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山海作证 根脉永续
2025年“侨行八闽·福见未来”闽籍华裔留学生八闽行侧记
文章字数:956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闽南的夏季,蝉鸣裹着热浪。一群特殊的“归乡人”——来自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越南的国内高校闽籍华裔留学生,踏上为期五天的“侨行八闽·福见未来”文化寻根之旅。
  集美学村领悟“嘉庚精神”真谛
  旅程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拉开序幕。首站便是“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陈嘉庚先生故居、归来堂与鳌园。
  “他坚守爱国之志,不顾个人安危支援抗战的故事让人动容。今天,我才真正知道什么是‘嘉庚精神’。”在陈嘉庚故居,来自马来西亚槟城的华裔学生谢欣宏备受触动。
  “直到踏上福建这片土地,才真切懂得‘血脉相连’的深意——这里的山水草木与记忆中祖辈描绘的故乡重叠。”来自马来西亚、祖籍福建安溪的上海交大留学生林峻玮深情地说:“寻根不仅是地理归返,更是文化基因的唤醒!”
  永定土楼读懂家训中的智慧
  次日,车队驶入龙岩永定。当土楼振成楼的身影在山雾中浮现,留学生们不约而同发出惊叹。“仿佛走进了漫画世界!”马来西亚华裔学生李凯欣说。
  土楼外的胡文虎纪念馆里,另一段故事同样动人。这位被称为“万金油大王”的侨领,在抗战期间捐赠飞机、药品,赈济饥荒,让营员们肃然起敬。“身为客家人,我为我们有这样一位著名的爱国华侨感到骄傲!”华侨大学留学生李天心说。
  古田圣地感受星火燎原的力量
  7月2日,营员们走进古田会议会址。青石板路上的车辙印里,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红军的马蹄声。
  在纪念馆,厦门大学留学生王永华望着墙上的历史照片,眼眶湿润:“ 革命者‘眼底烟云过尽时,正我逍遥处’的诗句,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个人在面对死亡时的从容源于信仰的力量。
  长汀古城聆听历史与当下的交响
  走进“红色小上海”长汀,济川门的巍峨、卧龙书院的儒雅、长汀县博物馆的沧桑,共同织就一幅多元文化图景。
  “ 第一次感觉自己真的跟这块土地连接上了,了解到好多以前不知道的人与事。作为在海外长大的福建人,我很自豪。”厦门大学留学生陈仪玲如是说。
  “ 在这里,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更神奇的是,竟然在旅程中偶遇了来自同一村的‘老乡’!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根又连在了一起!”上海交大留学生刘姵妡兴奋大喊。
  五天行程结束了,营员们的笔记本上记满了感人的故事与美好的回忆。
  返程大巴上,他们望着渐远的群山,念念不舍:“我们要记住这次美好的行程。更要带着祖辈的乡愁,带着今天的故事,让闽韵山海的声音,传得更远。” (沈海、同心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