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国游”“中国购”凭实力圈粉
文章字数:4177
  今年以来,从首个“非遗春节”全球圈粉到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从外国采购商云集中国展会到各国消费者踊跃来华“探店”“拔草”……越来越多外国朋友走进中国,感受中国的锦绣山河,体验中国的美好生活。
  政策叠加持续发力“ 游在中国”火遍全球
  在全球广泛开展“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推广工作,各地争相打造精品旅游产品线路,航空公司推出优惠券和特价机票… …今年“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月期间,一系列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向各国传递中国欢迎全球游客的声音。
  “‘ 到中国去旅行’正成为说走就走的约定。”德国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办公室国际业务发展总监尼古劳斯·斯沃赫说,中国正通过扩大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系统性优化游客体验,让外国游客进入中国更容易,出行旅游更便捷。
  免签,是中国对外开放一张熠熠生辉的“ 政策名片”。
  目前,我国免签政策主要包括互免签证、单方面免签、过境免签和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2023年以来,外交部持续推动入境游便利化,丰富免签安排,扩大免签范围。
  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童学军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57个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种类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同29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先后对法国、德国、韩国、日本等38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2024年11月,进一步扩大免签适用范围,将免签入境停留期延长至30天。
  为了让外国朋友在中国“游得安心”,国家移民管理局持续优化停留居留服务,为来华外籍人员提供就近办理签证延期和换补发的便利,为来不及在驻外使领馆办妥签证的外国朋友提供口岸签证便利,并会同有关部门持续解决外籍人员在华住宿、出行、支付等问题。
  “ 这些饱含温度的政策,共同构成了梯次衔接的来华政策体系,方便外国人短期来华或过境短期停留。”国家移民管理局外国人管理司副司长柳佳表示,工作中一个最大感受,就是边检口岸现场人流量以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的证件数量都在快速增长,外国朋友纷纷点赞来华旅行的良好体验。
  不断攀升的数据,印证着“中国游”热度持续释放。
  “ 中式魅力”持续圈粉让世界感受真实中国
  在广西龙脊梯田,一年一度的“开耕节”在5月明媚阳光中拉开帷幕,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耦耕、牛耕、挖田、除草……体验传统农事活动,人们深度感受乡土中国的农耕文化,解锁不一样的“中国游”。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入出境外国人达到6488.2万人次,同比上升82.9%,其中免签入境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入境游客总消费达942亿美元,增长77.8%。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入出境外国人达到111.5万人次,同比增长43.1%,其中免签入境38万人次,同比增长72.7%。
  “ 今年‘五一’携程的入境游订单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多。”携程集团副总裁秦静介绍,从订单看,外国游客除了青睐传统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越来越多下沉到成都、重庆、杭州、青岛、西安等网红城市。
  当开放的中国向外国游客张开怀抱,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正成为中国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
  中国旅游研究院入境游客满意度专项调查显示,超六成的受访者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来华旅行的主要目的。
  在黑龙江哈尔滨,前来体验冰雪文化的境外游客订单大幅上涨;在陕西西安,随处可见身着汉服的外国友人,沉浸式体验古都深厚文脉;在四川成都,围绕大熊猫打造的多元化消费场景,成为境外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
  阿联酋通讯社报道称,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中国文化旅游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
  秦静从携程平台上的“五一”订单中也感受到这一变化。“很多外国人去武夷山学泡茶、去成都学变脸、去景德镇学做陶瓷。”秦静举例说,比如在景德镇,一些外国人一住一个月,已经成为非常火的外国人体验中国文化目的地。
  从观光游到文化游,映射外国游客的在华体验更加细化深入。
  在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石泽毅看来,当前中国入境游呈现诸多新趋势,比如自由行比例不断上升,旅游目的地更加多元,文化体验成为新热点,“中国购”成为新风潮等。
  “ 目前,外国游客旅行的需求和目的地非常多元。”石泽毅说,有的想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有的想感受高科技产品,有的喜欢去菜市场、大排档吃吃逛逛,还有的专程去电影游戏取景地或者潮玩商店打卡。“他们看到真实的中国,接触到友善的中国人民,感受到生动鲜活的中国百姓幸福生活。”
  童学军认为,“中国游”的火爆,源于中国社会的开放包容、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善,更是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结果,充分表明中外人文交流有着广泛而深厚的民意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中不乏一些很特别的“洋网红”。他们来中国不仅仅只是旅游,还迷上中国服饰、中国音乐、中医文化,成为中外沟通的“桥梁”。
  美国“甲亢哥”直播打破偏见,展现中国真实魅力;瓷器爱好者“泥的明”从纽约来到景德镇,找到属于自己的事业天地;外国游客拍摄记录下“高铁上点外卖”“酒店机器人服务”等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让国外网友发出“中国生活在未来”的感慨… …
  火爆的“中国游”打开了世界了解认知中国的新窗口,快乐的“中国行”成为不少外国人的“破除偏见”之旅。一些外国旅游博主直呼“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柳佳表示,持续优化的政策彰显了中国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增进了中外民众的了解与友谊,改变了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让开放包容、繁荣稳定、安全有序的中国为世界人民所看见、感知和认同。
  “ 中国购”折射中国超大规模市场魅力
  随着“中国游”持续升温,从北京秀水街到义乌国际商贸城,从海南免税店到深圳华强北,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带着空箱”到中国买买买,“购在中国”蔚然成风。
  前段时间,正在南开大学商学院读书的马来西亚籍学生莫钧钧,从中国网购平台购买了一台性价比很高的破壁机送给家人。“中国制造的产品在性能、设计等方面表现出色。”莫钧钧说。
  不同于过去关于中国产品“廉价低质”的片面认知,近些年,中国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使得中国的产品竞争力实现了跃升。同时,日益丰富的中国消费市场,让外国消费者享受到了更国际、多元、时尚的消费体验。
  “很多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各大城市随处可见,在线上购物平台也能够轻松买到全球商品,这让我们感到在中国消费的极大便捷。”更让莫钧钧惊喜的是,马来西亚的一些食品品牌在中国商超和电商平台上也随处可见,“我在异国他乡也能品尝到熟悉的味道,很幸福”。
  “在‘中国购’就是在‘全球购’,可选择性特别丰富。”在中国高校学习中文的越南籍学生潘庭胜感叹道,越来越多越南人学习中文,是为了更轻松地在中国电商平台购买好物。
  得益于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与高效物流网络,从中国发货至越南的商品不仅时效快捷,成本也更具优势,甚至比在越南本地购物更为划算。“这让‘中国购’成为越南一种新的购物趋势,也反映出中越之间的消费联系越来越紧密。”潘庭胜说。
  如今,对多国实行单方面免签和过境免签、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拓展国际信用卡支付渠道……随着中国的国际消费环境不断优化,外国人来华“买买买”正成为跨境旅游新趋势。
  “在中国购物的最大感受就是——快、方便、省心。”来自俄罗斯的莉莉说,用国际信用卡绑定支付宝后,仅需用手机扫一扫,或者“碰一下”就能轻松实现支付,“尤其是近期优化的离境退税政策,让外国游客在中国的旅行和消费变得更加轻松、友好,也体现出中国持续对外开放的诚意”。
  有的海外消费者组成“代购团”,不远万里专程“打飞的”来中国采购热门商品。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个城市的口岸入境外国人数比上一年增长约1倍,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占全国近七成,消费品进口占中国比重超过一半。
  来华外国人明显增多。国家移民管理局4月发布数据显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40.2%,其中免签入境游客占比达71.3%。
  近期,中国与马来西亚正式签署互免签证协定。“我的亲友来华探访更加方便,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到中国日益便利的生活环境和充满活力的消费市场。”莫钧钧说。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近日表示,中国将继续打造国际化消费环境、增加品质化消费供给、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支持推动扩大入境消费。
  天津外国语大学求索荣誉学院院长李薇说,中国通过政策开放、消费便利化等多种途径,营造开放、多元、包容的消费环境,让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华旅游购物,体现了中国始终坚持全球化、通过高水平开放推动国际合作的决心,为全球消费者和企业提供更多机遇。
  对外开放步履坚定“中国游”前景广阔
  几天前,在北京成功举办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中方宣布决定首批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5个国家实施免签政策,并适时扩大对地区国家覆盖范围。
  这是中方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友好往来颁布的又一有力措施,也向世界昭示着中国致力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游’的金字招牌将更加闪耀。”童学军表示,外交部将加快推进各类互免签证和签证便利化协定商谈,积极研究扩大免签国家范围,持续完善“智慧领事”建设,实现中国签证全流程线上申办,便利中国公民“走出去”的同时,帮助外国朋友“方便来”。
  面对入境游客不断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如何打消一些外籍人士对赴华旅游仍有“不方便”的担忧,迎来更多“头回客”?
  面向国际航班中转旅客,北京推出“免费北京半日游”体验项目,外国游客可以在前门、天坛等地感受京韵国风;上海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组织、国际旅行社、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合作,推出更多独具特色的入境旅游产品;湖南张家界正优化通关、支付、语言、住宿、餐饮等服务,进一步释放入境消费潜力… …
  一系列提升便利化水平的政策信号,将吸引更多外国友人来到中国、看见中国、爱上中国。
  “ 国家政策在什么方向,携程一定会在什么方向发力。”秦静表示,携程将通过联合培养多语种导游、强化外国旅游达人的合作宣介、推出针对入境游客的沉浸式文旅餐厅等新项目,不断打造更多符合外国人需求的旅行产品。
  敞开怀抱的中国,也收到世界人民的热情邀约:泰国、新加坡、阿联酋等29个国家与中国达成全面互免签证协议,美国、澳大利亚等也与中国达成互发10年多次或5年多次签证互惠安排,另有近70个国家和地区给予中国公民单方面免签或落地签。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旅游市场,“中国游”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可期。在“中国游”和“世界游”的热潮中,机遇在拓展,文化在交融,民心在连通,将推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更加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综合自人民网、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