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千年闽都的一曲乡音
文章字数:301
    伬艺节目《今夕何夕—— 闽山闽水物华新》(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供图)

    扫一扫 看更多

  2006年,福州伬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州伬艺的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由民间卖唱艺人结合民歌小调与社火活动发展而来。伬艺表演形式以福州方言说唱为主,通常由1-2人自操二胡或三弦,辅以月琴、低胡等乐器伴奏,并融入跑旱船、踩高跷等社火杂技动作。
  艺术特色上,唱腔分为逗腔、江湖、洋歌、小调四类(一说五类,含罗罗腔):逗腔典雅细腻,江湖腔豪放激昂,洋歌活泼明快,小调婉转抒情。代表曲目包括传统作品《珍珠塔》《王昭君》,以及现代剧目《红色三兄弟》等。
  伬艺流行区域除福州及周边县市外,还传播至港澳台及东南亚华侨华人聚居地。
  (闽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