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福建:具有特色优势改革的“金字招牌”更响亮
文章字数:904
  本报讯 8月19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介绍了福建省“十四五”期间全面深化改革情况。
  过去5年,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凸显。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部署开展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改革,推动制定《福建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出台“福建科创20条”等政策举措;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省份和福厦泉自创区建设;持续开展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改革,编制实施福建省首份营商环境建设规划,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评估蝉联全国第一,营商环境总体满意率连续4年超85%。
  过去5年,福建具有特色优势改革的“金字招牌”更响亮。省级层面推出4批62条促进闽台融合政策措施;加强闽江、九龙江等综合治理,水、大气等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森林覆盖率连续46年全国第一,武夷山国家公园列入首批国家公园,闽江河口湿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三明市获批全国唯一深化医改经验推广基地;福建被列为全国3个深化林改先行区之一。
  过去5年,福建省民生领域改革的幸福成色更足。每年全省财政支出超七成投向民生领域;实施“四大群体”增收计划,去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857元、位居全国第7位;推进公共服务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人均预期寿命预计达到79.5岁。
  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今年是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成立10周年。
  “ 十年来,福建自贸试验区顺利完成了400多项试验任务,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福建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德培在发布会上提到,福建自贸试验区十年累计推出创新举措647项,35项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在全国率先引进具有示范效应的台资项目30多个,对台跨境电商直购出口货值占大陆比重超90%;重点打造32个创新发展平台,厦门航空维修基地年维修进出境飞机数量和货值稳居全国第一,建成全国最大的毛燕进口口岸和深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啤酒进口口岸。
  泉州是民营经济重镇,也是“晋江经验”的发源地。会上透露,泉州市一以贯之弘扬和践行“晋江经验”,民营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目前民营经济占GDP比重已经超过83%,占比位居全国万亿城市首位。 (林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