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我的西亭我的家
文章字数:1429

    旧貌

    新颜

  开栏语:同心逐梦,福缘绵长。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营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5周年的浓厚氛围,省委统战部举办“我的同心福缘”主题征文活动。活动自5月启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全省统战系统踊跃参与。本报将陆续展播部分优秀作品,敬请关注。
  我叫陈琳,是一名记者,今天我不报道别人的故事,想讲一讲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叫西亭,您可能没听过,但是,有一部很火的电影《西虹市首富》,您可能看过,这部电影里有很多场景就是在西亭拍的。现在有不少电视剧、电影在西亭取景,所以要在我们家门口偶遇著名演员,那都不是事儿。但在几年前,我们西亭可不是这样。
  以前的西亭是一个偏僻闭塞的小村庄,只有一条泥巴路通往外界,村民拉货物出村子都要带一把竹扫把,沿路清理自行车轮胎上的泥巴。正因为这样,我爸很早就出来工作、生活了,这在当时还有一点“鲤鱼跳龙门”的意思。但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因为西亭的变化真的很大。
  2010年,厦门岛外第一座新城——集美新城得以开发建设。位于集美新城核心区的西亭,迎来了腾飞式的巨变。这第一变:泥泞变通途。西亭从只有一条泥巴路,到现在有多条大马路四通八达,从仅有一路公交车,到现在十多条公交线路,地铁1号线在我们西亭就有3个站口,我叔叔家就住地铁口边上,他说,以前要去中山路一趟,往返得一天,很远很麻烦,现在呢,家门口坐个地铁,不到四十分钟就到了,真是太方便了!
  几条交通大动脉的打通,给西亭的居住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输送了大量的营养。
  于是西亭有了第二变:黑白变彩色。以前西亭晚上到处黑灯瞎火的,现在西亭的夜晚灯光似海美如画,不仅有繁华都市的流光溢彩,也保留自己独特个性,古典的嘉庚建筑用温暖的灯光烘托,让这座新城增添了更多的人间烟火。
  交通方便了,环境美丽了,西亭迎来第三变:闭塞变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大型活动来到西亭举办。荧光夜跑、草莓音乐节、尼斯嘉年华、国际气球节,还有最近刚刚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由1000多台无人机组成的表演方阵,这些都是在我们家门口举行的。
  西亭的巨变赢得了八方点赞,大家都说现在西亭很好,我也觉得好,我想要很自豪、很大声地说,我的西亭我的家,是厦门最适合居住、最适合创业、最适合游玩的地方之一。不光是我,每一个西亭人都深感自豪。特别是我奶奶,今年已经九十多岁,她是最感慨的。记得有一次我回西亭采访,我奶奶笑着拉着我非要上镜头讲几句,露出她八颗洁白的烤瓷假牙,一直说,现在生活这么好,高兴啊!真高兴啊!
  今天我站在这里,讲述我的家乡,其实不光是我,还有你,中国千千万万的人都和我一样正在经历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巨变,交通变化,环境变化,视野变化,但不变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我清楚地知道,这美好生活的背后,凝聚着太多太多不忘初心的建设者们的努力和汗水,是他们用自己的赤诚初心为我们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反观我自身,我是一名农工党党员、一名政协委员、一名记者,我也将怀揣着关注民生、聚焦热点的初心,去履行职责、去建言献策、为人民谋幸福。
  明白这些之后,我才敢坚定地回答自己,我的初心是一种信仰!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我前行!如今的新时代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成为不忘初心的奋斗者,用满腔满怀满腹的情,用采桑采薇采茶的手,用喊江喊湖喊海的声,去砥砺前行,去努力奋斗,去拥抱星辰大海,去遇见最好的自己!
  ( 陈琳 报送单位:农工党福建省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