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诸和他的城
文章字数:2348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福州,若要将他们以时序列队,排第一位的毋庸置疑是无诸。他的身后是福州城2200年的历史。
公元前334年楚灭越后,越之余部退至福建,传至勾践后裔无诸立国称王,建冶城(福州最初的名字),开辟闽疆,建立了福建历史上时间最早的地方割据政权,传国92年(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10年)。无诸生活在战国末年至西汉初年,那是个遥远的年代,遥远得只能通过有限的史书记载和遗迹留存来想象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无诸,驺氏,史称驺无诸。驺的本意是养马兼驾马车的人。他为什么叫无诸,名字什么意思,没人知道,不过当看到他的越国王族里还有人叫无疆、无壬、无瞫、无择等,一下子就不需要深究了。细品起来,“无诸”之名很准确,因为他开创的确实是“无中生有”的伟业。这个名字的印记在今天依然还会被福州人挂在口中,方言称女人为“诸娘”,因为是无诸后裔之故。
从《史记》的表述,无诸曾两度成为“闽越王”。无诸是末代越王无疆的第七世孙,自立为闽越王。《史记·东越列传》记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秦统一后,无诸从闽越王被降为君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这是受中央政权认可的闽越王封号。正所谓“无诸建国何英雄,赤土分茅在此中”(明王恭),古代天子分封诸侯,取其地之土以白茅包之,作为诸侯建国的象征。由此也带来了2200年后我们对“无诸的城”的一个猜想:新店古城遗址是无诸自立为“闽越王”时的初创之城;屏山宫殿遗址位置是无诸被刘邦册封为“闽越王”时的迁城,以及其继位者的都城所在。
位于福州北面,距离市中心约5公里的新店古城遗址被发现很偶然。1985年,时任福州市郊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黄荣春下乡工作,为新店乡一女同志拍照后,问照片如何寄给她,她说“寄古城村”。“古城”地名令黄荣春一下子敏感起来,随后来到晋安区新店镇古城村探访。村北200多米处有一座山丘“古城山”,连接北峰,自古是福州通往闽东乃至江浙的首要门户。在一位老会计的指点下,黄荣春见到了东、西、北三段城墙遗址,均为夯土建筑,类似秦汉之前城墙建筑形式。
考古人员经过对地层断代及碳14的测定,古城的年代被上溯到战国后期。此时正是无诸时期,它的规模规格也印证“符合当时无诸时期的国力”。古城遗址出土了陶瓮、釜、杯等器物,上有舞者纹饰,这些都一点点勾勒出早期闽越国的生活画面。而在一处战国时期的炼铁炉遗迹,现出5块炉底石基座、50多块炉膛残块,一批陶范和1000多块铁渣,这些都令人对闽越国的冶炼技术与铁器使用,以及军事能力展开了想象。
金戈铁马麒麟甲,孤烟飞起漫天沙。从划地为王到被天子封王,无诸从血刃上重生,成为2000年历史轮廓里令人仰望的英雄。面对秦朝强权,被剥夺王号,降为“君长”的无诸憋着一口气,韬光养晦。机会终于来了。秦末,各诸侯国叛秦,无诸趁机率部起兵伐秦。秦王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自恃武力,分封诸侯。担心闽越强大对楚不利,项羽未给无诸封王。这个偏狭之举加速了项羽的灭顶,在随后的楚汉相争中,无诸站到了项羽的对立面,佐汉灭楚,为刘邦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汉高祖刘邦很聪明,公元前202年正式册封无诸为地方王国的闽越王。无诸励精图治,至汉初,闽越已是“饭稻羮鱼,无饥馑之患”,一派繁荣。无诸的“王者归来”,让我们得以一窥他的强悍霸气,自信智勇,坚忍卓绝。
“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从竹雨斑斑。”这是元代杰出的少数民族诗人萨都剌,在福建任闽海廉访知事时作的诗《越台怀古》。
千古英雄草莽间,说的就是无诸。他真正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自此也让这片土地有了稳固的基点,即便沧海桑田,也屹立不改。新店古城,今天已经成为一座古城遗址公园。东、西侧有汉城墙遗迹,有宋代河堤遗迹,还有创意文化体验区、生态文化休闲区、考古体验等。这里曾利用AR、沉浸式体验等多媒体手段,举办过“星空音乐节”“天地席茶会”等活动。新店古城遗址2001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周边浮仓山遗址、郭前山遗址、盘石山遗址、益凤村汉墓等文化遗存,形成闽越国时期大遗址片区。
但走在新店古城,举目望去,扑面的还是农田、菜园和村舍,一派古村模样。为了保护遗址,古城并没有完全挖掘。我有些羡慕这里的村民,他们身在“福州第一城”,呼吸着战国时期以来的气息,而土地下还埋藏着另一片久远的土地,那里曾回响无诸和闽越人的脚步声,有铿锵的打铁声,有振臂一呼的东南豪情。在村里的房前屋后逡巡,大可以似这里的树影花蔓,仿佛生长了千年般的笃定与悠闲。
相比于新店古城的小土城,1991年11月发现的屏山汉代宫殿遗址,规模更为宏大,出土饰有“万岁”“万岁未央”“万岁长乐”“龙凤呈祥”云纹瓦当、菱形纹铺地砖、“闽”字戳印板瓦等精美宫殿建筑构件,无不显示都城王宫的华丽、成熟。所以有专家认为,新店古城是无诸于战国晚期建造、汉初扩建的城池;屏山汉代宫殿遗址则见证了闽越国繁荣昌盛的荣光,直至灭亡。
屏山汉代宫殿是不是无诸所建?他的“冶城”是不是这里?唐宋时期的人是相信的。后来这里发展成为有子城、罗城、夹城、外城,一座恢宏壮丽的城垣,有冶山、欧冶池的地名。南宋《三山志》认为屏山、冶山一带是闽越王无诸的冶城。目前,史学界对此存在争议。但我宁愿相信新店古城和屏山汉代宫殿所在,是无诸的旧城与新城。这或许带有某种浪漫想法:前者保留了他的开创初心,后者见证了他的使命实现。屏山一带,沿着它的轴线,穿越了“三山两塔一条街”,是福州的核心区域,凝聚了福州2200多年建城历史的时光。无诸站在屏山汉代宫殿顶上,在跨越时空的对视中,或可看看他所创立的城,如一枝射出的箭,2200年后,疾驰飞翔。 (万小英)
公元前334年楚灭越后,越之余部退至福建,传至勾践后裔无诸立国称王,建冶城(福州最初的名字),开辟闽疆,建立了福建历史上时间最早的地方割据政权,传国92年(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10年)。无诸生活在战国末年至西汉初年,那是个遥远的年代,遥远得只能通过有限的史书记载和遗迹留存来想象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无诸,驺氏,史称驺无诸。驺的本意是养马兼驾马车的人。他为什么叫无诸,名字什么意思,没人知道,不过当看到他的越国王族里还有人叫无疆、无壬、无瞫、无择等,一下子就不需要深究了。细品起来,“无诸”之名很准确,因为他开创的确实是“无中生有”的伟业。这个名字的印记在今天依然还会被福州人挂在口中,方言称女人为“诸娘”,因为是无诸后裔之故。
从《史记》的表述,无诸曾两度成为“闽越王”。无诸是末代越王无疆的第七世孙,自立为闽越王。《史记·东越列传》记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秦统一后,无诸从闽越王被降为君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这是受中央政权认可的闽越王封号。正所谓“无诸建国何英雄,赤土分茅在此中”(明王恭),古代天子分封诸侯,取其地之土以白茅包之,作为诸侯建国的象征。由此也带来了2200年后我们对“无诸的城”的一个猜想:新店古城遗址是无诸自立为“闽越王”时的初创之城;屏山宫殿遗址位置是无诸被刘邦册封为“闽越王”时的迁城,以及其继位者的都城所在。
位于福州北面,距离市中心约5公里的新店古城遗址被发现很偶然。1985年,时任福州市郊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黄荣春下乡工作,为新店乡一女同志拍照后,问照片如何寄给她,她说“寄古城村”。“古城”地名令黄荣春一下子敏感起来,随后来到晋安区新店镇古城村探访。村北200多米处有一座山丘“古城山”,连接北峰,自古是福州通往闽东乃至江浙的首要门户。在一位老会计的指点下,黄荣春见到了东、西、北三段城墙遗址,均为夯土建筑,类似秦汉之前城墙建筑形式。
考古人员经过对地层断代及碳14的测定,古城的年代被上溯到战国后期。此时正是无诸时期,它的规模规格也印证“符合当时无诸时期的国力”。古城遗址出土了陶瓮、釜、杯等器物,上有舞者纹饰,这些都一点点勾勒出早期闽越国的生活画面。而在一处战国时期的炼铁炉遗迹,现出5块炉底石基座、50多块炉膛残块,一批陶范和1000多块铁渣,这些都令人对闽越国的冶炼技术与铁器使用,以及军事能力展开了想象。
金戈铁马麒麟甲,孤烟飞起漫天沙。从划地为王到被天子封王,无诸从血刃上重生,成为2000年历史轮廓里令人仰望的英雄。面对秦朝强权,被剥夺王号,降为“君长”的无诸憋着一口气,韬光养晦。机会终于来了。秦末,各诸侯国叛秦,无诸趁机率部起兵伐秦。秦王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自恃武力,分封诸侯。担心闽越强大对楚不利,项羽未给无诸封王。这个偏狭之举加速了项羽的灭顶,在随后的楚汉相争中,无诸站到了项羽的对立面,佐汉灭楚,为刘邦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汉高祖刘邦很聪明,公元前202年正式册封无诸为地方王国的闽越王。无诸励精图治,至汉初,闽越已是“饭稻羮鱼,无饥馑之患”,一派繁荣。无诸的“王者归来”,让我们得以一窥他的强悍霸气,自信智勇,坚忍卓绝。
“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从竹雨斑斑。”这是元代杰出的少数民族诗人萨都剌,在福建任闽海廉访知事时作的诗《越台怀古》。
千古英雄草莽间,说的就是无诸。他真正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自此也让这片土地有了稳固的基点,即便沧海桑田,也屹立不改。新店古城,今天已经成为一座古城遗址公园。东、西侧有汉城墙遗迹,有宋代河堤遗迹,还有创意文化体验区、生态文化休闲区、考古体验等。这里曾利用AR、沉浸式体验等多媒体手段,举办过“星空音乐节”“天地席茶会”等活动。新店古城遗址2001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周边浮仓山遗址、郭前山遗址、盘石山遗址、益凤村汉墓等文化遗存,形成闽越国时期大遗址片区。
但走在新店古城,举目望去,扑面的还是农田、菜园和村舍,一派古村模样。为了保护遗址,古城并没有完全挖掘。我有些羡慕这里的村民,他们身在“福州第一城”,呼吸着战国时期以来的气息,而土地下还埋藏着另一片久远的土地,那里曾回响无诸和闽越人的脚步声,有铿锵的打铁声,有振臂一呼的东南豪情。在村里的房前屋后逡巡,大可以似这里的树影花蔓,仿佛生长了千年般的笃定与悠闲。
相比于新店古城的小土城,1991年11月发现的屏山汉代宫殿遗址,规模更为宏大,出土饰有“万岁”“万岁未央”“万岁长乐”“龙凤呈祥”云纹瓦当、菱形纹铺地砖、“闽”字戳印板瓦等精美宫殿建筑构件,无不显示都城王宫的华丽、成熟。所以有专家认为,新店古城是无诸于战国晚期建造、汉初扩建的城池;屏山汉代宫殿遗址则见证了闽越国繁荣昌盛的荣光,直至灭亡。
屏山汉代宫殿是不是无诸所建?他的“冶城”是不是这里?唐宋时期的人是相信的。后来这里发展成为有子城、罗城、夹城、外城,一座恢宏壮丽的城垣,有冶山、欧冶池的地名。南宋《三山志》认为屏山、冶山一带是闽越王无诸的冶城。目前,史学界对此存在争议。但我宁愿相信新店古城和屏山汉代宫殿所在,是无诸的旧城与新城。这或许带有某种浪漫想法:前者保留了他的开创初心,后者见证了他的使命实现。屏山一带,沿着它的轴线,穿越了“三山两塔一条街”,是福州的核心区域,凝聚了福州2200多年建城历史的时光。无诸站在屏山汉代宫殿顶上,在跨越时空的对视中,或可看看他所创立的城,如一枝射出的箭,2200年后,疾驰飞翔。 (万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