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杭李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
文章字数:1153


  李氏大宗祠座落于上杭县稔田镇官田村,也称“惇叙堂”。筹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历时三年,耗银二万余两,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建成。该祠占地面积五千六百余平方米,计有大厅三栋、客厅二十六间、住房一百零四间。这些房子按当时各地祖公捐款数额分配房子,现在房门上都用大理石标明某地某公房。
  宗祠是古典式的庙堂,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成“回”字形。前方后圆、前低后高,正面设有五孔大门,正中大门是用灰青条石、石板砌成的碑坊式门楼;另有四孔大门,东西二边各二孔,内厢为圆大门,外厢为耳大门,左右两厢对称。大门牌坊楼上,竖一块长方形石板,刻有“恩荣”二字,是清道光皇帝所赐的。其下横梁上刻有“李氏大宗祠”五个大字,两边石柱外向刻有“丞相将军府、忠臣孝子门”的对联,两旁门空内写有“登祠思祖德,入庙念宗功”的对联。
  宗祠亥山巳向兼壬丙偏西二十六度。随龙血脉水缠玄武,后靠高山水寨,正中从翠,前迎旗鼓山,左右崇隆,锦屏双峙,排列均匀,玉案三台,环抱回顾,两砂狮象成形,四面冈峦列势,内水从后转前,外水由左到右,平畴方正,有分有合,水绕山环,昔人称祠形是“蜘蛛结网”。
  走入大门迎面就是一排雕花屏风,转入两边的长廊中间是花岗石砌通道,接连着中后两栋厅堂,上下厅堂之间由三组屏风隔开,中间一组十块镂花屏风上,刻有明朝天顺年间上杭儒学教谕季远撰写的《李火德翁传》,它是一篇珍贵的历史资料。正大厅叫“惇叙堂”,是李氏裔孙祭祀火德公及一至九世列祖列宗的神位的地方。环顾厅堂上下,由11对大园石柱支撑着的雕梁画栋,大有气派不凡的感觉。
  厅堂左右各有两排长形楼房,与厅堂连成一体,并有门通向厅后的花园。两旁靠外的两栋,与花园后的一排弧形楼房衔接,构成一个“U”字形,环绕着整个建筑群,富有客家围楼风味。民间有这样的传说:“过去有位看祠老人,早上起来,把这里所有客厅和房间的门窗打开,然后,又把所有的门窗关上,足足花了一整天时间。”看来这事并不夸张。笔直的通道与前边的一个侧大门相通,通道边还有水井、水塔、水管等生活设施。这些都是专供外地前来寻根谒祖的裔孙使用。
  李氏大宗祠给人以宏伟完美的感受,它的大殿有明清建筑特色,楼房又富有客家风情,是一座规模浩大、设计合理、保存完美的古建筑。与李火德墓地陵园相距四公里。
  李火德是南方李氏公认大始祖,其裔孙分布在我国十六个省市区及海外十三个国家。李火德裔孙播迁台湾有上百个支派。据不完全统计,桃园县李氏就有15万—18万人,桃园县李氏宗亲会有13个分会。台北市、南投县、云林县等地裔孙均计数万人以上。
  李氏大宗祠于1990年5月1日由上杭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一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9月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李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