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中秋习俗 明月遗华
文章字数:1992
   一
  谷物入秋已熟透。
  海岸延绵,港汊交集,孕育了福鼎太姥山丰沃的滨海渔村。
  秋分前后,在福鼎的外公、外婆便开始打理“中秋”了,他们忙着去街上给外孙买月饼,“送中秋”。外公、外婆如果年事已高,那么,就交待给舅舅来送“中秋”,从外甥1周岁起,送到16岁。
  若舅舅家境殷实,还会买来鱼、肉,另加稻米、家酿酒。这样得用两个篮子,一个装月饼及甜品,另一个装鱼肉等食品,挑着担送中秋。舅舅返回时,姊妹也会拿出是年的红酒等吃食回馈舅家。嫁到海边渔村的姊妹,那就以海鲜或干海货回馈,叫“搭中秋”。往往来来,来来往往,月月年年,年年月月,“送中秋——搭中秋”,恰是一道人情有味,恰是一道人间烟火。
  二
  桂花,洇染了浓浓的秋味。
  不知不觉,悄然临近中秋,也是桂树的花期来临。“叶密千层绿,花开万里黄”说的就是桂花在八月诗意盛开的景象。在清嘉庆《福鼎县志》中曾记载,桂树一名“木樨”,有四季都开花的桂树,又名叫“月桂”。中秋时节,桂花盛开,花小如粟,香甜袭人。
  现在民间中秋还流传制作桂花茶、饮桂花茶的习俗。桂花窨茶,或泡茶时加一些桂花,称“桂花茶”。传统手工制作的有“桂花白茶”“桂花绿茶”“桂花红茶”等品种。八月阳气达到最盛,制茶师忙碌于桂花林中,首先就是通过打花、筛花、护茶,采集这一年香味最好的花粟。而后,传承人按技术路线:茶坯处理—茶花合堆—通花散热—合堆续窨—烘干匀堆,以窨制出上好的手工桂花工夫茶,作为制茶人的人生追求。
  花不夺茶香,茶蕴桂花味。桂花工夫茶承载中秋的手工技艺及其传统习俗,恰似人间的花好月圆。
  三
  逢八月十五中秋日,举行乡试的最后一场考试。
  自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起,一直延续到清末,读书人这第一关的中秋科考,称为“秋闱”。正逢十五月圆,人们称中举为“月中折桂”“蟾宫折桂”。在赴乡试过程中,也有不少的民间习俗,比如,官府按例于中秋期间,举行致祭至圣孔子、宗圣曾子的隆重典礼。秀才们在八月中秋佳节还举办“迎中秋诗会”,互相切磋交流诗作;有的举行“拜月”仪式,谓之“春祈而秋报”。
  乡试也为古官道增添一道时光掠影。福建北驿道约明末清初形成,从福宁府始,经三十六弯至县城桐山,而后取道水北进入浙江界。境内支路还有五蒲岭、昭苍岭、虎头冈岭路段,是秀才乡试的必经之路。虎头冈岭是通往福宁府、省城的主要通道,以坡陡岭长而称著。
  这条古道的石阶上,还烙下了一个非常暖心的故事。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秋试开始,族中长者王遐春(1760年~1829年)照例设饯送行。席间有人感叹说,今年去参加乡试的人又少了,大家都因虎头冈岭的凶险而却步。如果有谁能铲险夷平,那么上府城的人就不至于如此寥寥无几。各族长大为触动,于是辟石为磴,全岭计千余级。
  据传,当时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廖鸿荃(1778年~1864年)亲笔题“圣寿亭”三字为亭额。在圣人亭,浮雕至圣先师孔子像,并铭“左手三千徒弟子,右手七十二贤人”,以激励前往乡试的那些士人们,不畏艰险,筚路蓝缕,见贤思齐。
  功名在人间——金榜题名,像一轮圆月光,撒下清辉;乐善好施,是人世间最淳厚的风俗画面。
  四
  中秋习俗还传衍在诸如体育、竞技之类的武艺中。
  东南滨海地带的城堡古村落也传习武术。村里族人至今保持的传统武术分为拳术与棍术,属于南拳支派。相传,元末明初,倭寇侵扰沿海村庄,族人由是奋起习武,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孩童,都练拳弄棍。掌灯时分,院埕上,比往常热闹,有不少常年在外的族人都赶回来,参加祖传拳棍传习,或一睹传承人拳棍风采。内家拳讲究以肘护肋,下如铁钉,上如车轮,手如碾盘。棍术有雷公发火、鲤鱼翻白、鲤鱼当钟等招式,讲究以力取胜,有“棍扫一大片”之说。
  中秋“曳石”(又称犁石)活动开始,如火如荼,酣畅淋漓,脚步声、呐喊声,把整个古城都震动了。几块灰绿石(或花岗岩石),打制成二三尺见方的平面石,石旁四周用硬木相持,并以粗麻绳紧系结固。在石头前端两边用数十丈长的大麻绳系紧,选定青壮年男子百余人依列拖拽麻绳快跑,石头后端两边系麻绳只丈余,精选一二人(或三五人)扶绳。行进中,方石还要坐上一个青壮年男子,由他发出号令,指挥前进行止。这就是“中秋夜曳石”。组织规模比较大的中秋曳石活动,往往有10余队,其阵势正如清代李大琛《中秋夜拽石歌》:“一声吆喝千雷鸣,蓦地移山走王屋。又疑广陵生夜涛,万阵狂飚卷怒洑。”沿街呐喊,伴随脚踏声,方石与路面摩擦声,震耳欲聋,观者塞途,令人惊叹。
  相传,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福建巡抚游震得请求浙江总督胡宗宪,调遣参将戚继光入闽平倭。戚将军率义乌六千子弟兵,水陆并进,跨越分水关,在这一年的八月初一抵达福宁州。奈何倭寇于八月十五中秋夜乘虚攻城,戚将军不得已拿出“曳石”奇招,造出声势,但见满城火光,倭寇闻声急退,城池得以保全,因此,“曳石”又称为“太平石”。明清以来,这个原来带有守城防卫的号令,逐渐成为沿海地区的中秋习俗。
  四海共明月。英豪人杰谱写了一出出守卫海疆的壮举,绘就了中秋明月的太平风俗。 (冯文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