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同心融聚 奋进同行
—— 厦门市“137”实践品牌矩阵成果展示
文章字数:5914
    ①





  ① 2022年4月27日,“百年统战 砥砺初心”——厦门市纪念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提出100周年主题展览在陈嘉庚纪念馆揭幕。
  ② 2025年7月,民进厦门市委会第九届山海协作科技夏令营在龙岩市上杭县蛟洋中心小学举办。
  ③ 2025年6月,香港文理书院与厦门二中学生参加厦门市委统战部、市教育局共同举办的“青葱岁月·多彩年华”校际交流活动。

  向阳而生,同心同行。乘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同心厦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行动的宏大帷幕如鹭岛潮涌,应声而启。
  厦门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遵循,始终坚持扛牢“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最强正能量”的政治责任,始终坚持将统战工作置于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新征程中奋力拼搏、勇探新路,让“同心”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崭新活力。
  同心者胜,众行者远。厦门市围绕“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五大关系构建的“137”实践品牌矩阵,从思想政治引领主责主业,到多党合作共商国是;从民族团结共筑家园,到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从民营经济活力奔涌,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建功立业;从港澳台侨凝心聚力,到弘扬嘉庚精神时代价值。以政策为经、文化为纬、情感为结,厦门担负起“ 找寻最大公约数、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的使命任务,为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战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勇争先、担当作为。
  同心·启航“同心厦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行动
  制度为基,创新为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厦门市委将“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纳入市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事项“三本台账”,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同心厦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行动的工作方案(2025-2026年)》,实施以“ 同心厦门”总品牌为牵引,推进“同心田”“同心智”“同心声”三项综合性工程和七大品牌行动的“137”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实践。今年以来,厦门市构建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各领域工作的“1+9”双层架构和“月季年”交流联络工作机制,探索统战工作与各单位业务共同谋划、部署、推动的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 同心学习之路”,勾勒可知可感可及的统战文化资源地图,完善“上下协同、各方联动”的大统战工作格局。
  “ 同心田”工程扭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着眼完善运行机制,理顺领导小组机制和统一战线各领域日常工作机制的关系,指导督促党委(党组)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细化完善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的政策举措,做好“分内事”、种好“责任田”,统筹推进改革任务落实,形成上下齐动手、各方大联动的工作局面。
  “ 同心智”工程聚焦思想政治引领这一主责主业,完善统一战线各类主题教育和政治培训制度、同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和谈心谈话制度,建立“数字统战”党外代表人士信息管理系统,推进教育引领制度建设与数据库平台保障“双轨并行”;推动市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和政治共识教育能力“双向提升”;深化“ 人才领航”品牌建设,实施优秀党外代表人士“种子工程”,创新统战系统年轻干部“晓课堂”,实现党内党外人才培养“齐头并进”。
  “ 同心声”工程围绕统战宣传影响力和引导力的提升,打造“同心厦门”宣传工作品牌,形成新时代的厦门统战宣传矩阵;挖掘全市统战历史文化资源点位,打造“ 理论有实践、建筑能阅读、故事可感知”的统战文化街区、文化路线,全方位展现厦门统一战线的精神风貌,推动厦门统战工作“声动出彩”。
  同心·赋能“融聚鹭岛”五+N协作机制
  联动为先,互促为要。以统一战线“五大关系”为基点,联动市直各单位及所属高校、国企、科研院所等共享统战工作品牌,发掘统战工作与各自资源禀赋、业务特色的有效结合点,创新“融聚鹭岛”五+N联动机制,破圈融合放大品牌效应,推动全市“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画好最大同心圆、凝聚最大向心力,努力提升平台、文化、力量多方聚合、相互赋能的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协作效能。
  市教育局以“同心育人”总品牌为牵引,深化“同心·同行”“同心·匠传”“同心·共情”“同心·追光”“同心·赋能”“同心·砺行”6个统战品牌建设,构建全域覆盖、全员参与的大统战工作格局。
  市科技局致力于厦门首创“苏颂杯”未来产业技术创新赛,打造全国首个聚焦市域外增量项目及人才的科创赛事品牌。三届赛事吸引20余国及国内96城1891个优质项目,其中689个来自海归项目。依托“赛事筛选—创新展示—全流程服务”链条,构建项目发掘至孵化落地培育体系,助力厦门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市文旅局紧扣让台湾青年学子真切感受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促进台湾青年学子对两岸一家亲的情感认同,2023年9月与厦门大学联合设立了10个“共促两岸融合发展实践点”。2023年以来,近400位台湾青年学子和老师参加了“情牵厦金”两岸青年学子文化研习营、“融通新鹭”两岸学子文化之旅等青年文旅交流活动,走进厦门市博物馆、文化馆和鼓浪屿等,体验南音、歌仔戏、石雕等非遗技艺和城市风情,感受闽南传统历史文化和两岸融合的发展脉动。
  市卫健委充分发挥党外医疗卫生界专家学者集中的优势,凝心聚力开展健康宣教和优质医疗服务。着眼“健康护航”统一战线,联合市侨联开展“侨法护航健康行,情暖竹坝侨家园”活动,关爱侨胞身心健康。
  市国资委全力打造“链聚同心”大统战品牌。以国有企业党外人才库为本,建设厦门市国有企业党外人士服务两岸融合发展参政议政平台、厦门市国有企业党外人士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参政议政平台,开展会议交流、专题培训、联合调研、建言献策,助力两岸融合和厦门高质量发展;以国有企业产业链为基,依托建发集团、国贸控股集团、象屿集团三大供应链国企为载体,打造国资系统“链聚四海”统战品牌,链接党外知识分子、留学人员、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等,构建“供应链+大统战”融合发展模式,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海外大市场为标,将统战工作嵌入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推动国资国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海外公司和海外合作项目增长,为厦门国资国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作出更大统战贡献。
  厦门边检总站“同心文化”品牌以“绘就两岸最大同心圆”为内核,立足厦门对台近台区位优势和高崎边检站鲜明的对台工作特色,逐渐形成“同心文化+”体系。在执勤现场设置同心文化专区、完善同心驿站、开展特色活动,打造两岸融合示范窗口。积极扩大“朋友圈”,与厦门大学共建首个“共促两岸融合发展实践点”。与外图书城、湖里区图书馆合作共建,先后举办5期海峡两岸青年主题读书会活动。在全国首创便携式快捷通关信息采集备案仪,为台胞集中的企业、社区、大学开展多场信息采集备案预约式、上门式集中服务。连续三年受邀参加海峡论坛·海峡妇女论坛,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2024年度“福建省书香机关”。
  同心·客厅“同心牵手”区域协同模式
  基层为本,协同为翼。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关键环节在基层。着重区级层面“协同”,各区牵头与辖内外相关单位梳理区域化统战工作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品牌清单,以“资源共享、活动联办、品牌共建、质效同升”为目标,架构起“同心牵手”的区域协同模式;着手镇街层面“创新”,发挥镇(街)党群服务中心、镇(街)商会作用,统筹辖内侨胞之家、台胞之家、民主党派成员之家、党外知识分子联谊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宗教场所等平台载体,携手驻镇(街)单位、统战团体、统战成员开展基层统战各领域工作创新试点,将基层的统战历史文化资源点位与新时代统战实践创新试点串珠成链,汇聚成为“同心厦门”一个又一个统战会客厅。
  思明区以打造“同心思明”品牌为中心,集全区统战之力打造“同心思明∙智汇同行”民主党派工作品牌,“同心思明∙福籽筑梦”民族工作品牌,“同心思明∙新智图强”新的社会阶层、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品牌,“同心思明∙智汇同行”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品牌,“同心思明∙海联侨韵”港澳台侨统战工作品牌,构建统战品牌矩阵。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与各街道共享工作品牌,结合各自资源禀赋为品牌赋能,联动协同放大品牌效应,推动全区同题共答、品牌联建。
  湖里区打造“同心湖里·聚力同行”多党合作工作、“ 同心湖里·福籽共融”民族工作、“同心湖里·和谐共进”宗教工作、“同心湖里·知新筑梦”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同心湖里·助企远航”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同心湖里·逐梦未来”港澳台侨统战工作、“同心湖里·声动出彩”统战工作“1+7”品牌,着力在强领导、建机制、抓创新、促发展上下功夫,引领带动全区统一战线同频共振、协同共进。
  集美区以“同心集美”总品牌为牵引,协同集美学校委员会抓好统战文化街区建设,着力在全区统战部门开展“一领域一品牌、一镇(街)一特色”,构建“ 1+N ”统战品牌矩阵,以“同心集美·集智”“同心集美·福籽”“同心集美·和谐”“同心集美·赋能”“同心集美·发展”“同心集美·逐梦”“同心集美·嘉庚”、集美学村统战文化街区八大品牌矩阵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
  海沧区围绕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年度创新工作和深化对台特色三项内容,统筹谋划“同心田”“同心创”“ 同心融”三大统战工作提升行动;广泛凝聚全区统一战线合力,打造形成“同心1+1”“爱在新阶”“海峡两岸(厦门)保生慈济文化活动”等多个统战工作品牌和活动,持续提升统战工作凝聚力与影响力。
  同安区深耕同安侨乡文化,深化“千年银城·四海同安”内涵,以社会记忆、场景认知和情感唤醒文化认同,打造富有同安特色的“侨乡文化”研学路线;注重运用“统战+”机制,找准统战工作与区直单位重点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积极谋划生成活动项目13个;积极探索“统战搭台、流量唱戏”的特色发展路径,创新“1个头部主播+N个网络人士”模式,打造厦门首个网络人士实践站——蔡盛坤工作室实践站;建强基层统战队伍,开展“侨文化沙龙”“创新驱动、智汇未来”等主题活动。
  翔安区以“同心翔安”品牌为引领,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工作体系,推动统战工作提质增效。纵向建立“区—部门—镇街—村居”联动机制,织密“ 9+31+33”工作网络,推动9个镇街、31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33家党委(党组)定清单、明职责;横向打造“同心牵手”协作平台,联动6所高校、47家单位建立双向清单,推动成立全国首个民办职校新联会,全省首个民办职校新阶基地以及全市首批42个新阶联络点。深入挖掘统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2条同心文化街区,全国首创“ 台青社区融合公寓”,后滨社区入选全国多民族群众互嵌式试点,澳头侨乡春晚累计收看超1200万人次,以多元实效凝聚共识,为区域发展蓄势赋能。
  同心·聚力“五大关系”各领域品牌矩阵
  文化为源,品牌为魂。围绕促进“五大关系”更加和谐,以品牌工作为牵引,在全市统一战线推进“一领域一品牌、一区一特色、一党派(团体)一亮点”建设,构建覆盖统战工作各领域的“1+N”统战品牌矩阵,实现重点任务落细落实、制度基础扎实有力、工作开展有形有感有效。
  着力提升“鹭力同心+”民主党派工作品牌。“鹭力同心 薪火同传”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引领、“鹭力同心协商同行”政党协商暨民主监督、“鹭力同心 产业同创”履职实践、“鹭力同心 建设同强”参政党建设四维协同发力,推动新时代多党合作厦门实践生动活泼、规范有序。围绕“一党派一亮点”彰显党派特色,民革“台青之家”、民盟“黄丝带·同心帮教”、民建中小企业发展研讨会、民进山海协作科技夏令营、农工党“让国旗永远飘扬”活动、致公党“爱心苹果”项目、九三学社“点亮星星,爱不孤单”、台盟“青春有约 共读盟史忆抗日”读书会形成品牌矩阵,讲好多党合作“厦门故事”。
  持续推进“一鹭同行·福籽同心”民族工作品牌。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主题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持续深化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长青社区“红石榴近邻家园”、后滨社区“业翔后滨 一鹭同行”便民服务点入选国家民委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试点项目。
  深耕“一鹭同心”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品牌。以“一鹭同心”“E鹭同心”双平台线上线下激活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履职动能,在完善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教育培养、联席会议机制,加强组织体系、人才队伍、平台载体、活动品牌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使实劲、起作用;抓实“四海归鹭”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打造“同心·职教”统战工作品牌,强化对台职业教育交流。
  打响“鹭商同心”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品牌。坚持实施“同心共铸”培养提质工程、“同心共筑”强基提升工程、“同心共促”助企提效工程,深化“工商联+N”协同服务机制,通过“鹭商同心”政企双月座谈会、“百校万岗 同心就业”、“鹭航致远”理想信念教育、“厦门企业家日”、“甘当店小二·服务好民企”、“朝鹭学堂”、“朝鹭同翔”青年培训班、“四走五送六提升”等活动,助力厦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深化“鹭海同心”港澳台侨统战工作品牌。加强港澳台爱国力量培育体系建设,拓展福建省港澳青年(厦门)同心交流基地活动,开展厦港澳台青年国情教育、研学交流及体育竞技等活动;积极完善工作机制,培育基层“台胞之家”队伍力量,搭建体育研学、艺术展演、民俗交流等多样化平台,开展“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周”、厦金青少年交流等活动,探索两岸情感联结、发展赋能、文化认同的交流融合路径;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推进“引侨资、汇侨智、聚侨力”行动,打造“闽商回归 携手登鹭”品牌,实施“鹭海同心 侨力赋能”行动,建立“鹭岛侨声”专栏,打造“鹭岛·侨乡故事”文化路线,形成经贸对接、平台聚合、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侨务工作体系,打好新时代新“侨牌”。
  塑造以弘扬嘉庚精神时代价值为主线的“嘉庚心”统战文化品牌。打造“嘉庚心·诚毅行”统战思政引领品牌,聚焦“嘉庚精神”主题进行精品课程开发、学术研究、展览策划;打造“嘉庚心·爱国情”统战文化传播品牌,支持“嘉庚精神”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将“嘉庚精神”原创展送往基层单位、民族地区和其他境内外地区展出;打造“嘉庚心·中华情”统战“侨海”工作品牌,办好“嘉庚精神”主题赛事、主题活动,举办嘉庚后裔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推进“南侨薪火”学习计划,不断扩大“嘉庚精神”影响力。
  一路斑斓一路歌,一项项成果汇聚成“鹭力同心”勇毅前行的优秀答卷。让我们以团结为帆、以创新为桨,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的航程中继续破浪前行,为“ 十五五”创造更大辉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最广泛的人心和力量。
  (厦门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