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茶的福建人,“藏”着养生“秘方”
文章字数:776
传统版永定万应茶成品展示(李树峰 摄)
扫一扫看更多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健康是人和自然适应的过程,是机体生、长、壮、老、已的变化过程。疾病是内外环境不平衡的结果,其病因有三:一为外因,指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二为内因,指机体自身调节的失常;三为不内外因,指意外伤害的侵袭,而内因起着主要的作用。因此,中医非常重视人体主动的养护、调摄和预防,这就是中医养生,也叫“摄生”。
福建人向来爱茶,从茶中也研究出不少中医养生的“秘方”。其中永定万应茶、灵源万应茶均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采善堂万应茶饼,源起清代嘉庆年间,由福建永定名医卢曾雄,以高山茶叶辅以三十多种药材,依古法炮制而成。对外感、消化道诸疾疗效显著,行销甚广。
据传,有一云游老僧染疾,服后立愈,感念之余,赠联“采集名山药,善疗天下人”,“采善堂”由此得名。清代道光九年,永定进士巫宜福携此茶饼返京,恰逢瘟疫盛行,以茶赠病者,多获痊愈,万应茶饼由是声名远播。
随着需求日增,1988年,采善堂将现代工艺与传统配方结合,推出万应茶袋泡剂。新品既存原方药效,又具泡服便捷、见效迅速之优,包装亦新颖实用,面世后广受欢迎,成为永定人馈赠亲友、寄情海外侨胞的佳品。
除了永定万应茶,在晋江灵源禅寺,还有一款传承了六百多年的茶方——灵源万应茶。该茶方始创于明代洪武元年,系灵源禅寺三十一世高僧沐讲禅师研制。
沐讲禅师采集灵源特有之山茶、鬼针、青蒿、飞扬草、爵床、野甘草、墨旱莲等十七味青草药,佐以中药精心炮制,制成“菩提丸”,用以济世救民。历经六百余载传承,成为如今的“灵源万应茶”,可用于疏风解表、调胃健脾、祛痰利湿。
为解当地百姓的疾苦,六百年来,寺中僧尼秉承“广施万民,不求图报”之志,世代相传此方。后有僧人还俗,将制法授予灵水、曾林村民,使此茶惠泽闽南,尤在沿海一带,成为民众防病健体的常备良品。 (闽同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