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看见“清新福建”
文章字数:4638
4月17日至19日,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在南平市召开。会议提出,福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守正创新、提质增效、深度融合,全力推动全省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牢记嘱托,深刻把握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这一发展目标、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这一重要要求、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一实践路径,对标一流、拉高标杆、持续发力、奋勇争先,走好具有福建特色的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子。要全地域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增强福建文旅资源整合力。要全链条推进产品业态升级,增强福建文旅产业竞争力。要全过程推进服务品质提升,增强福建文旅市场吸引力。要全方位推进文旅交流合作,增强福建文旅对外影响力。
闽派文化新气象
打开“清新福建”的世界窗口
在西班牙马德里,福建木偶戏与西班牙斗牛士共舞,闽剧、京剧、越剧与西班牙国粹弗拉明戈舞蹈同台;在南美三国之滨伊瓜苏港市,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交界的巴拉那河与伊瓜苏河汇合处,“清新福建”尽情绽放……
闽派文化走进欧洲,“清新福建”惊艳欧美。4月6日至11日,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率福建省代表团访问西班牙、阿根廷期间,“清新福建”文旅推介会与“清新福建”文旅图片展先后亮相马德里与阿根廷伊瓜苏港市,“周末戏相逢”展演和“清新福建”沉浸式非遗国潮快闪引爆马德里街头,闽派文化独特魅力“圈粉”无数。其间,福建与西班牙有关方面签约10个文旅合作项目,发布“世遗探秘之旅”“世界茶乡之旅”“多彩文化之旅”3条入境游经典线路,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与阿根廷米西奥内斯省旅游部签订战略合作。迎着春光,展演以闽派艺术为媒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八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扩大“清新福建”的世界知名度。
独具特质的闽派文艺,成为福建文化的亮丽名片。福建聚焦新时代文化使命,立足八闽大地,赓续八闽文脉,打造出一批闽派文艺佳作,以艺术力量提升八闽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
在4月19日举行的2025年福建文旅经济发展论坛上,联合国旅游组织国际发展与合作部主任杰米·马亚基介绍了《福建作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愿景和行动规划》编制情况,勾勒出福建迈向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宏伟蓝图。
当天,与会嘉宾在论坛中就福建如何拓展入境旅游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不仅是资源禀赋的比拼,更是服务体系、品牌形象、国际影响力的综合体现。”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王志发从文旅强省建设的高度,建议福建瞄准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对标国际标准和可借鉴的旅游目的地,实施文旅提升工程,在通达能力、服务质量、品牌影响力上进一步提升。
福建将持续实施新时代闽派文艺精品工程,打造闽派文艺精品和文化品牌。聚焦福建独特理论“富矿”和“新福建”场景,用福建特质艺术审美话语抒写福建奋斗历史;聚焦福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等优势,深入挖掘革命题材,呈现红色经典;聚焦八闽文化深厚底蕴,以艺术解读激活“福”文化、海洋文化、朱子文化、船政文化等;聚焦创新艺术形态,增强技术敏感、挖掘数字潜能,鼓励“破圈”“跨界”等正向效应,创新创造增强作品感染力;聚焦近台、多侨、向海和改革开放前沿等独特区位优势,请进来、走出去,加强文艺交流交往,共同讲好福建故事、中国故事,创作推出更多“福建出品”经典之作走近群众、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现闽派文艺新气韵、新气象。
文化繁荣新地标
共享人间烟火的幸福密码
“周末戏相逢”虽然是首次走出国门,但在八闽各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每到周末,“周末戏相逢”就会如约出现在群众身边。
据了解,“周末戏相逢”是福建省今年推出的常态化公益性文艺演出活动,被列入当年度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旨在推动优质文化文艺资源直达基层,至3月底已演出近170场次。此次前往西班牙展演的既有越剧、京剧等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又有剪纸、提线木偶戏等非遗项目,演职人员中不乏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等“大咖”。
《福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将于6月1日施行。福建始终着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有效推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2024年,福建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居全国第6位。
福建现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5项,1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5个世界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众多。福建大力实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出台《福建省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加强全省1831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4.3万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的系统保护,开展“闽人智慧”传播计划。
3月1日,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创新打造的福建省首个复合型地方文献阅览空间“八闽书房”启用,它集图书阅览、参观导览、互动体验、文化交流等服务于一体,是“福建省情展示窗口”和“福建资料聚合智库”,集中展示“闽人闽事闽书闽智慧”,自主研发智慧阅读平台,线上线下汇聚福建文献资源。“八闽书房”还设置福建文化记忆观影区、古代刻书互动体验区,将常态化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打造融合多重感官体验的地方文献资源立体阅读场景。
当前,福建奋力打造文化繁荣新地标,聚力深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实施文物保护强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三大工程;加强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建好长汀段、宁化段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扎实推动世界闽南文化中心建设,建好2个国家级、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扎实推动万里茶道等申遗工作;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打造簪花围、三条簪等“闽派国潮”IP矩阵,打响“福建礼物”文创品牌;深入打造东南演艺经济高地,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旅游街区、非遗特色街区、文化产业基地,推进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扶持沉浸式演艺、智慧文博等新业态;持续探索开展闽派文艺精品创作,优化完善文艺院团建设发展机制,探索建立省市县三级协作精品创作机制,打磨更多反映时代风貌、讴歌人民创造的文艺作品;力促文化惠民,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建设一批乡村戏台、城乡公共文化新空间,优化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延时错时开放服务,让文化热度在基层、烟火暖人间。
福建还将打造情感交融的第一家园,加强闽台文化交流,建设打造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两岸流行文化中心等,增进闽台乡亲常来常往更亲近。
“一路山海一路歌”
奏响文旅经济的福建乐章
簪花旅拍“圈粉出圈”,古城古厝人潮熙攘,红色旅游人气高涨,跟着演出、赛事去旅行成新爆点……
2024年,福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成绩喜人。全省文旅经济供需两旺、量价齐升,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年举办8000多场文旅消费活动,推出300多条精品线路。福建文旅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持续扩大,入选全国“2024年度中国品牌建设案例”,簪花围等入选2024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中央电视台“2024十大文旅经济创新案例”。2024年福建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6.5亿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8350亿元。
当前,福建紧抓文旅消费扩投资。深化开展文旅消费主题年活动,省、市、县三级联动举办万场文旅消费活动,组建“福建文旅宣推官”达人池,线上线下开展立体式宣传推介,持续擦亮“放心游福建”品牌;创新打造文旅消费热点,抢抓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消费,策划引进培育一批高品质、高流量文旅项目,培育一批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等,布局露营基地、观星屋等新业态,打造“跟着演出/影视/赛事/唱着山歌去旅行”等消费线路产品,构建具有影响力的文旅消费新高地;全力激发文旅投资增量,加快推进230个年度重点项目:突出“加力扩围”,做好超长期国债等资金争取,培育文化和旅游领域的耐心资本,为福建文旅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添新动能。
本次大会以“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为主题,突出“文化味”“科技感”“烟火气”三大元素,包括开幕式、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文旅产业链项目投融资对接活动、文旅消费主题年活动、文旅经济发展论坛、“清新福建”文旅脱口秀推介等重点活动,以及“山海交响 世遗联动”2025年福建文旅推介、“山海寻音 八闽有福”聆听福建24小时等配套活动,持续深化做好人气聚合、产业融合、资源整合“三篇文章”。大会前后福建各地举办了上千场丰富多彩的文旅推介活动,实现了“一地举办、辐射周边、带动全省、贯穿全年”的积极效果。
八闽文化影响力
培育文旅支柱的灵魂引擎
4月11日,在“山海交响 世遗联动”福建文旅推介会上,福建省世遗景区联盟成立,首张福建世遗旅游年卡“世遗追光有福卡”发布。游客可五折起一年内畅玩6家5A级旅游景区,一站式感受福建“山、海、湖、楼、城”的世界非遗魅力。这张福建文旅新名片背后,是探寻文化遗产赋能文旅经济的福建路径,是以提升八闽文化影响力培育文化旅游支持产业的引擎密码。
作为文化和旅游资源大省,福建把文旅经济作为“四大经济”之一,发展文化旅游业基础实、品牌强、态势好。“清新福建”品牌享誉海内外,累计创建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15个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5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2家13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福建将围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深化“ 11537”布局,扎实做好人气聚合、产业融合、资源整合“三篇文章”,采取优化产业布局、丰富产品供给、强化数字赋能、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五措并举”,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实施全域文旅提升工程,委托联合国旅游组织编制《福建作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愿景和行动规划》,培育5个世界级文旅集聚区;深挖地域特色文化内涵,构建蓝色海丝、绿色休闲、红色文化3条旅游带;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等线性文旅资源,精心打造“七沿”文旅产品。重点抓好文旅融合、景地联动、县域文旅、品牌推广、项目建设,丰富供给。升级福建数字文旅管理平台,培育“未来文旅研究院”,打造一批智慧型景区。将落实“放心游福建”服务承诺,推进旅游信用体系建设,营造“放心游福建 满意在八闽”的优质文旅环境。争取财税、金融、用地用海用林等多方面支持,补齐旅游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文旅公共服务体系。
福建从提升红色文化、传统文化、闽派文艺、文化产业、文化交流等8个方面下功夫,推动文化影响力提升与福建新形象塑造。打造一批非遗街区、村镇,擦亮闽派文化标识体系。打响乡村旅游品牌,创建一批“金牌旅游村”“水乡渔村”等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向特色化、精品化发展。将实施对外文化贸易“福船出海”行动计划,展示福建新形象。
在地域文化建设中,福州将持续打响闽都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中轴”“诗画闽江”“魅力海滨”文旅轴线;厦门以“海上花园 乐动厦门”城市旅游品牌为核心,致力打造流行文化中心;“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将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全国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厦漳泉将合力推动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山海宁德”以“闽东之光”为主线,打造全国知名山海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中国绿都”三明市将打响“风展红旗·如画三明”;“五彩龙岩 缤纷之旅”打造龙岩客家文化品牌“见人见物见生活”;三明龙岩将共同推动实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南平将“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世遗地文旅集聚区”,构建大武夷文化旅游圈;莆田市打响“妈祖故里·灵秀莆田”城市品牌,实现妈祖文化深度输出与品牌强化;漳州将立足“田园都市、文化名城”,打造“漳州闽南文化周”;“星辰大海 浪漫平潭”打造海上文旅新引擎,更具国际风范、更加青春时尚。
(来源:《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福建日报》等)
闽派文化新气象
打开“清新福建”的世界窗口
在西班牙马德里,福建木偶戏与西班牙斗牛士共舞,闽剧、京剧、越剧与西班牙国粹弗拉明戈舞蹈同台;在南美三国之滨伊瓜苏港市,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交界的巴拉那河与伊瓜苏河汇合处,“清新福建”尽情绽放……
闽派文化走进欧洲,“清新福建”惊艳欧美。4月6日至11日,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率福建省代表团访问西班牙、阿根廷期间,“清新福建”文旅推介会与“清新福建”文旅图片展先后亮相马德里与阿根廷伊瓜苏港市,“周末戏相逢”展演和“清新福建”沉浸式非遗国潮快闪引爆马德里街头,闽派文化独特魅力“圈粉”无数。其间,福建与西班牙有关方面签约10个文旅合作项目,发布“世遗探秘之旅”“世界茶乡之旅”“多彩文化之旅”3条入境游经典线路,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与阿根廷米西奥内斯省旅游部签订战略合作。迎着春光,展演以闽派艺术为媒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八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扩大“清新福建”的世界知名度。
独具特质的闽派文艺,成为福建文化的亮丽名片。福建聚焦新时代文化使命,立足八闽大地,赓续八闽文脉,打造出一批闽派文艺佳作,以艺术力量提升八闽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
在4月19日举行的2025年福建文旅经济发展论坛上,联合国旅游组织国际发展与合作部主任杰米·马亚基介绍了《福建作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愿景和行动规划》编制情况,勾勒出福建迈向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宏伟蓝图。
当天,与会嘉宾在论坛中就福建如何拓展入境旅游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不仅是资源禀赋的比拼,更是服务体系、品牌形象、国际影响力的综合体现。”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王志发从文旅强省建设的高度,建议福建瞄准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对标国际标准和可借鉴的旅游目的地,实施文旅提升工程,在通达能力、服务质量、品牌影响力上进一步提升。
福建将持续实施新时代闽派文艺精品工程,打造闽派文艺精品和文化品牌。聚焦福建独特理论“富矿”和“新福建”场景,用福建特质艺术审美话语抒写福建奋斗历史;聚焦福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等优势,深入挖掘革命题材,呈现红色经典;聚焦八闽文化深厚底蕴,以艺术解读激活“福”文化、海洋文化、朱子文化、船政文化等;聚焦创新艺术形态,增强技术敏感、挖掘数字潜能,鼓励“破圈”“跨界”等正向效应,创新创造增强作品感染力;聚焦近台、多侨、向海和改革开放前沿等独特区位优势,请进来、走出去,加强文艺交流交往,共同讲好福建故事、中国故事,创作推出更多“福建出品”经典之作走近群众、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现闽派文艺新气韵、新气象。
文化繁荣新地标
共享人间烟火的幸福密码
“周末戏相逢”虽然是首次走出国门,但在八闽各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每到周末,“周末戏相逢”就会如约出现在群众身边。
据了解,“周末戏相逢”是福建省今年推出的常态化公益性文艺演出活动,被列入当年度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旨在推动优质文化文艺资源直达基层,至3月底已演出近170场次。此次前往西班牙展演的既有越剧、京剧等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又有剪纸、提线木偶戏等非遗项目,演职人员中不乏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等“大咖”。
《福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将于6月1日施行。福建始终着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有效推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2024年,福建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居全国第6位。
福建现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5项,1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5个世界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众多。福建大力实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出台《福建省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加强全省1831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4.3万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的系统保护,开展“闽人智慧”传播计划。
3月1日,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创新打造的福建省首个复合型地方文献阅览空间“八闽书房”启用,它集图书阅览、参观导览、互动体验、文化交流等服务于一体,是“福建省情展示窗口”和“福建资料聚合智库”,集中展示“闽人闽事闽书闽智慧”,自主研发智慧阅读平台,线上线下汇聚福建文献资源。“八闽书房”还设置福建文化记忆观影区、古代刻书互动体验区,将常态化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打造融合多重感官体验的地方文献资源立体阅读场景。
当前,福建奋力打造文化繁荣新地标,聚力深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实施文物保护强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三大工程;加强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建好长汀段、宁化段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扎实推动世界闽南文化中心建设,建好2个国家级、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扎实推动万里茶道等申遗工作;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打造簪花围、三条簪等“闽派国潮”IP矩阵,打响“福建礼物”文创品牌;深入打造东南演艺经济高地,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旅游街区、非遗特色街区、文化产业基地,推进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扶持沉浸式演艺、智慧文博等新业态;持续探索开展闽派文艺精品创作,优化完善文艺院团建设发展机制,探索建立省市县三级协作精品创作机制,打磨更多反映时代风貌、讴歌人民创造的文艺作品;力促文化惠民,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建设一批乡村戏台、城乡公共文化新空间,优化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延时错时开放服务,让文化热度在基层、烟火暖人间。
福建还将打造情感交融的第一家园,加强闽台文化交流,建设打造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两岸流行文化中心等,增进闽台乡亲常来常往更亲近。
“一路山海一路歌”
奏响文旅经济的福建乐章
簪花旅拍“圈粉出圈”,古城古厝人潮熙攘,红色旅游人气高涨,跟着演出、赛事去旅行成新爆点……
2024年,福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成绩喜人。全省文旅经济供需两旺、量价齐升,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年举办8000多场文旅消费活动,推出300多条精品线路。福建文旅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持续扩大,入选全国“2024年度中国品牌建设案例”,簪花围等入选2024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中央电视台“2024十大文旅经济创新案例”。2024年福建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6.5亿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8350亿元。
当前,福建紧抓文旅消费扩投资。深化开展文旅消费主题年活动,省、市、县三级联动举办万场文旅消费活动,组建“福建文旅宣推官”达人池,线上线下开展立体式宣传推介,持续擦亮“放心游福建”品牌;创新打造文旅消费热点,抢抓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消费,策划引进培育一批高品质、高流量文旅项目,培育一批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等,布局露营基地、观星屋等新业态,打造“跟着演出/影视/赛事/唱着山歌去旅行”等消费线路产品,构建具有影响力的文旅消费新高地;全力激发文旅投资增量,加快推进230个年度重点项目:突出“加力扩围”,做好超长期国债等资金争取,培育文化和旅游领域的耐心资本,为福建文旅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添新动能。
本次大会以“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为主题,突出“文化味”“科技感”“烟火气”三大元素,包括开幕式、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文旅产业链项目投融资对接活动、文旅消费主题年活动、文旅经济发展论坛、“清新福建”文旅脱口秀推介等重点活动,以及“山海交响 世遗联动”2025年福建文旅推介、“山海寻音 八闽有福”聆听福建24小时等配套活动,持续深化做好人气聚合、产业融合、资源整合“三篇文章”。大会前后福建各地举办了上千场丰富多彩的文旅推介活动,实现了“一地举办、辐射周边、带动全省、贯穿全年”的积极效果。
八闽文化影响力
培育文旅支柱的灵魂引擎
4月11日,在“山海交响 世遗联动”福建文旅推介会上,福建省世遗景区联盟成立,首张福建世遗旅游年卡“世遗追光有福卡”发布。游客可五折起一年内畅玩6家5A级旅游景区,一站式感受福建“山、海、湖、楼、城”的世界非遗魅力。这张福建文旅新名片背后,是探寻文化遗产赋能文旅经济的福建路径,是以提升八闽文化影响力培育文化旅游支持产业的引擎密码。
作为文化和旅游资源大省,福建把文旅经济作为“四大经济”之一,发展文化旅游业基础实、品牌强、态势好。“清新福建”品牌享誉海内外,累计创建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15个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5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2家13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福建将围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深化“ 11537”布局,扎实做好人气聚合、产业融合、资源整合“三篇文章”,采取优化产业布局、丰富产品供给、强化数字赋能、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五措并举”,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实施全域文旅提升工程,委托联合国旅游组织编制《福建作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愿景和行动规划》,培育5个世界级文旅集聚区;深挖地域特色文化内涵,构建蓝色海丝、绿色休闲、红色文化3条旅游带;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等线性文旅资源,精心打造“七沿”文旅产品。重点抓好文旅融合、景地联动、县域文旅、品牌推广、项目建设,丰富供给。升级福建数字文旅管理平台,培育“未来文旅研究院”,打造一批智慧型景区。将落实“放心游福建”服务承诺,推进旅游信用体系建设,营造“放心游福建 满意在八闽”的优质文旅环境。争取财税、金融、用地用海用林等多方面支持,补齐旅游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文旅公共服务体系。
福建从提升红色文化、传统文化、闽派文艺、文化产业、文化交流等8个方面下功夫,推动文化影响力提升与福建新形象塑造。打造一批非遗街区、村镇,擦亮闽派文化标识体系。打响乡村旅游品牌,创建一批“金牌旅游村”“水乡渔村”等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向特色化、精品化发展。将实施对外文化贸易“福船出海”行动计划,展示福建新形象。
在地域文化建设中,福州将持续打响闽都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中轴”“诗画闽江”“魅力海滨”文旅轴线;厦门以“海上花园 乐动厦门”城市旅游品牌为核心,致力打造流行文化中心;“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将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全国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厦漳泉将合力推动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山海宁德”以“闽东之光”为主线,打造全国知名山海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中国绿都”三明市将打响“风展红旗·如画三明”;“五彩龙岩 缤纷之旅”打造龙岩客家文化品牌“见人见物见生活”;三明龙岩将共同推动实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南平将“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世遗地文旅集聚区”,构建大武夷文化旅游圈;莆田市打响“妈祖故里·灵秀莆田”城市品牌,实现妈祖文化深度输出与品牌强化;漳州将立足“田园都市、文化名城”,打造“漳州闽南文化周”;“星辰大海 浪漫平潭”打造海上文旅新引擎,更具国际风范、更加青春时尚。
(来源:《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福建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