溪庙、东山九仙岩、诏安长林寺、平和高隐寺。漳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许初鸣说,“陈永华”是一个历史人物,而“陈近南”是一个经过再加工、再创作的演义人物。
(萧镇平 刘钦赐)
▲“全台首学”台南文庙的大成坊 (王彦翔摄影)
陈永华是明末抗清名将,为明郑时期台湾三杰之一,郑成功称他为“卧龙先生”,也是台湾文化教育的奠基人。
今 之 卧 龙 也
陈永华父亲为明天启年间的举人陈鼎。关于陈鼎,清光绪版《漳州府志》中记载不多,只是在“选举”中记载:“陈鼎,府学,同安教谕。”不过,在民国版《同安县志》中,陈鼎有传:“天启丁卯举人,甲申变后,躬自耕稼,混迹缁黄。唐王在闽,复本邑教喻。清兵至,城陷,鼎自缢于明伦堂。”天启丁卯即1627年,甲申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清军攻陷同安,陈鼎拒降,在明伦堂自缢。
陈永华生于1634年,陈鼎自缢时,他只有14岁。清道光版《福建通志》“台湾府”中记载:同安县陈永华,字复甫,鼎子,为邑诸生。鼎缢死明伦堂,永华奉母以逃。城陷数日,乃为掩胔僧入城求父尸于敬一亭,负归殓葬。
陈永华从小“好读书,有奇谋”,《厦门市志》载其“常以春秋的管仲和战国的乐毅自比”。父亲死后,他立下“弃儒生业,究天下事”之志,投奔抗清复明的郑成功。郑成功接见时“与谈时事,终日不倦”,称赞“复甫今之卧龙也”,陈永华深得赏识,被授予参军之职,参与重大战略决策。
明永历十三年,也就是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北伐南京失败,退守金、厦根据地,遭到清军围攻,产生东征驱荷收复台湾之念。永历十五年(1661年)一月,郑成功多次召集诸将商讨东征事宜,众人脸有难色。陈永华根据军事形势发展的要求,极力支持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主张。
郑成功东征,陈永华受命辅助世子郑经监守金厦,巩固后方。郑成功高度信任比他年少10岁的陈永华,临行前还不忘叮嘱郑经:“陈先生当世名士,吾遗以佐汝,汝其师事之。”
遗 爱 在 台 湾
郑成功逝世后,陈永华随郑经东渡台湾,晋升为咨议参军、勇卫、东宁制置使。辅佐期间,他建议把东都改名东宁,升天兴、万年两县为州,都中分为4坊34里,各设社、保、甲、牌,健全各级行政机构,明法令、禁淫赌、诘盗贼,还纠正了郑成功时期立法过严的做法,使社会秩序日趋稳定。
陈永华还坚持屯田制,使戍兵衣食丰足,减轻百姓负担。他亲临台湾南北各社,鼓励垦荒,倡修水利,引导种谷积粮、插蔗煮糖、筑埕晒盐,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教匠取土烧瓦”,“伐木造庐舍,以奠民居”,改变当地原来草棚茅舍的陋居,开创台湾建筑瓦房的历史。
陈永华对台湾最大的功绩还是文教,他认为要进一步开发建设台湾,必须创办学校,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清康熙五年(1666年)二月,陈永华建议“建圣庙,立学校”,得到郑经批准,于是建起了台湾第一座文庙,全台设国子监。通过各种途径,聘请大陆知识分子渡台,“以教秀士”。各地设立府学、州学、县学、社学,为鼓励高山族少年儿童入学,规定“其子弟能就乡塾读书者,蠲免徭役”,使台湾教育逐步普及到山区。
康熙十三年至十九年(1674年—1680年),郑经从台湾率师回闽与清军作战期间,陈永华任东宁总制使,留守台湾,全权处理地方各项事务,在其治下是“夜不闭门,百姓乐业”。
1680年即康熙十九年,因受冯锡范等人排挤,陈永华上书辞职。翌年一月二十八日逝世,郑经亲自为他主持了葬礼,谥号“文正”,这是顶级的荣誉。
其子陈梦球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以汉军旗籍中举人,1694年中进士,为台湾第一进士。清道光版《福建通志》记载:“康熙甲戌,梦球以旗籍成进士。圣祖谕大臣曰:‘此忠义陈永华子也。’即日擢编修。”
陈永华在台湾总理政务近20年。逝世后,民众感念
他的丰功伟绩和爱国情怀,为他“树碑立传”,建立永华宫来纪念他。以他的官名和名字命名的地方很多,如高雄市内湖乡有参军社,屏东县有东宁村,台南市有永华路、永华村。连横曾写诗赞过陈永华:“杖策谈时局,军门礼数宽。兵农辅文教,遗爱在台湾。”
籍 贯 为 角 美
陈永华根在福建。长期以来,大家都以为他是同安人,因为其父陈鼎曾任同安县谕,《厦门市志》记载陈永华时也称“同安县人”。
其实,陈永华籍贯应是漳州,如清光绪版《漳州府志》“选举”载“陈永华”语条,写着他的籍贯是“龙溪人”,龙溪也就是现在的漳州部分区域;2000年新版的《同安县志》则称:陈永华,同安人,又加括号注“另一说为角美人”。民国版《同安县志》“选举”中记载陈永华之父陈鼎为“由漳州府学中,石美人,归得坛溪住”。
看来,陈永华籍贯应是漳州石美(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南边,九龙江北港北岸)。“石上鸡踪如竹叶,溪边犬迹似梅花。覆舟山下十八社,石尾出了陈永华。”这是当地的一首民谣,漳州文史学者陈忠杰说,石尾村原名覆舟山,又名北舟山,因山顶都是石头,山下溪水环绕,因此得名为石溪。石溪畔有十八社,石尾篁坑是最后一社,闽南语称之为“最尾社”,故将覆舟山之“石”与“尾”字组成“石尾”。闽南语中,“尾”与“美”谐音,后雅化为石美。
该村的北门自然村陈姓占全村人口的70%,至今还流传着陈永华二子陈梦球和三子陈维衡的许多故事,特别是陈维衡一直在老家耕读。民国版《同安县志》记载,陈维衡年二十岁,漳州石美有其祖屋旧址,附近一黄姓人有所贪图,对维衡说:愿奉三百金买下。否则强筑此地,以千金为讼费。维衡拒绝,告官。越年,兄梦球以翰林奉敕巡海,有司审察,将治黄罪。维衡请求断归祖屋,不想追究其罪。诸多宗侄以叔为痴,维衡认为盛衰有时,难保以后不起纠纷。黄姓感激难名,登门叩谢,从此相敬数十年。维衡为人端重,终日无疾言遽色,宗族亲友皆雅重之。
石美有厚山陈氏“宝镜堂”一座,始建时为二进三开间,前开五门(正三侧两),原门前置石狮一对,前埕立石旗杆三座,堂上悬匾数个,现仅存后堂。“宝镜堂”书于后堂门上,门联曰:“颍川宗亲同一源,固始衍派绕漳江。”祖龛祀厚山开基祖和陈鼎、陈永华、陈梦球、陈维衡、陈还(陈永华之孙,康熙年间进士,授广东肇庆府事)等神牌。现堂内尚存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石牌一块和“笃伦堂”木刻堂匾一块。四周还居住着80多户陈氏后裔。
陈 近 南 原 型
陈永华所从事的都与“反清复明”有关,因而在其死后产生了许多民间传说,甚至成为作家的创作源泉,著名者如金庸先生的《鹿鼎记》称:“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
史志中并无陈近南其人,但金庸笔下的“陈近南”与历史上的陈永华的经历和社会背景很相似:都是郑成功重要助手;郑成功去世后,辅佐郑经;小说里,陈近南的女儿嫁与郑经的儿子郑克臧为妻,而真实历史中,陈永华的女儿就是嫁与郑克臧。
纵览整部《鹿鼎记》,有20多次提到“陈永华”的名字。如在《鹿鼎记》第一回《纵横钩党清流祸峭茜风期月旦评》里借吴六奇之口说:“那天地会是国姓爷郑大帅手下谋主陈永华陈先生所创,近年来在福建、浙江、广东一带,好生兴旺。”
吴六奇还言道:“我们天地会总舵主陈永华陈先生,又有一个名字叫作陈近南,那才着实响当当的英雄好汉,江湖上说起来无人不敬。”
在第八回《佳客偶逢如有约 盛名长恐见无因》韦小宝初次拜师时,总舵主道:“我姓陈,名近南。这‘陈近南’三字,是江湖上所用。你今日既拜我为师,须得知道为师的真名。我真名叫作陈永华,永远的永,中华之华。”
“总舵主陈近南的原型就是陈永华。”陈忠杰也这样认为。值得一提的是,漳州至今仍保留多处与天地会有关的历史遗存,如云霄高溪庙、东山九仙岩、诏安长林寺、平和高隐寺。漳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许初鸣说,“陈永华”是一个历史人物,而“陈近南”是一个经过再加工、再创作的演义人物。
(萧镇平 刘钦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