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回家”精神永续
文章字数:1305



今年是中国近代“西学第一人”严复诞辰170周年。12月22日,正在福建博物院展出的“先生回家——严复与近代中国名人作品展”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福建欧美同学会在榕会员前来开展“‘文脉传承,丹心流芳’走进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海归和他的朋友圈”活动,一同缅怀严复的历史功绩,感悟严复“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的精神品格。
严复(1854年-1921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他早年留学英国,回国后致力于西学东渐,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等多部西方经典著作,对中国近代思想界产生深远影响。严复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以其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改革信念,成为留学回国人员的杰出典范。
当天,在严复翰墨馆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会员们近距离观赏严复及其同时代名人的真迹,了解严复的“群星朋友圈”以及背后的闽都文化故事。活动后,大家围桌而坐,畅谈此行的所见所学所思。
“从工科留学生到翻译家、思想家,还创办报刊、投身教育……严复不愧是‘斜杠青年’、是‘时间管理大师’。但不论他做什么,那颗爱国之心从来没有改变。”会员们感慨道。
大家一致认为,“先生回家”是一个极好的主题。在国难深重、民族存亡之际,严复负笈归来,苦心孤诣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回家”是他的选择,也成为此后无数留学人员共同的选择。在他诞辰170周年之际,以他的书法墨宝、信札、文献史料等珍贵原迹为载体的展览又回到家乡福州展出。先生又“回家”了。“严复先生是福州留学生的代表,我们以他为傲。”会员们说。
“对我而言,此次活动不仅是对严复先生伟大思想和精神的回顾,也是对自我身份的反思和认同。”归侨、省欧美同学会理事、闽派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江韬表示,多年来,他在海外亲身感受到中华文化影响力在不断增强,立志要为此贡献力量,于是回国投身文化产业。“严复先生翻译外国著作时,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自身思考的传承创新。我们也应如此,以奋斗、创新的精神,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当天,有的会员还带着孩子一同来参观学习。“只要不断学习、理解,文化的印记就会留下,中华文化的根就不会断。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学懂弄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分子。”
“严复先生是那个时代为救亡图存而上下求索的伟大先驱。沈葆桢、陈宝琛、萨镇冰、陈嘉庚……参观展览时,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着一位位福建先贤的形象,一股股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活动组织者、福建欧美同学会留澳新分会副会长张博雅表示,“希望通过活动,促进会员之间的交流探讨,增进大家对严复先生和他所处的时代的理解,感悟那个时代的文化魅力、精神追求和爱国情怀。”
据介绍,本次展览是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于12月18日开幕。展览汇聚严复翰墨馆与福建博物院馆藏的严复及近代中国名人的珍贵原作、文献史料,运用创新展陈手法,从“以笔醒山河——严复与他的时代”“半部近代史——严复与闽籍近代名人”“群星闪耀时——严复与中国近代名人”三个维度,立体呈现严复与时代、与地域名人、与全国贤达的多维互动网络。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18日。
(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