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福建“新春第一会”
18 家民企这样说——
文章字数:2588
  人勤春早,爱拼会赢。
  2025年春节开假上班第一天,福建省委省政府在福州召开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向全省广大民营企业家致以新春问候,听取意见建议,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加油鼓劲。
  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18位民营企业家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和企业发展情况,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丁世忠 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
  过去一年,国货潮牌在市场中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运动品牌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建议由政府牵头,成立国家和区域级实验室等重点项目培育基地,建立市场转化激励机制,重点跟进现有和即将产生的科研成果,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实现科技成果与企业、市场的有效对接和商业转化。
  郭韦苇 福建省亚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议加快完善我省氢能产业链。发布并完善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的省级氢能产业发展措施细则;建立健全氢能产业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氢制备、储运和加注等环节;拓展氢能多元应用场景,探索建设“光伏+氢能”“风电+氢能”等多能互补一体化分布式能源站。
  王健坤 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议重点培优,打造种业领军企业。通过倾斜性的政策支持,以“揭榜挂帅”“种业培优”等多种方式,扶持种业阵型企业,聚力打造3—5家科研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完备、人才队伍一流、竞争力强的种业领军企业,进一步稳固我省在全国种业领域的领先优势。
  蔡天守 福建天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先进新材料的研发,特别需要精准赋能、协同创新,建议由政府搭台帮助企业有效对接高校资源,引导组织产学研转化的专业团队、专门机构,深入企业一对一精准服务。同时,对企业开源节流、增资扩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
  朱晖 海安橡胶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
  建议聚焦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链薄弱环节,鼓励科研人员到民营企业兼任“科技副总”,让更多“科技副总”深度参与企业技改提升、技术攻关;支持民营企业以头部企业带中小微企业形成产业联合体等形式,在北上广深等人才集聚地设立“人才飞地”,构建产业技术竞争新优势。
  张西泠 福龙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当前,无人环卫机器人虽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依托于自动驾驶技术,决定其研发过程极为复杂且资金投入庞大,亟需政府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出台专项研发补助政策,优化补助准入的标准,增大补助的保障力度,提升企业投身技术研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李京阳 福建清航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议政府为无人机在应急消防、省级物流等潜在领域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无人机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快速融合,并细分无人机用途领域,建立测试机制,明确未来在城际间与省际间低空物流适用机型,制定标准,确保低空经济稳定安全运行。
  邴伟伟 核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议加强光储微电网建设。由政府层面牵头,对各地市政府机关大楼、事业单位、医院学校、产业园区等国家公共设施进行顶层规划设计,带头建设光储微电网;倡导鼓励民营企业厂房应装尽装,并配套提供绿色金融融资服务;针对各地市光伏接入电网容量问题,优化简化备案、申请、审批等流程。
  黄奋 福建奋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议我省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攻克“卡脖子”难题。人才方面,精准对接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材料学优势高校,借助产学研体系孵化科研项目,吸引人才流入。资金方面,设立新材料产业基金,推动金融机构提供新材料项目贷款,为企业提供资金保障。
  郑洪 福建金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议强化金融资源配置,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支持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和金融赋能的政策激励措施和指导文件,可设立纺织产业升级专项基金,该基金可采取“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模式,为纺织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股权投资、国债等多元化金融支持,形成市场化运作与政策引导相结合的资金支持体系。
  许阳阳 达利食品集团副总裁兼执行董事
  建议拟订我省食品产业集群“产研结合发展规划”。结合我省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合优质创新资源,打造产业聚集地政府牵头,国内外顶级专家领衔,企业、高校深度合作参与的高能级食品科创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许文显 福建元力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议将闽江沿线经济带升格为省级发展战略。闽江蜿蜒562公里,水量位居全国第七,随着闽江复航,打造闽江沿线经济带将有力带动闽东北、闽西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由古田、闽清、延平、尤溪四县区建立协调机制,层级低,沟通协调难度大,迫切需要升格为省级发展战略。
  林子茂 福建友谊胶粘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议引导搭建胶粘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平台突破“卡脖子”问题。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将原材料供应商、胶粘生产企业、终端应用企业的信息、技术等资源串并联起来,比如加强与宁德时代等大企业的合作研发,形成双向创新驱动的平台。
   赵建辉 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议完善科技项目与企业界对接机制,建立大学在研项目库,专人负责分享、对接科技项目,畅通技术、项目、人才供求的双向循环,让高校与企业、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将省、市政府科研资金中的一部分专项用于搭建科技项目对接平台,让企业从大学科研项目组中接过接力棒,包括项目技术及人才。
  高钦泉 福建帝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突飞猛进,目前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细分行业应用非常多,但模型和数据的使用成本还比较高,建议积极招商,引入大模型企业、平台服务商为我省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易部署的大模型技术解决方案和云服务,出台“模型券”等相关补助政策。
  王鹏程 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
  建议打造智算中心+新型储能示范园区。未来“算力+新型储能”将是极为重要的新能源应用场景,是支撑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新型基础设施,构建高水平的绿色数据中心和零碳园区,将助力我国算力绿色发展与双碳目标实现。
  吴庆和 哈尔滨禧龙国际商贸物流园区有限公司总裁
  相比闽东南地区,闽中尚未充分发挥“东承南联”枢纽作用,制约了企业创新升级,建议省里在政策、财政上给予倾斜,在莆田加大布局高新技术产业;依托湄洲湾天然深水良港,规划多元化港口产业,与省内的其他港口实现良性互动,并优化莆田的货运铁路港口,为企业降低贸易物流成本。
  朱静 福建神旅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议福建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字文旅产业支持体系,打造世遗景区、文化街区、博物馆VR/AR等数字营销示范案例,打造福建特色数字文旅品牌。以文化为魂、旅游为翼、商业为体,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