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华侨新村的前世今生
文章字数:1886
侨厝档案
福州华侨新村,位于鼓楼区西二环北路236号,1957年开建,1965年左右建成,为钢骨水泥楼板砖墙混合结构楼房的别墅群,现有别墅70座、公寓楼2栋,约一半活化利用为休闲餐饮、办公场所等。
引进外汇的福州华侨新村
“福州华侨新村不仅是我省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华侨别墅群之一,更是见证着一个甲子前以‘福清哥’为主的爱国华侨的无私情怀。”自1964年就在此居住的福州华侨新村侨联主席、管委会主任陈道文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汇短缺是影响国家快速发展的大问题,出口换汇、引进外汇成为国家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1957年,经福建省、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在西湖西侧山上筹建福州西湖华侨新村(也就是“福州华侨新村”),向华侨、侨眷和港澳同胞出售。同时,负责筹建的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根据我国1957年8月初通过的《华侨投资于国营华侨投资公司的优待办法》,积极引导华侨、侨眷和港澳同胞投资参加家乡建设。
时任福清县(现福清市)副县长、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副董事长的高至荣,曾于20世纪30年代初同二弟从家乡福清三山镇远涉重洋侨居印尼,经营的“远通号”五金商行蜚声印尼商界,先后担任印尼泗水玉融公会主席、泗水中华侨团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在侨胞中享有很高声誉。
高至荣积极动员侨胞认购福州华侨新村,先劝说二弟和自己各认购一幢别墅,之后又与印尼、日本、新加坡等国的福清籍华侨联系,动员他们积极认购福州华侨新村别墅。
曾任福州市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侨联主席的林珠光,当时兼任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副董事长。林珠光于1929年从家乡福清漂洋过海到印尼谋生,1951年3月回国。回国后把所有钱款捐给国家的他,没能力认购别墅,但不辞辛劳出国向华侨推荐认购福州华侨新村别墅,同时向侨团募资助力家乡建设……
在他们及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华侨纷纷出手认购,印尼林氏集团董事长林绍良及亲戚共认购4幢别墅,印尼金锋集团创始人林学善认购1幢别墅,日本东荣商行创始人王建铭(又名王功镛)认购1幢别墅,印尼华侨王良福认购1幢别墅……短短时间,就有70幢别墅和十几套公寓房被认购,其中九成以上是福清籍侨胞认购。
短短数年,福州华侨新村就累计引进外汇300多万元,还吸引了一大批海外华侨在家乡投资,促进了福州经济的发展。
按需定制的花园式别墅群
“其款式之新颖和材料之雅致,都令本地居民歆羡无比。”这是福建师范大学一位教授、博士生导师20世纪末写的文章中对福州华侨新村的评价。
陈道文介绍,当时最便宜的楼房仅需3万元,最贵的40号别墅高达8万元,大家都亲切地称居住在那里帮海外亲戚看房的依伯为“八万伯”。另外,每幢别墅占地面积基本都超过一亩,最大的39号别墅占地3亩多。
别墅都是钢骨水泥楼板砖墙混合结构楼房,石砌勒脚,外墙毛水泥粉刷,水泥瓦屋面,杉木门窗,水磨石楼梯及地面,浴室为白瓷砖台面、马赛克砖地面和白瓷卫生设备,款式之新颖和材料之雅致,都是当时最高档次。
尤其令人羡慕的是,别墅是定制房,没有一套完全相同,融合了南洋风貌和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新村内绿树成荫,假山鱼池相映成趣,风景优美。据悉,1981年上映的电影《端盘子的姑娘》,就有福州华侨新村的镜头。
如今,历经一个甲子的岁月变迁,福州华侨新村的别墅外观很多有了变化,白墙、黄墙、红砖墙、青砖墙不一而足,但基本还都保留着旧时洋房别墅的模样。特别是一些保留着朱红外墙、琉璃大门、西式吊顶、西式拼花地毯的别墅,再搭配整个新村内郁郁葱葱的风景,让人仿佛回到20世纪中叶。
活化利用的“休闲胜地”
福州华侨新村占地面积百余亩,有别墅70幢、公寓楼2幢,共88户。其中约一半的别墅为自住或空置,约一半的别墅对外出租,用于休闲餐饮和办公场所等。2015年初临时管委会成立,在小区内安装了公共视频、路灯等设施,让小区环境更加整洁有序。2023年,福州华侨新村纳入鼓楼区老旧小区改造名单,对其雨污管网、公共视频、路灯、围墙、路面、环境等进行整体改造提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本处于郊区的福州华侨新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慢慢成为榕城休闲餐饮聚集地,那错落有致的带有侨乡色彩的别墅建筑,也成了近30年来最让福州“吃货”魂牵梦绕的好地方。
目前,随着餐饮、咖啡、画廊等接踵而至,这片别墅群也渐成独具小资情调的休闲餐饮聚集地。曾入围福州十大最美茶空间的叙茗茶苑,在此开办了15年;致力于打造福州菜、武夷茶以及中国传统美学融于一体的餐饮文化空间——宣和苑在此开办了20年,并于年初成为福州首批上榜“黑珍珠”的两家餐厅之一;福州最早打起“复古怀旧”牌咖啡店之一的庭院咖啡,已是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平台名气较大的“复古氛围感”打卡地……
今天的福州华侨新村,已成为“休闲胜地”、美食之城。 (汪树无 刘磊/文 林振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