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创新人才服务体系 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
文章字数:919
本报讯 9月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省人社厅主要领导介绍“十四五”期间福建省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福建省积极引育留用聚英才,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引进紧缺急需人才3157人。开展“人才福建周”活动,组团赴省外开展系列人才招聘,实施海外优秀青年人才来闽交流合作试点专项。围绕中心育才,推荐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39人,遴选“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47人,设立博士后“两站一基地”478家,累计招收博士后5294人,认定省级高层次人才11422人、工科青年人才8589人。目前,全省专技人才达326万人,其中高级专技人才32.3万人;技能人才达761.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62.6万人,有效推动两支队伍不断壮大。优化服务留才,建成“人才驿站”880家,率先建立两岸(平潭)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海峡两岸高校台湾毕业生档案服务中心,创新“一窗通办、一网覆盖、一码通行”人才服务体系,健全“师带徒”柔性引才机制,会同有关部门落实24项人才优待政策,让人才在福建扎根更安心、办事更省心、发展更顺心,更好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福建省坚持理念重塑、系统重构、数字赋能,将就业工作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就业优先为导向,以供需匹配为关键,以基层服务为基础,以数字赋能为支撑,立足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协调联动,出台应对疫情援企稳岗促就业、扩岗留工稳就业、稳工稳产促就业等一揽子政策,打出降、缓、返、补、扩组合拳。“十四五”以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累计237.54万人、调查失业率均保持在5.5%目标线以内。
这五年,福建省深化改革兜底线,推动社会保障可感可及。坚持以改革力度彰显民生温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进全省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组建全国首个“社保规划师”队伍,首创“AI社保规划师”服务,把“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大原则”转化为群众看得懂、算得清的“明白账”。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451万人,比“十三五”末增加662万人。至2025年7月底,全省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基金累计结余1940亿元。个人养老金制度已开户700多万人,累计缴费30多亿元。 (陆秋明)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福建省积极引育留用聚英才,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引进紧缺急需人才3157人。开展“人才福建周”活动,组团赴省外开展系列人才招聘,实施海外优秀青年人才来闽交流合作试点专项。围绕中心育才,推荐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39人,遴选“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47人,设立博士后“两站一基地”478家,累计招收博士后5294人,认定省级高层次人才11422人、工科青年人才8589人。目前,全省专技人才达326万人,其中高级专技人才32.3万人;技能人才达761.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62.6万人,有效推动两支队伍不断壮大。优化服务留才,建成“人才驿站”880家,率先建立两岸(平潭)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海峡两岸高校台湾毕业生档案服务中心,创新“一窗通办、一网覆盖、一码通行”人才服务体系,健全“师带徒”柔性引才机制,会同有关部门落实24项人才优待政策,让人才在福建扎根更安心、办事更省心、发展更顺心,更好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福建省坚持理念重塑、系统重构、数字赋能,将就业工作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就业优先为导向,以供需匹配为关键,以基层服务为基础,以数字赋能为支撑,立足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协调联动,出台应对疫情援企稳岗促就业、扩岗留工稳就业、稳工稳产促就业等一揽子政策,打出降、缓、返、补、扩组合拳。“十四五”以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累计237.54万人、调查失业率均保持在5.5%目标线以内。
这五年,福建省深化改革兜底线,推动社会保障可感可及。坚持以改革力度彰显民生温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进全省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组建全国首个“社保规划师”队伍,首创“AI社保规划师”服务,把“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大原则”转化为群众看得懂、算得清的“明白账”。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451万人,比“十三五”末增加662万人。至2025年7月底,全省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基金累计结余1940亿元。个人养老金制度已开户700多万人,累计缴费30多亿元。 (陆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