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瞻的战略规划擘画发展蓝图
文章字数:3739
(上接第一版)“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等重要要求,组织实施了城市更新、新区拓展、环境治理、交通通达、安全韧性等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工程,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获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全国首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等称号,城市宜居指数位居全国前列。回望40年来规划引领发展的历程,从势的蓄积到能的飞跃,厦门在“谋”与“破”中涵养城市发展品质,不断厚植城市绿美底色。
聚力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厦门15年战略规划彰显了厦门经济特区勇做改革“先行者”和“排头兵”的责任担当,开启了厦门在全国多个“率先”的改革创新实践。40年来,厦门承担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多规合一”等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在全国率先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率先形成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体系,率先实行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极大释放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形成了一大批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回望40年来规划引领发展的历程,从改革探路到综合改革试点,厦门在“拼”与“创”中勇当改革先锋,不断释放发展潜能。
聚力保障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厦门15年战略规划明确了规划的价值坐标,让厦门发展增添了民生温度。40年来,厦门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社会保障方面,在全国率先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率先实施重病和重残人员单独享受低保政策。在教育卫生方面,率先建成“入学一件事”线上系统,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分级诊疗体系。在文化惠民方面,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社会稳定方面,获评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回望40年来规划引领发展的历程,从造福一方到普惠全民,厦门在“惠”与“享”中始终坚守为民初心,不断凝聚强大发展合力。
聚力扩大开放,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对外开放是走向世界的通道,也是展示国际形象的途径。厦门15年战略规划系统部署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为厦门成为我国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奠定了坚实基础。40年来,厦门梯次建设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港区、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央法务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开放载体平台,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经济体系,承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首届中国—海合会国家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等重要外事活动,实现了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的迭代升级,成为国际交通的重要枢纽、国际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和国际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回望40年来规划引领发展的历程,从探索布局到大胆闯试,厦门在“容”与“融”中勇立开放潮头,不断提升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聚力生态治理,不断促进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是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和守牢环境安全底线的题中应有之义。厦门15年战略规划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探索出了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新路径。40年来,厦门在全国率先启动“多规合一”探索,把城市建设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构建起“一屏一湾十廊”生态安全格局和“一岛一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锚定“当好生态省建设的排头兵”目标,以筼筜湖综合治理为引领,构建起从山顶到海洋的全域保护治理大格局,成功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获评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多项荣誉。回望40年来规划引领发展的历程,从昔日孤岛小城到今朝海上花园,厦门在“绿”与“美”中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根基。
深刻把握厦门15年战略规划的经验启示
伟大成就催人奋进,宝贵经验昭示未来。当前,科学谋划好“十五五”规划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使命在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厦门15年战略规划蕴藏着宝贵的思想智慧和实践力量,我们要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总结提炼规划引领发展的实践经验,不断上升为规律性认识并持续丰富深化,更好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指导作用。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相结合,以广开言路的作风凝聚规划编制合力。坚持把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相统一,形成相互叠加的合力,是我国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经验。厦门15年战略规划编制过程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其中,发挥好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同时充分吸收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汇聚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进规划编制中积极凝聚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并吸纳落实到各个领域的顶层设计中,使规划既体现党的主张又反映人民意愿。前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公开征求意见,再次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优势。新时代新征程,编制战略规划既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政治高度锚定方向,以专业精度筑牢框架,以宏观视野把握改革方向和步伐;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倾听民意,以多元共治汇聚民智,以开放协商凝聚共识,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不断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
始终坚持系统谋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推动宏伟目标变成美好现实。改革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进行统筹谋划,又要分阶段、分步骤稳妥推进。厦门15年战略规划把建设“自由港型的经济特区”的战略目标分解为“一个模式,两次转型”的阶段战略,使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互叠加,环环相扣,成为一大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进行系统谋划,提出奋斗目标和战略布局,明确阶段性任务安排,有力推动规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新时代新征程,编制战略规划既要从宏观层面绘就“全景图”,明确中长期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又要从微观层面精心描绘好“施工图”,把握好节奏和进度,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注重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并能够落地见效。
始终坚持前瞻思考与立足当下相结合,将实事求是的科学理念贯穿规划实施全过程。兼顾当前和长远,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重要工作方法。这要求我们既要前瞻思考、超前谋划,下好先手棋;又要立足当下、真抓实干,做好眼前事。厦门15年战略规划着眼于改革开放的全局、国家重大区域的战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局,精准把握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确定科学的发展思路;同时立足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现实基础,清晰标定发展坐标,提出务实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推动战略规划有效落地实施。新时代新征程,编制战略规划既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精准定位,做到探索机遇的触角更灵敏、把握机遇的行动更迅速;又要“脚踏实地谋发展”,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以规划实施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始终坚持守正固本与勇毅创新相结合,以敢为人先的锐气激发规划引领发展的活力动能。守正固本是勇毅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勇毅创新是守正固本的目的和路径。只有坚持守正固本与勇毅创新相结合,才能不迷失方向,才能引领时代。厦门15年战略规划制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举措都是有方向、有原则的,都是在坚持已有科学机制和做法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完善规划编制实施制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新时代新征程,编制战略规划要坚持在守正固本中把稳舵盘,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改,守住方向、守住原则、守住立场;又要在勇毅创新中寻求突破,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始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攻坚相结合,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推动规划任务如期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攻坚,是推动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好的一对重要关系。只有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把握重点、攻坚难点,才能使工作既有全面安排,又有具体抓手。厦门15年战略规划始终坚持全局视野,注重各领域的全面覆盖、协同推进,同时又注重牵住体制改革、科技发展、人才开发等的“牛鼻子”,实现整体推进与重点攻坚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战略部署,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推动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编制战略规划要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既要在整体推进上下功夫,使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全面覆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要求;又要抓住关键性、决定性因素,注重巩固拓展优势、突破瓶颈堵点、补强短板弱项、提高质量效益,实现“举网以纲,千目皆张”。
(载7月7日《人民日报》理论版)
聚力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厦门15年战略规划彰显了厦门经济特区勇做改革“先行者”和“排头兵”的责任担当,开启了厦门在全国多个“率先”的改革创新实践。40年来,厦门承担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多规合一”等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在全国率先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率先形成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体系,率先实行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极大释放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形成了一大批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回望40年来规划引领发展的历程,从改革探路到综合改革试点,厦门在“拼”与“创”中勇当改革先锋,不断释放发展潜能。
聚力保障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厦门15年战略规划明确了规划的价值坐标,让厦门发展增添了民生温度。40年来,厦门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社会保障方面,在全国率先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率先实施重病和重残人员单独享受低保政策。在教育卫生方面,率先建成“入学一件事”线上系统,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分级诊疗体系。在文化惠民方面,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社会稳定方面,获评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回望40年来规划引领发展的历程,从造福一方到普惠全民,厦门在“惠”与“享”中始终坚守为民初心,不断凝聚强大发展合力。
聚力扩大开放,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对外开放是走向世界的通道,也是展示国际形象的途径。厦门15年战略规划系统部署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为厦门成为我国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奠定了坚实基础。40年来,厦门梯次建设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港区、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央法务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开放载体平台,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经济体系,承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首届中国—海合会国家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等重要外事活动,实现了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的迭代升级,成为国际交通的重要枢纽、国际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和国际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回望40年来规划引领发展的历程,从探索布局到大胆闯试,厦门在“容”与“融”中勇立开放潮头,不断提升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聚力生态治理,不断促进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是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和守牢环境安全底线的题中应有之义。厦门15年战略规划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探索出了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新路径。40年来,厦门在全国率先启动“多规合一”探索,把城市建设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构建起“一屏一湾十廊”生态安全格局和“一岛一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锚定“当好生态省建设的排头兵”目标,以筼筜湖综合治理为引领,构建起从山顶到海洋的全域保护治理大格局,成功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获评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多项荣誉。回望40年来规划引领发展的历程,从昔日孤岛小城到今朝海上花园,厦门在“绿”与“美”中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根基。
深刻把握厦门15年战略规划的经验启示
伟大成就催人奋进,宝贵经验昭示未来。当前,科学谋划好“十五五”规划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使命在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厦门15年战略规划蕴藏着宝贵的思想智慧和实践力量,我们要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总结提炼规划引领发展的实践经验,不断上升为规律性认识并持续丰富深化,更好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指导作用。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相结合,以广开言路的作风凝聚规划编制合力。坚持把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相统一,形成相互叠加的合力,是我国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经验。厦门15年战略规划编制过程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其中,发挥好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同时充分吸收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汇聚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进规划编制中积极凝聚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并吸纳落实到各个领域的顶层设计中,使规划既体现党的主张又反映人民意愿。前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公开征求意见,再次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优势。新时代新征程,编制战略规划既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政治高度锚定方向,以专业精度筑牢框架,以宏观视野把握改革方向和步伐;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倾听民意,以多元共治汇聚民智,以开放协商凝聚共识,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不断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
始终坚持系统谋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推动宏伟目标变成美好现实。改革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进行统筹谋划,又要分阶段、分步骤稳妥推进。厦门15年战略规划把建设“自由港型的经济特区”的战略目标分解为“一个模式,两次转型”的阶段战略,使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互叠加,环环相扣,成为一大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进行系统谋划,提出奋斗目标和战略布局,明确阶段性任务安排,有力推动规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新时代新征程,编制战略规划既要从宏观层面绘就“全景图”,明确中长期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又要从微观层面精心描绘好“施工图”,把握好节奏和进度,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注重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并能够落地见效。
始终坚持前瞻思考与立足当下相结合,将实事求是的科学理念贯穿规划实施全过程。兼顾当前和长远,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重要工作方法。这要求我们既要前瞻思考、超前谋划,下好先手棋;又要立足当下、真抓实干,做好眼前事。厦门15年战略规划着眼于改革开放的全局、国家重大区域的战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局,精准把握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确定科学的发展思路;同时立足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现实基础,清晰标定发展坐标,提出务实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推动战略规划有效落地实施。新时代新征程,编制战略规划既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精准定位,做到探索机遇的触角更灵敏、把握机遇的行动更迅速;又要“脚踏实地谋发展”,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以规划实施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始终坚持守正固本与勇毅创新相结合,以敢为人先的锐气激发规划引领发展的活力动能。守正固本是勇毅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勇毅创新是守正固本的目的和路径。只有坚持守正固本与勇毅创新相结合,才能不迷失方向,才能引领时代。厦门15年战略规划制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举措都是有方向、有原则的,都是在坚持已有科学机制和做法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完善规划编制实施制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新时代新征程,编制战略规划要坚持在守正固本中把稳舵盘,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改,守住方向、守住原则、守住立场;又要在勇毅创新中寻求突破,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始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攻坚相结合,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推动规划任务如期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攻坚,是推动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好的一对重要关系。只有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把握重点、攻坚难点,才能使工作既有全面安排,又有具体抓手。厦门15年战略规划始终坚持全局视野,注重各领域的全面覆盖、协同推进,同时又注重牵住体制改革、科技发展、人才开发等的“牛鼻子”,实现整体推进与重点攻坚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战略部署,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推动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编制战略规划要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既要在整体推进上下功夫,使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全面覆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要求;又要抓住关键性、决定性因素,注重巩固拓展优势、突破瓶颈堵点、补强短板弱项、提高质量效益,实现“举网以纲,千目皆张”。
(载7月7日《人民日报》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