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两部门联合发文 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权益
文章字数:661
  1月8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侨益司法保护工作的意见,这是最高法、中国侨联首次联合印发侨益司法保护规范性文件。
  意见明确“及时化解涉侨纠纷审判工作中的难点堵点”“进一步统一涉侨案件裁判标准”“总结推广跨域诉讼服务、共享法庭、涉侨特色法庭等成熟经验”等内容。
  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和中国侨联权益保障部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开展涉侨纠纷多元化解试点工作以来,全国共有30个高级人民法院与当地侨联结合本地实际联合发文,搭建起法侨合作的制度框架,积累了丰富的侨益司法保护实践经验。自2020年底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侨联建立“总对总”多元解纷机制以来,累计成功调解涉侨案件27万余件,为广大侨胞、归侨侨眷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切实减轻诉累。此次出台意见,正是在总结、吸收各地法侨合作实践经验及继续发挥“总对总”工作机制效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做深做实侨益司法保护工作的务实举措。
  意见称,各级人民法院要依托相关信息化平台,为涉侨案件当事人提供在线立案、交费、调解、庭审、司法确认、身份认证、授权委托等服务,积极引导涉侨案件当事人合理行使诉权,防止因当事人不了解国内法律规定和诉讼程序、参与诉讼不便等导致程序空转。
  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法院结合数字法院建设,促进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出入境记录、不动产证明、婚姻证明、公证证明等高频需求在平台内“一键查询”,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当事人少跑腿”。
  案例是人民法院的重要“法治产品”,权威、规范的案例能够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提高办案质效。为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妥当处理涉侨纠纷,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