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侨抗日航空英雄——洪炯桓
文章字数:1039


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4296名中外航空烈士的英名。一个个名字代表着一个个曾经年轻而鲜活的生命,在那段救亡图存的烽火岁月,鹰击长空,血染苍穹。洪炯桓,一位来自福建长泰的归侨抗日航空英雄,名列其中。
归侨少年爱国心
洪炯桓,1912年4月出生于印尼巴厘岛,祖籍福建长泰岩溪小鸬鹚村(今湖珠村)。清末,因生计艰难,洪家远渡重洋移居印尼。《荷属东印度概览》一书《现代名侨人物志》部分收有《洪君宝兴事略》一文,介绍了洪炯桓之父洪宝兴的事迹,赞誉有加,可见其在印尼侨界的名望。因父辈心系祖国,洪炯桓在印尼读完小学之后被送回国内,先后进入北平宏达学校初中部和北平汇文中学高中部学习。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侵占东北,进逼华北。全国青年抗日情绪高涨,人们演讲请愿、游行示威,轰轰烈烈。在此形势下,洪炯桓报名考入中央航空学校成为航校第五期学员,勤奋学习,刻苦训练。1936年1月,洪炯桓因成绩优秀、技能娴熟,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任空军少尉,之后又转任洛阳分校任教官。
可叹英雄陨年少
1937年7月,日本军国主义蓄意制造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反抗。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距离上海很近的杭州笕桥航空学校不得不南迁柳州,与广西航空学校合并,称“中央航空学校柳州分校”。此时,在该校担任中尉教官的洪炯桓带领学生奔赴柳州空军基地,以敌机做“枪靶”,以实战来提高杀敌本领。大家士气高涨,屡次给日军以沉重歼击。
1938年9月13日,日军出动重型轰炸机9架,驱逐机22架,袭击、轰炸广西柳州分校。敌机如鸦群密集,投弹扫射,气势汹汹。为捍卫学校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洪炯桓在明知日军飞机数量占据绝对优势、一旦升空迎敌生还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依然坚定地驾驶战斗机升空迎战,最终因寡不敌众,被敌机群包围而英勇牺牲,时年26岁。
赢得生前身后名
为表彰洪炯桓以身殉国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精神,1941年7月14日,洪炯桓被追授为“空军上尉”,其英雄事迹被收录在1945年出版的《民族抗战英雄传·空军英雄》一书。《长泰县新志》也记载了他的英雄事迹。
2009年9月建成开放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里,特地开设有“北京汇文十烈士”的姓名和照片,洪炯桓名列其中,铭记着他为抗击侵略者、保卫祖国的蓝天献出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的事迹。
从归侨爱国学生到抗日英雄,洪炯桓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生动诠释了归侨赤子的家国情怀。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这份跨越山海的家国情怀,将始终激励后人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