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博主还原《山家清供》中的“蟹酿橙”。(图源网络)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不以显赫的官职和丰功伟业著称的文人,却因其独特的才情和创造,流芳百世。南宋时期,泉州的林洪便是这样一位文士。虽未跻身仕途,也未在正史留名,但他却成就了宋代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典籍之一的《山家清供》,使得他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山家清供》两卷,记录了104道佳肴及其烹饪方法,是林洪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细心观察,将所见所闻的各地美食,以及他对烹饪的独到理解,倾心编纂而成的。该书不仅为后世学者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也让今人得以窥见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饮食文化的精髓。
林洪,字龙发,号可山,生于南宋中期,卒年不详,原籍泉州晋江安仁乡永宁里可山(今石狮市蚶江镇古山村)。他年少时考中进士,却因时局和自身的种种原因未能得以高官厚禄,仕途一度坎坷。他曾自称为北宋著名隐士林逋的七世孙,殊不知这一言论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和争议。林逋以隐逸自持、梅妻鹤子的生活方式闻名,且据称他没有子嗣。林洪此言一出,反遭众人嘲笑,甚至有诗人作诗调侃,“可山认作孤山种,正是瓜皮搭李皮”,令他在当时的上流社会中成为笑柄。尽管如此,林洪并未因世人的冷眼而消沉,反而将心中的失落与寂寞寄托于对美食的研究与创作上。在他心中,饮食不仅仅是生存的必需,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与精神的寄托。与其说《山家清供》是一部单纯的食谱,不如说它是心境的一种表达,是他对世界的独到观察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山家清供》中的美食大多取材于大自然的馈赠,许多菜肴用材简朴,以素食为主,少数荤菜亦是尽可能选择健康自然的食材。这些食谱并非单纯列举原料与做法,而是在每一道菜肴的背后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作者的诗情画意。
诗 之 趣
《山家清供》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其中大量引用诗词的部分。这些诗句并非仅仅用来装饰文字,而是将饮食文化与诗意的生活方式紧密结合,使得原本普通的食物充盈了更深层的意义和艺术气息。林洪在食谱中引用前人的诗句,也常常自撰诗文,以此表达他对美食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例如,林洪不仅将兔肉火锅巧妙地命名为“拨霞供”,并引用了自己在武夷山游玩时所作的诗句:“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通过诗句的引入,林洪赋予了这道菜独特的气质,使之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成为了他心灵的寄托与情感的表达。
同样在“青精饭”这一章中,林洪又通过引用李白、杜甫等古代文豪的诗作,表达了他对功名的淡泊以及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些诗句,林洪将饮食与文学、哲学相结合,赋予了每一道菜肴精神上的深度和美学的内涵。
名 之 趣
《山家清供》中大约有一半的美食是由林洪亲自命名的,而这些命名往往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林洪在为菜肴命名时,既考虑到食材的特点,又注重烹饪方法、食物的色香味形以及食用场景。所创之名,往往令人耳目一新。
例如,“山海兜”这道菜,原本是宫中厨师所创,主要由新鲜笋、蕨菜、鱼虾等食材混合蒸制而成。林洪为其更名“山海兜”,并解释道:“今以所出不同,而得同于俎豆间,亦一良遇也,名‘山海兜’。”他通过这一命名,不仅展现了食材的来源与融合,也巧妙地将天地山海之气韵融入其中,使得这道菜肴仿佛拥有了无尽的生机与灵性。
此外,林洪还创造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名字,如“酥琼叶”,这一名字既形象地描绘了烤馒头片的酥脆口感,又给食物赋予了高雅的气质,令人不禁心生向往。通过这些独特的命名,林洪不仅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美学品位与饮食智慧,也让读者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涵养与精神追求。
逸 之 趣
《山家清供》中的每一则食谱,都不仅仅是对菜肴制作过程的简单叙述,更多的是对与美食相关的逸事的回顾和思考。林洪在介绍食物时,常常会穿插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或生活中的趣事,借此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例如,在讲述“真汤饼”时,林洪通过讲述翁卷拜访凝远居士的逸事,阐述了“真”字的含义。他指出,真正的“汤饼”并非需要加入肉类,而是以粮食为主,才能体现其“真”的价值。这一叙述方式,不仅让读者了解了食物的制作过程,还通过这些逸事中的哲理,启发了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新 之 趣
除了美食的制作方法和逸事,《山家清供》还体现了当时饮食文化的另一面,那就是食养食疗的理念。宋代是我国饮食文化与医学相互融合的黄金时期,食疗之道渐成风尚,林洪的《山家清供》便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书中所记载的饮食,除了追求色香味形之外,还注重养生功效,许多食材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例如,书中提到的“青精饭”,就被认为具有延年益寿的效果,而“百合面”则对气血有很好的调养作用。此外,林洪还选用了许多药食两用的食材,如山药、黄精、栝蒌等,体现了“药食同源”的理念。这些饮食不仅注重滋养身体,也强调精神上的宁静与安逸,体现了林洪所推崇的“志闲而少欲”的生活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林洪在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创新的食谱和做法,如“蟹酿橙”这一道菜,它将蟹肉与橙子相结合,蒸制后再加醋盐拌食,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而“酱油”这一词汇,也首次出现在《山家清供》中,为研究酱油的起源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我们不妨翻开《山家清供》,跟随林洪的脚步,去感受那份来自山野的清新与宁静,去品味那些简单却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美食,去领悟那份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养生智慧。或许,在这过程中,我们能够找到一种更加健康、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与满足。林洪的《山家清供》不仅是一部食谱,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和生活智慧的宝典,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和深入研究。
(赵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