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黄家富贵”
——中国重彩画的现代意义
文章字数:1399

    ◀《有鱼图》

    ▲《黑牡丹》

    ▲《硕果》

    ▲《相伴》

  詹黎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蒋采萍重彩画高研班、唐秀玲重彩画工作室、紫苑书院张立辰工作室,北京李可染青年画院画家、北京燕山国画院副院长、朱子书画院副院长、福州市烟山画院画师、李耕画院画师。出版有作品集《水乡花鸟画法》《工笔仙鹤画法》《工笔花鸟小品画法》《詹黎明工笔画禽鸟》等。
  重彩画以矿物色为基调,是重要的绘画艺术,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民间称画工为“丹青师傅”,也泛指绘画艺术,如《晋书·顾恺之传》“尤善丹青”。“丹青”本指丹砂青雘矿石颜料,不易褪色。
  唐代是一个及其繁荣发达的社会,在艺术上有唐三彩、民间彩陶、民间壁画,今天我们看到的敦煌壁画着色华丽,使用了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色,唐朝的“重彩”画更是辉煌灿烂,独据画坛高位,对后代的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黄家富贵”指的是五代花鸟画两大流派中的一个派系,以擅长画珍禽异兽的宫廷画院画家黄筌为代表,又称“黄筌画派”“黄派”,风格富贵华丽,在中国花鸟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北宋宫廷花鸟画的标准。赵佶作为当朝皇帝,崇尚“黄家富贵”,对于精工富丽的“黄家富贵”风格有着根深蒂固的爱好。
  就是在今天,“黄家富贵”的重彩画艺术风格依然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
  蒋采萍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在继承传统重彩画基础上又有自己的创造,在他的影响下,我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了新的认识,对重彩画艺术有了新的感悟,对创作思想、立意、构思有了新的体会,对运用构图、形式来表现思想情感有了新的体悟,对运用材料、技法、矿物色、泊等来丰富完善画面有了新的掌握。
  我的绘画艺术在不断思考、总结的过程中得到提升,传统、现代、生活、艺术、立意、构思、表现、技法、重彩等词汇交集于我脑中。
  我创作的《窗系列——晨曦》参加“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作品奖,这幅作品创意来自于现实中的观察。每天一推开窗户,窗外的空气、阳光便洒进室内,清新的空气、柔美的阳光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相互交织。为了表达这样的一个意境,我没有用太多的色彩,以墨色为主,冲以金云母,好象是晨曦洒在树枝上,是意匠的表达而不是自然光影的再现,画面呈现出一种和谐、静谧的美。《倾辉引暮色》参加“美丽中国——中国重彩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幅画表现的是在洒满月光、如华静谧的夜色中,只有鸟儿在它的王国中鸣叫,以静衬动,以声音来表现夜色的静,烘托出喧闹的都市人们对宁静的天地、夜色的渴望。在背景上用象牙黑来衬托一大片用石青画成的万年青,月光洒在地面上,用金和珍珠白云母调出的色彩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月的朦胧。《蕉林晨曲》这幅画写生于西双版纳,这幅画的主色调为白色,衬托出火鸡的黑色,为了丰富画面,我吸取了敦煌壁画的艺术效果,白做斑驳处理。
  在观赏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展后,《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等作品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想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精典、能够流芳百世,成为后人传移模写的对象,是跟作者生活的时代有关。富有创造力、经济繁荣、充满自信的今天,有着敦煌梦的画家们正走在筑梦的道路上,在作品中努力创造出反大映大时代、大繁荣、大境界的伟大作品,再创中国重彩画新的艺术辉煌。
  艺无止境,我会沿着这样的路子继续探索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审美的作品。
  (詹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