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刘永世先生:
君生为荷校 自此不离分
( 下)
文章字数:2495

  (上接本报上期第6版头条)刘永世念及,祖父下南洋后1922年回乡开始办学,1948年荷山小学建成后再度返乡,总共两次,长期漂泊在外,他把思乡之情化为兴学动力。关山难越,故土常念。祖父晚年坐在椅子上,总会朝北望故乡望故国。刘永世经常回来,也是为了弥补祖父的遗憾,继续前人事业。每年正月初五前后的新春座谈会、年中的校董会、高考中考前夕、各地的校友会、学校的重大活动……都离不开他躬耕不倦的身影。在抗疫时期,为了参加荷山学校2022年12月18日举办的100周年校庆,他乘飞机入境后,在厦门、惠安两地共隔离10天,返回槟城前,又隔离5天,虽然困难重重,他无怨无悔。
  “ 为社会文明进步育人,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他与校领导几番切磋,完善荷山中学办学理念,参与谋划校园建设,与政府官员交流沟通争取对学校支持,为高考中考学生加油鼓励,联络引导校友关心母校,数十年如一日为学校发展倾心献计、倾囊相助。1989年,荣膺福建省人民政府“乐育英才”奖匾及金质奖章;2011年,获授“泉州市捐赠公益事业功勋奖”牌匾、金质奖章及荣誉证书;2024年,光荣当选“泉州慈善大使”。
  刘永世并非富商巨贾,主营液化气罐传统产业,市场主要在印度、孟加拉国,挣的是辛苦钱。他的无私奉献,离不开太太吴洁嫦女士的鼎力相助。每次返校,伉俪都牵手陪伴、贴心照顾。
  在他的带动下,惠安籍侨胞、荷山校友、社会贤达慷慨解囊,累计为荷山学校筹集办学资金6000多万元。“我在荷山勤奋楼读了11年书,没有刘玉水先生,我就不可能考上福州大学,也不可能有这个家。”长期在漳州工作的张耀辉校友感念母校恩情:“我想给学校建一幢楼”,毅然拿出毕生积蓄700多万元重建勤奋楼,并捐赠数十万元设立奖学奖教基金。而他的子女购房买车仍在按揭中。他去世后,家人将丧事收到的14万元“白礼”悉数捐给学校,真正做到“生为荷山人,死为荷山业”,其爱校兴学的故事在校友中广为传颂。高74届校友重建大成楼,高78届校友重建民主楼,高80届校友捐建感恩亭、励志亭,高79届、高81届校友先后捐建、美化“荷园”,高83届重建和平楼、建设校史馆,其中旅美校友张清云捐赠金额达600多万元(含奖教教学等),惠东建工集团先后捐赠1000多万元用于奖教奖学及修缮科学楼、慎毅楼等,惠安奇达利集团捐资数百万元设立奖教教学基金,校友张志聪捐资1000万元新建艺术楼……泉州校友会每年到校为高考文理科状元颁奖,厦门校友会重修西楼并设立校友助学金资助困难学子,长三角校友会连续多年为荷山学子研学提供资金保障。近万名校友踊跃捐资超千万修建大会堂,众多校友为母校提供信息、对接资源、添置图书设备、建设多媒体教室。惠安县委、县政府拨款上亿元修建荷山中学宿舍楼、田径运动场,并即将动工建设体育馆,荷山中学的软硬件设施日益完善。
  党政领导的重视、校友的感恩、乡亲的热心,给予刘永世无穷力量。他与历届校领导、校董会、校友总会协商,汇众力聚众智,从硬体、软体加强学校建设。荷山中学建筑努力恢复历史风貌,突出南洋风情,中西结合,出砖入石,中轴线两侧教学、生活区有序排开,校舍依山面海,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全校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共安装四五百台空调,教室配备希沃教学一体机,师生安居乐教乐学。
  惠安儿女多才俊。“我的祖父创办荷山学校是为了让更多农村孩子读得起书,现在读得起书已经不是什么困难,读得好才是关键。”在刘永世的牵头下,经过多方研讨,2016年秋季,作为“校董会重点项目”“ 校长工程”的“玉水班”招生工作从当年初一、高一年段启动。荷山中学以“玉水班”为龙头,以艺术体育特色班为双翼,提高办学质量,实现“读荷山玉水班,圆重点大学梦”的目标。
  “荷山学校一定要前进!”前浪领航,后浪奔涌,侨校之舟扬帆远航,荷山中学越办越大、越办越好,成为全省少有的设在农村的省一级达标校,拥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300亩,新学年在校生将达3600人,是惠安最大的公办学校。今年高一班招生,荷山中学录取分数线排在惠安公立学校第二。
  故乡的风,故乡的云,常在刘永世心中萦绕。他不顾年迈跨越重洋,回乡的脚步更勤了,每年返校五六次,美丽荷园成为刘永世第二个家。刘永世成为学校少男少女的“追星”偶像,2023年12月1日荷山中学纪念校主刘玉水诞辰130周年,入夜海风袭来,寒意阵阵,文艺晚会谢幕后同学们热情簇拥着刘永世先生,到刘玉水塑像前合影留念。刘永世始终彬彬有礼,不厌其烦,与同学一一合影。每次刚下飞机,他就步履匆匆往学校赶,夹着淡淡南洋口音反复叮嘱“校长,孩子们拜托了”;一踏进校园,总是先到宿舍和食堂,关心学生的生活条件,叮嘱食堂阿姨要“多备鱼和肉,孩子长身体要紧”;广大荷山学子在学校拔节抽穗、进步成长,每当听闻学子取得佳绩,他开怀展颜,笑言:“看到你们的进步,我很放心!”
  刘永世不仅是家乡教育的守护者,更是中马文化交流的架桥人。多年来,他穿梭于中马之间,推动荷山中学与马来西亚名校钟灵中学结为姊妹校,连续19年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两校的交流案例成功入选《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成果案例汇编》。
  从青丝到白发,刘永世时刻心系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为此竭心尽力,直到生命尽头。在他离世前一个月,由他策划的“钟灵中学校董会访问团”20多人访问厦门大学、荷山中学,促成钟灵中学与厦门六中缔结姊妹校,开展跨国校际交流活动;前一周,他在槟城接待荷校师生12人,开车带师生参观人文景观;前一天深夜,他还与荷山中学常务副董事长连线,商量秋季带侨亲向荷中捐款,谋划学校建设与发展,惦念师生和校友。
  7月23日,刘永世先生溘然长逝。噩耗传来,荷山学校师生扼腕伤悲。7月28日,惠安县委、县政府举行悼念活动缅怀先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到场吊唁,省、市、县侨联均发来唁电表达哀悼之情。校领导曾俊杰表示,刘永世先生的精神风范如同灯塔,将永远照亮荷山中学前进之路。荷山中学副董事长、校领导率团赴槟城送别刘永世先生。刘永世先生夫人吴洁嫦女士深情追思:“先生虽旅居海外,但始终心系故土,以兴学助教为己任。能够为家乡教育事业略尽绵力,是他毕生的心愿。我们定当节哀顺变,化悲痛为力量,珍视祖父刘玉水先生和先生刘永世留下的精神财富,继续支持荷山学校教育事业,并将其传承发扬下去。”
  (陈鸿鹏/文 张成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