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会演戏的木偶在漳州
文章字数:427
    《大名府》剧照(同心漳州供图)

    扫一扫看更多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漳州布袋木偶戏是傀儡戏剧种之一,俗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漳州布袋木偶戏南宋时兴盛于漳州,明末即流传到广东、台湾和东南亚地区等。清中叶以来,漳州各地出现大量专业布袋戏班社,逐渐形成若干不同流派,并传承至今。
  漳州布袋木偶戏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涵盖木偶表演、剧目、音乐、制作、服装、道具及布景等。其特点是以指掌直接操纵偶人,动作灵活逼真,既能表现传统戏曲的唱、念、做、打和情感,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操纵时,艺人以手掌为偶人躯干,食指托头,其余手指控制双臂,技艺高超的艺人甚至能双手同时演绎两个性格迥异的角色。
  漳州布袋木偶戏的唱腔音乐,一般均随当地流行的戏曲剧种,清中叶以汉剧为主,民国初改唱京剧,芗剧兴起以后多用芗剧演唱,但打击乐一直保持京剧风格,故也被称为“北派布袋戏”。
  (闽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