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眼前
文章字数:1431

无意中在抽屉里发现一张14年前福州火车站宣传册,标题是“体验动车速度,选择绿色生活”,时间是2010年4月26日。之所以将这张纸留下,不仅这是福建第一次高速铁路开通运行的日子,也是我儿子生日的日期……
一
十年前,福建能建设一条福州到厦门的高速铁路就已经了不得,但十年后的今天,福建不仅有了动车,还有了高铁,速度从每小时100多公里,提高到每小时300多公里,而且福建的城市都通了高速铁路,这变化的速度在过去是难以相信。
感同身受的估计就是我们这代人了,因为我们看到过以前的中国,更由于我们是归国华侨,不仅会与过去比,也会与同时代的侨居地比,得出的结果一定是祖国好。
父亲很早就说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我是家里兄弟姐妹8人中的老大,从出生开始就得到家人的关怀和爱护。在我15岁时,周边的朋友陆续回国求学,加上新中国的建设发展,我日益向往自己的祖国。1958年父亲让我跟着堂哥一同回国,目的是能让我有机会读书。
当年印尼也有很多华文学校,但最高只到高中。那时,我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只觉得听父母的安排一定没有错,更重要的是,我非常渴望回国。最后,我回到了父亲的祖籍地福建龙岩东肖镇白土墟,到东肖中学就读,副校长就是我的外公。
外公没有额外照顾我,而是让我和其他学生一样住校、一样苦读。收到福州大学数学系入学通知书时,我感到异常幸福,而这幸福是日日夜夜的学习换来的。
二
毕业后,我来到农场锻炼,被分配到中学当老师,一直无怨无悔工作到退休,并获得了高级教师的资格。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教师职业社会地位较低,收入也比较低,很多人因此离开教师岗位另谋出路。我不是没有这种想法,但我只会教书。没想到,后来老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收入也慢慢增加了。与海外华侨相比,他们年纪大了,就没有工资收入,要么靠以前的一点积蓄,要么靠子女赡养,不然生活堪忧。
所以每每提到退休、提到社会保障,海外的亲戚朋友都羡慕中国,羡慕我们有一个美好的老年生活。
曾几何时,我们都羡慕国外,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羡慕中国,羡慕我们的社会制度、治安、交通、网络、环境卫生……我们的一切。
三
2003年春节前,我再次回到印尼探亲。
当时父亲已年届84岁,最大的愿望就是8个子女每年都能回到他身边团聚。这次我特意到台江的卖红烛窗花灯笼的小巷里买了一对大灯笼。没想到,到了印尼后父亲轻轻地说:“带这灯笼回来干什么,又重又笨。”他的态度给我浇了一盆冷水,但弟弟妹妹却饶有兴趣,大弟弟看父亲不想要,连忙说:“如果没人要,我要,我很喜欢中国的灯笼。”
大年二十九这一天,弟弟妹妹从外面急冲冲地回来,告诉父亲,在街上他们看到别人挂出了大灯笼,父亲还是不吭声,但也没有反对。
大年三十晚上,所有的弟弟妹妹都相聚到父亲家里。吃团圆饭前,大家来到大门外挂灯笼。当时天色已昏暗,父亲看着灯笼的眼神却炯炯有神。此后,家里的晚辈每到春节时都嚷嚷着要挂中国灯笼,让节日更加喜庆。
四
望着抽屉里的这张福州火车站动车宣传册,我又想起1970年坐绿皮火车回龙岩的情景。
那时,我怀着身孕乘坐火车,一路颠簸到了漳平,然后转车,且不说挺着大肚子辛苦劳累,到家时还一脸一身都是黑煤灰。如今龙岩有了高铁,从福州到龙岩不过是几小时的路程,并且车厢干净整洁,十分平稳和舒适,快捷舒适的旅途成为了人人都为之啧啧赞许的事,更是中国影响世界的一张名片。
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中国的高速铁路居然来到印尼,建成的印尼雅加达到万隆的高速铁路让印尼人惊喜,我们印尼归侨感触更深。
说到底是一份幸福感,一份属于中国人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