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我是哪里人?
文章字数:1211
    扫一扫 看更多

  ■ 吴星辰
  “ 你是哪里人?”这个问题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却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困扰。
  身为一个英国出生的华人,我很开心经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生活,尽管这让有的小朋友很羡慕,可它却在一段时间里给我带来了很多麻烦与迷茫。
  小时候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是哪里人?”
  我毫无疑问地回答:“我是中国人。”但人们却会调侃地说:“你怎么可能是中国人?你有英国护照,你就是英国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就是这么几句话,却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疑问的种子——“我到底是哪里人?”
  从我记事起,我就在两种学校读书,平时在英国学校,周末去中文学校。一进英国学校,我就发现周围小伙伴的样貌跟我明显不同。比如她们都是金发碧眼,而我却是标准的黑眼睛和黑头发。虽然我们之间完全没有语言交流的障碍,相貌不同也不会影响我们一起开心地玩,但在我眼里,这些差别足以让我觉得自己不是英国人,而是中国人。随着一年年长大,我认识到我们之间不但有样貌上的差别,更关键的还有文化上的差异。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你是哪里人?”这个问题有更多的感触。我是中国人,但我也是生长在这里的英国人。这两样元素是我身份的重要组成来源,我是英籍华人。
  幸运的是,我从小就去中文学校学习《中文》《中国地理常识》《中国历史常识》和《中国文化常识》。我不但把学校里所有开设的课程都学了一个遍,而且还每年参加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各项比赛,获得的奖项数不胜数。除此之外,我从十四岁开始就一边读书一边做低年级班的课堂助教。
  在大多数英国人眼里,像我这样的中国面孔,既能说一口流利的标准英语,又能说流利的标准汉语,懂得中国文化和生活习俗,是很厉害的。虽然常常听到夸奖的话,但是我并不开心,因为我总得迫不得已地、反复地解释:我是在英国出生的华人,我觉得自己更应该是一个中国人。
  自己觉得自己是中国人,那可不是百分百算数的。回中国探亲的时候,我在自己家里却像一个客人似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很热情,但有时候,我们之间还是有交流障碍。我听不太懂他们的方言,也不懂一些特殊词汇的含义。一方面,这让我感到非常遗憾,心想,我要是在中国出生的话,是不是就可以和亲戚们有更多的话题,谈笑风生呢?另一方面,我又是幸运的,爸爸妈妈从小就告诉我,在地球的另一边,有他们的故乡和亲人,那也都是我的故乡和血脉亲人。所以对中国,我更有血脉亲情的归属感。
  我的身份在小时候给我带来了很多的疑问,但随着我的成长,我参加过“中国寻根之旅”,通过社交媒体的帮助,我可以跟有相似经历的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交流,我看到了自己的优势,我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自信了。
  我能够从小到大自然而然地掌握两种不同的语言,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两种不同的文化氛围,开阔自己的眼界,让我变成更好的自己。我骄傲我是一个会说汉语、懂得中华文化、有祖国亲情血脉、有很多华裔朋友和一颗中国心的英籍华人!(作者系英国华裔青少年,祖籍福州福清,从小学习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