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统筹“山”和“海”、“城”与“乡”高质量发展 提升“八大影响力”推进文化繁荣
文章字数:925
本报讯 近日,福建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第五场先后在榕召开。
据福建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孟芊介绍,十年来,福建省持续推动山海全方位、多层次、全领域、广覆盖开展协作,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国28个省和自治区中,2023年设区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8.5万元的省区只有2个,福建是其中之一。
福建建立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制度,创新资金帮扶输血模式、产业帮扶造血模式和多元协作模式,从基础设施、产业合作、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干部交流等多领域补强山区薄弱环节。十年来,山区南三龙三市地区生产总值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长7.5%。同时,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筑山海外联内畅“大动脉”。全省基本建成“两纵三横”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率先实现全省铁路环形闭合,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所有建制村100%通客车,直接通邮率和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100%,山区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
“下阶段,福建将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走具有福建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孟芊表示。
此外,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王建南指出,十年来,福建在着力深挖用好理论“富矿”、讲好红色故事、打造文化精品力作、搭建文化交流平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其中包括:出台《福建省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加强对全省1831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4.3万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的系统保护,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70个重点项目建设;新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2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4处、国家级传统村落479个;实施文艺高峰工程,37部作品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持续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建立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累计支持70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3年的813.97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576.05亿元,占GPD比重从3.8%提升到5%。王建南说,下阶段,福建将重点在八个方面下功夫,努力提升思想文化影响力、红色文化影响力、传统文化影响力、“闽派”文艺影响力、以文化人影响力、文化产业影响力、以文塑旅影响力、文化交流影响力,全面展现新时代八闽文化的气韵和风采。(林璐 陆秋明)
据福建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孟芊介绍,十年来,福建省持续推动山海全方位、多层次、全领域、广覆盖开展协作,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国28个省和自治区中,2023年设区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8.5万元的省区只有2个,福建是其中之一。
福建建立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制度,创新资金帮扶输血模式、产业帮扶造血模式和多元协作模式,从基础设施、产业合作、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干部交流等多领域补强山区薄弱环节。十年来,山区南三龙三市地区生产总值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长7.5%。同时,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筑山海外联内畅“大动脉”。全省基本建成“两纵三横”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率先实现全省铁路环形闭合,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所有建制村100%通客车,直接通邮率和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100%,山区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
“下阶段,福建将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走具有福建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孟芊表示。
此外,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王建南指出,十年来,福建在着力深挖用好理论“富矿”、讲好红色故事、打造文化精品力作、搭建文化交流平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其中包括:出台《福建省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加强对全省1831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4.3万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的系统保护,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70个重点项目建设;新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2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4处、国家级传统村落479个;实施文艺高峰工程,37部作品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持续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建立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累计支持70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3年的813.97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576.05亿元,占GPD比重从3.8%提升到5%。王建南说,下阶段,福建将重点在八个方面下功夫,努力提升思想文化影响力、红色文化影响力、传统文化影响力、“闽派”文艺影响力、以文化人影响力、文化产业影响力、以文塑旅影响力、文化交流影响力,全面展现新时代八闽文化的气韵和风采。(林璐 陆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