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没有寄出的家书
文章字数:1533
    扫一扫 看视频

  “阿健,你去后的那天刮了大风,不知你受凉了没有,我很担心。敌人又要发动围剿,但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一定可以粉碎敌人的进攻。”1940年春,抗日烽火已燃遍全国,作为晋绥边区唯一一位女游击队长,归国华侨李林在日伪军重重包围下,给爱人屈健留下了最后一封家书。“我写到这里,我们的孩子又在乱动了,但我会保护好他的,请你放心。”写信时,她是怀有身孕的年轻母亲,也是能骑马杀敌、双枪射击的战士。当她又一次骑上心爱的战马出征时,却血染疆场,牺牲时年仅24岁。
  李林原名李秀若,出生于福建漳州,幼年时随养父母侨居印度尼西亚。当时的印尼处于荷兰殖民时期,李林烈士的侄女李舟玲说:“她小学在印尼上课,荷兰一个官员闯进教室,撕下中国地图,并在脚下踩,侮辱我们中国人,不让老师教我们中国文化,她对这感触很深。”虽然养父在当地经营着一些产业,但由于荷兰资本家的剥削与排外,14岁的李林和家人回到了福建,考入爱国侨领陈嘉庚开办的集美学校,那时的她还叫李秀若,留着齐耳短发,爱好文学和诗歌。然而平静的读书时光很快就被打破。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李林再次被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恶行深深刺痛。这一次,为了祖国,李林辗转多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李林英雄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宝国说:“当她要寻找一条革命道路的时候,正好遇到党的地下组织领导者,引导她参加了革命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她就看出共产党是最能代表民族前途的一个政党。”1936年,21岁的李林经过一系列考验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她响应北平地下党号召,到太原参加牺盟会组织的军政干部训练班,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在牺盟会学习工作期间,李林与屈健相识。李林烈士的丈夫屈健说:“李林人家带头老老实实学军事,她常说学了军事有用,能打日本,摸爬滚打,到野外打野外,这都是从山上抱住个枪都往下滚,女同志一样,李林瞄准最下功夫了,她的衣服都磨破了,后来磨得小臂上都快出血了,我们实弹射击的时候,比赛的时候,她一般都是10环。”李林驯服了身高八尺的烈马,练就了双枪射击的本领,这位曾经身着旗袍、手抱书本的女学生,成为了驰骋疆场的八路军女英雄。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李林随队抵达山西平鲁一带,在当地组建起20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1938年4月到7月,李林率部打了20多场战役,连战连捷,日伪军为了抓捕她,悬赏5000大洋。八路军老战士崔恭说:“人们一说李林来了,都想看一看李林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人们都说看人家这个女人,人家还从国外回来,参加抗日救国,打日本人,都称她英雄。”1940年4月,日伪军集中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进行第九次扫荡,李林所在机关500余人被敌人包围,危急关头,为了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李林率领20多人的骑兵队,与日伪军展开殊死对决。一篇藏于中央档案馆题为《民族女英雄——李林之死》的文章,详细记录了李林人生的最后十几个小时,“敌人的机关枪又发现了她,无情地扫射着,凶狠无耻的敌人想活捉住这位久仰大名的英雄,李林同志她毫不犹豫地把皮包里的文件撕的粉碎。”屈健说:“日本鬼子包围她来了,她还打死了6个人,她最后觉得突围突不出去了,她八处负伤,她最后还是用枪打自己,是这样牺牲的。”
  24岁的李林誓死不当俘虏,最终倒在了山西的抗日战场上。当时李林已经怀有身孕,屈健因为养病没能见到妻子最后一面。屈健说:“她也跟我说过,她说我要牺牲了,你也不要伤心啊。她说咱们都是在战争环境中,保不住,她说你不要伤心。”
  李林壮烈殉国后,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从延安发来唁电,称她不仅是我们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而且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妇女英雄。今天,在相隔千里的福建和山西,在李林曾奋斗过的土地上,这位文武双全、传奇女将的故事依然在回响。
  李林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她曾经写下的铮铮誓言: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 (闽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