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践行“四下基层”提升民主党派履职成效
文章字数:2241
  “四下基层”即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1989年至1990年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30多年来,“四下基层”得以继承和发扬,并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成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造福群众、解决问题、提升干部作风的重要抓手。福建省各民主党派坚持“以党为师”,始终把“四下基层”作为服务履职的工作法宝,不断提升履职作为的成效。
  深刻理解“四下基层”内涵
  “四下基层”是宣传政策、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基层群众对政策不知晓、不了解,宣传不到位,再多再好的政策都是白搭。“四下基层”的重要一点就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关键就是要把党的好声音和好政策,及时用群众听得明白、喜欢的形式送到他们的身边,让基层群众特别是偏远山区的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代同频共振。
  “四下基层”是了解实情、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党的各项政策在基层执行得怎么样?群众满意不满意?经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没有身入就无法深入,更不能做到心入。习近平同志刚到宁德工作,就一心沉下身子到基层调研,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跑了9个县区、13个乡镇、18个村、12家工厂电站和学校。多年来,这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基层一线察实情的科学理念方法,已成为党员干部走群众工作路线的重要路径。
  “四下基层”是问政于民、推动发展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直接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这个问题。“四下基层”的过程就是问政于民、推动发展的过程,价值在于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当年,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倡导和带领下,闽东地区领导干部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驻村、驻厂调查研究,边发现问题,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四下基层”是锤炼干部、夯实作风的重要手段。不管是宣传党的政策、调查研究下基层,还是信访接待、现场办公下基层,都是对党员干部作风的一种锤炼,不仅要求党员干部有丰厚的知识、扎实的业务本领,也要求党员干部能进群众家,说群众话,能与群众坐在同一张板凳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下到基层,摸到真正问题,进而找到解决办法。
   讲好新时代民主党派参政履职故事
  福建省各民主党派要率先用好“四下基层”工作法宝,走好新时代民主党派群众路线,更好地服务履职、担当作为。
  传承弘扬“四下基层”精神。“四下基层”萌发于宁德,并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彰显了“四下基层”的蓬勃生命力。民主党派应当用好这一政治资源和政治优势,在传承弘扬“四下基层”精神中,提升服务本领、履职能力。要深刻感悟,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组织民主党派成员到“四下基层”的首创地深刻感悟“四下基层”的丰厚内涵和精神实质,感受“四下基层”带来的扎实作风和民生福祉,推动“四下基层”成为党派成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要提升本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同时加强业务素质学习,以群众为师,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要锤炼作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四下基层”的实干、实效精神,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韧劲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塑造党派成员务实的工作作风。
  更好推动各项履职。要学以致用、持之以恒地把“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运用到民主党派的履职全过程,做到既身入又心入,既发现问题又解决问题,既推进履职又促进共识,不断提高履职的能效,为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不断探索经验和路径。要推进凝聚同心共识,以“四下基层”为契机,深化与所联系群众的交流,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以大家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及时做好党的路线、方针及上级各项政策的宣传,提高大家对政策的知晓率,进一步凝聚所联系群众的共识。要提升建言献策质量,把“四下基层”作为了解民意、民情的重要渠道和形式,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和民主党派成员企业等一线,与所联系群众一起谈发展,了解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反映他们的诉求,不断提高建言献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帮助基层解决问题,推动发展。要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发挥“四下基层”的功能,从“四下基层”中了解群众、了解乡村在发展振兴过程中的所需、所求,结合民主党派所能、所长,谋划社会服务项目,以群众的满意度衡量社会服务的水平和成效。要激活基层党员活力,通过“四下基层”,突出问题导向,全面了解基层组织现状,了解基层党员的思想状态,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建立相应的机制,全面激活基层组织活力,提升他们服务基层组织履职能力,彰显民主党派作为。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四下基层”的核心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民主党派在用活“四下基层”这一工作法宝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领悟“人民”二字,牢固树立“人民”思想。要带着感情去,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群众当自家人,把群众事当自家事。要追着问题去,把群众当老师,围绕问题多问为什么,与群众一起解剖麻雀,做到既发现问题,也找到原因,更问得良策,不断总结规律,推动发展。要奔着困难去,发挥民主党派资源优势,以社会服务为抓手,及时为困难群众把脉问诊,了解他们的问题症结,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帮助“输血”的同时,更帮助“造血”,不断提升他们的发展能力,助力共同富裕。
  (作者:吴棉国,致公党中央委员、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