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那座千年书院
文章字数:3856
郑文典摄
松洲村 提供
1300年前,闽南还不叫闽南,漳州古城还没有出现,龙溪还不属于漳州,漳州只有一万多人。这个时候,一所官办学校出现了。
整个福建就这么一所官办学校。
她的出现,是天荒地老中的一束光。
想象那一道光的模样,从亚热带丛林升起,最初并不耀眼,但在1300年间,渐次点亮山川大地。
那道光源,是松洲书院。
闽南文化的一道光源
“闽南”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宋代,广泛使用在晚明,文化这个词出现在晚清。但是,闽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衣冠南渡时已播下种子,在漳州建立时已现端倪,中唐则基本成形。唐府兵戍闽粤开漳州就是这种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段。
闽南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色彩斑斓,但始终有一条脉络贯穿她的衍变过程,这是随大唐将士一路南下的儒家传统文化。
松洲书院站在这条脉络的源头,彰显闽南文化的儒家正统、中原血统。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在这条主脉上做加减法,最终与海洋文化汇合,并延续到海上丝绸之路。有了这条主脉,闽南文化才聚集成形,成为中华文化系统中瑰丽多彩的一支。漳州,才真正意义上成为历史文化名城。
松洲书院创办的地点就在九龙江北溪水边松洲堡。发起人是龙溪县令席宏,创办人是漳州州文学陈珦。
当时陈珦很年轻,才二十出头。父亲是岭南行军总管、漳州刺史,曾祖母是魏征堂姐妹、隋中书令魏潜的女儿,往上溯源陈家是陈朝皇族。他十几岁就举明经,授翰林承旨直学士,是漳州地面上最早获得功名的人,前程远大。但他宁可远离权力中心,也不愿参与宫廷“内耗”。父亲对他的期待是“载笔沿儒习,持弓缵祖风”(《示珦》)。
陈珦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他文武双全、品德高尚,站在岁月深处,总有一天要发出穿透历史的声音。
陈珦创办的书院并不大,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规模,可能还有一个跑马场,这很符合唐人的性格。学生不会很多,因为整个漳州人口不过万把人,加上龙溪县(这个时候还属于泉州,此时的泉州是福州),数字依然单薄。不过,这个“学校”是福建最早传播儒学的学校。
想象当年的情形,陈珦带学生在北溪水边,骑马、击剑、读书、谈论时政,身边是兵营,来听课的也许有兵营的人。船靠岸时,也许有人从外面慕名而来。一切都充满着活力。
那一年是公元708年,即唐景龙二年。后来明清的《漳州府志》《龙溪县志》都提到了这件事。
一切看起来波澜不惊。但是,这是闽南甚至福建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一个开创性的缘起
席宏县令给陈珦的信里写得很清楚:“吉甫(周宣王的尹吉甫)归而万邦为宪(万国效仿),太丘(陈寔)处而四境无盗,为导民于礼乐,无混痕于渔樵。且十室必有忠信,而海滨世无仕进者,实无教之尤,非生姿之愧。盖鹿鸣不闻清音,龙门焉敢高仰。望惟开其茅塞,勿托疾以薪忧。”盛情邀请源于对这位自唐都长安返回的年轻人的满怀期许。期许他所带来的礼乐教育,将改变莽荒之地陋习,并且为国家培养人才。席宏的设想对闽南而言,几乎是历史性的。
办学的目的是基于长治久安考虑,闽粤在王朝统治的边缘,形势向来复杂。唐高宗总章三年(670年),岭南行军总管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唐高宗命率府兵平乱,征战二十年。其间,陈政殁于军中,子袭父位的陈元光奏请在泉潮间建一州,以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陈元光《请建州县表》说这地方“地及七闽,境连百粤”。建州,是为了让“胡粤百家,愈无罅隙”。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漳州建立了。岭南行军总管陈元光任漳州刺史,他的将领也被授予各种行政职务,唐帝国的东南新州,实行的似乎是一种军政融合的管理模式。开漳将士自此落地生根。
从中原地区迁徙人口和建立移植制度是当务之急。松洲书院的建立,便是引进文化制度的一个环节。
当时,戍守将士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一个新开发的处女地,经历战争,走向和平,生机勃勃但充满危险。必须有一种精神力量来调和社会矛盾,并引领大家向云兴霞蔚的中原看齐。
一种成熟的治理理念显山露水。陈元光是刺史,是将军,也是诗人。他的诗歌气势磅礴,充满盛唐之象,那是他的襟怀。崇尚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那是他的眼界。他在《漳州刺史谢表》说:“持清静于临民,守无私与奉国。”一句话:雷霆手段,无为而治,无私奉国。道家与儒家思想一开始就出现在闽南文化的源头。
三个重量级人物为松洲书院加持:最高军政长官陈元光,县令席宏,最高军政长官的儿子、接班人、现任州文学陈珦,资源充分集中。这样的架构,是可以谋篇布局的。
但是,书院为什么选址松洲?
因为这里是多种力量的结合部。山海之间,自然与人类力量的交汇处,充满张力,似乎是闽南早期社会的样板。
这里是军事要塞。松洲堡行台,是岭南行军总管的四大军事要塞之一,有军人拱卫的安全,值得信赖。大唐的诗歌,与军人的号子一起飞扬,冲天的戈气,正在化作清朗的吟唱。
这里是早期定居点。那些开漳将士墓葬留存至今,开漳将领许天正、李伯瑶、林孔著、马仁,他们身前叱咤风云,身后在这里相聚。
这里是水路交通要道。汉唐古道揭鸿岭是联系外界的陆路通道。九龙江北溪干流是闽西南交通要道,源源不断的物流,为这里注入了无穷活力。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1300年前的松洲,阡陌纵横,河风荡漾,杨柳依依,鸟语花香。这个时候,就缺琅琅书声了。
公元8世纪初的松洲,正需要一所学校。
松洲书院发出的书声,散落在闽南大地,润物无声,曾因战争而彪悍的民风日见醇厚。金戈铁马,化作和风细雨。儒学教育和地方治理同步,形成全新的社会风尚。
年轻的士子出现在帝国东南一隅,他们西望长安,跃跃欲试。推动科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漳州初建时近1400户、人口8000人左右;中唐时期5000多户、17000人,像现在的大型村落。这样的人口规模,进士速成不了。贞元八年,即公元792年,漳州有了第一个明经周匡业,此时,距建州106年,距书院建立84年。元和十一年,即公元816年,漳州有了第一个进士周匡物,此时,距建州120年,距书院建立102年,这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整个唐代,漳州得科名者7人,其中进士5人、明经2人。数字并不可观,但是一个开创性的缘起。宋时漳州经济快速发展,进士人数大增,到晚明,进士人数是全国州府的3倍,开漳先驱播下的文化种子,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泽被后世。
最醒目的文化地标
那是一个开创性的时代。闽南文化从肇始走向基本成形。随府兵进入这个地区的河洛话成为闽南主体方言。当闽南还不叫闽南,闽南话(河洛话)已经先行覆盖了这个地方。
唐初福建人口1万余户,不满10万人。松洲书院建立时是中唐,福建人口10.9万户,约60万,增长10倍。人口的递增,撑起一种文化。
闽南文化在闽粤开花结果,开漳是一个重大事件。
陈元光具有两重身份——岭南行军总管、漳州刺史。他治下的辖区相当广大,史料记载:东到岛屿,北到兴化,西到虔州(赣州)抚州,南到潮惠。上马征战,下马治理,江南与岭南的交会处,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正在形成。
陈元光豪迈地唱道:“泉潮天万里,一镇屹中间。”这一镇,镇住了闽粤间大好山川,千年基业。
中原文化进入,前期是十分强势的,因为有军事力量的支撑。最后和风化雨,因为有儒家道家思想的润泽。
国家力量在闽南地区早期开发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一个唐王朝的将领,几千府兵,规模不大不小,但是这片区域最大的军事存在。试想,几千军人前驱,几千百姓跟进,带着皇帝的诏令,在一个军备空虚、行政能力不足的地方,往哪里投放,哪里就是权力中心。松洲书院的底气正是在这里。
新州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政治、经济、军事,整体植入。松洲书院,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一个节点,背景雄厚,需要漫长的时间仔细雕琢。从唐总章元年(668年)到唐建中二年(781年),陈政、陈元光、陈珦、陈酆、陈谟五代经营百余年,这种连续性,对区域稳定和地域文化的形成影响深远。
安全保障、人口迁徙、制度植入、思想传播、经济培育、民族融合,多种要素相互作用,客观上塑造着有利于闽南文化形成的环境。而松洲书院在这个时间节点出现,成为时代最醒目的文化地理标志。
儒家文化唐代在漳州落地生根,标志事件是陈元光开漳、松洲书院的建立。《漳州府志》说:清漳自宋迄今,多钜人长德,以鸿文粹学衣天下,先河后海,必以珦称首焉。
宋代枝繁叶茂,标志性事件是朱熹治漳,弘扬儒学。漳州开始称为海滨邹鲁。
明代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站在时代的高处,标志事件有黄道周的横空出世。王朝即将凋零时,儒学随移民传入台湾,以龙溪人陈永华创办文庙,建立教育制度为标志,对台湾儒学产生深远影响。
清代末期的丹霞书院,成为汀龙漳新思想的殿堂。
1300年间,漳州有书院140家,延续文脉,传播思想,并完成时代蜕变。
松洲书院成于筚路蓝缕之时,与兵营为伴,诗书与剑气同声息。从她出生那一天起,注定拥有卓然独立的开拓者气质。这种气质,与闽南文化相应而生。
松洲书院是文脉缘起时的符号。闽南文化精神,历经漫长的锻打,一代一代的传承、演进,但我们不能忘记初始的样子。
松洲书院是目前有文字可查的中国最早的书院之一。唐丽正书院,建于唐开元六年(718年),《中国教育史》认为它是中国最早的书院。但这个时间比松洲书院(708年)晚了10年。福州鳌峰书院,建于唐乾符年间(874—879年),比松洲书院晚了100多年。
松洲书院具有早期书院“传道”功能。唐朝的书院,通常是修书、讲经的场所。丽正书院,还具有国家图书馆的功能,但松洲书院,是以士民为讲学对象,这是在宋代才广泛出现的书院模式。就这点而言,它是书院史上的先行者。
年轻的陈珦从松洲书院开始与闽南山水相知,在晚年又重归书院,聚徒授业。松洲书院在陈元光去世后成为官民祭祀他的场所,书院与庙宇合一,后世称威惠庙。时光流转,千年不息,一个时代的文化高度,从此开始立了起来。而一座建于公元8世纪的书院穿越千年,至今,我们仿佛还能听见那遥远而清朗的读书声。 (陈子铭)
松洲村 提供
1300年前,闽南还不叫闽南,漳州古城还没有出现,龙溪还不属于漳州,漳州只有一万多人。这个时候,一所官办学校出现了。
整个福建就这么一所官办学校。
她的出现,是天荒地老中的一束光。
想象那一道光的模样,从亚热带丛林升起,最初并不耀眼,但在1300年间,渐次点亮山川大地。
那道光源,是松洲书院。
闽南文化的一道光源
“闽南”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宋代,广泛使用在晚明,文化这个词出现在晚清。但是,闽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衣冠南渡时已播下种子,在漳州建立时已现端倪,中唐则基本成形。唐府兵戍闽粤开漳州就是这种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段。
闽南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色彩斑斓,但始终有一条脉络贯穿她的衍变过程,这是随大唐将士一路南下的儒家传统文化。
松洲书院站在这条脉络的源头,彰显闽南文化的儒家正统、中原血统。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在这条主脉上做加减法,最终与海洋文化汇合,并延续到海上丝绸之路。有了这条主脉,闽南文化才聚集成形,成为中华文化系统中瑰丽多彩的一支。漳州,才真正意义上成为历史文化名城。
松洲书院创办的地点就在九龙江北溪水边松洲堡。发起人是龙溪县令席宏,创办人是漳州州文学陈珦。
当时陈珦很年轻,才二十出头。父亲是岭南行军总管、漳州刺史,曾祖母是魏征堂姐妹、隋中书令魏潜的女儿,往上溯源陈家是陈朝皇族。他十几岁就举明经,授翰林承旨直学士,是漳州地面上最早获得功名的人,前程远大。但他宁可远离权力中心,也不愿参与宫廷“内耗”。父亲对他的期待是“载笔沿儒习,持弓缵祖风”(《示珦》)。
陈珦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他文武双全、品德高尚,站在岁月深处,总有一天要发出穿透历史的声音。
陈珦创办的书院并不大,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规模,可能还有一个跑马场,这很符合唐人的性格。学生不会很多,因为整个漳州人口不过万把人,加上龙溪县(这个时候还属于泉州,此时的泉州是福州),数字依然单薄。不过,这个“学校”是福建最早传播儒学的学校。
想象当年的情形,陈珦带学生在北溪水边,骑马、击剑、读书、谈论时政,身边是兵营,来听课的也许有兵营的人。船靠岸时,也许有人从外面慕名而来。一切都充满着活力。
那一年是公元708年,即唐景龙二年。后来明清的《漳州府志》《龙溪县志》都提到了这件事。
一切看起来波澜不惊。但是,这是闽南甚至福建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一个开创性的缘起
席宏县令给陈珦的信里写得很清楚:“吉甫(周宣王的尹吉甫)归而万邦为宪(万国效仿),太丘(陈寔)处而四境无盗,为导民于礼乐,无混痕于渔樵。且十室必有忠信,而海滨世无仕进者,实无教之尤,非生姿之愧。盖鹿鸣不闻清音,龙门焉敢高仰。望惟开其茅塞,勿托疾以薪忧。”盛情邀请源于对这位自唐都长安返回的年轻人的满怀期许。期许他所带来的礼乐教育,将改变莽荒之地陋习,并且为国家培养人才。席宏的设想对闽南而言,几乎是历史性的。
办学的目的是基于长治久安考虑,闽粤在王朝统治的边缘,形势向来复杂。唐高宗总章三年(670年),岭南行军总管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唐高宗命率府兵平乱,征战二十年。其间,陈政殁于军中,子袭父位的陈元光奏请在泉潮间建一州,以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陈元光《请建州县表》说这地方“地及七闽,境连百粤”。建州,是为了让“胡粤百家,愈无罅隙”。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漳州建立了。岭南行军总管陈元光任漳州刺史,他的将领也被授予各种行政职务,唐帝国的东南新州,实行的似乎是一种军政融合的管理模式。开漳将士自此落地生根。
从中原地区迁徙人口和建立移植制度是当务之急。松洲书院的建立,便是引进文化制度的一个环节。
当时,戍守将士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一个新开发的处女地,经历战争,走向和平,生机勃勃但充满危险。必须有一种精神力量来调和社会矛盾,并引领大家向云兴霞蔚的中原看齐。
一种成熟的治理理念显山露水。陈元光是刺史,是将军,也是诗人。他的诗歌气势磅礴,充满盛唐之象,那是他的襟怀。崇尚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那是他的眼界。他在《漳州刺史谢表》说:“持清静于临民,守无私与奉国。”一句话:雷霆手段,无为而治,无私奉国。道家与儒家思想一开始就出现在闽南文化的源头。
三个重量级人物为松洲书院加持:最高军政长官陈元光,县令席宏,最高军政长官的儿子、接班人、现任州文学陈珦,资源充分集中。这样的架构,是可以谋篇布局的。
但是,书院为什么选址松洲?
因为这里是多种力量的结合部。山海之间,自然与人类力量的交汇处,充满张力,似乎是闽南早期社会的样板。
这里是军事要塞。松洲堡行台,是岭南行军总管的四大军事要塞之一,有军人拱卫的安全,值得信赖。大唐的诗歌,与军人的号子一起飞扬,冲天的戈气,正在化作清朗的吟唱。
这里是早期定居点。那些开漳将士墓葬留存至今,开漳将领许天正、李伯瑶、林孔著、马仁,他们身前叱咤风云,身后在这里相聚。
这里是水路交通要道。汉唐古道揭鸿岭是联系外界的陆路通道。九龙江北溪干流是闽西南交通要道,源源不断的物流,为这里注入了无穷活力。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1300年前的松洲,阡陌纵横,河风荡漾,杨柳依依,鸟语花香。这个时候,就缺琅琅书声了。
公元8世纪初的松洲,正需要一所学校。
松洲书院发出的书声,散落在闽南大地,润物无声,曾因战争而彪悍的民风日见醇厚。金戈铁马,化作和风细雨。儒学教育和地方治理同步,形成全新的社会风尚。
年轻的士子出现在帝国东南一隅,他们西望长安,跃跃欲试。推动科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漳州初建时近1400户、人口8000人左右;中唐时期5000多户、17000人,像现在的大型村落。这样的人口规模,进士速成不了。贞元八年,即公元792年,漳州有了第一个明经周匡业,此时,距建州106年,距书院建立84年。元和十一年,即公元816年,漳州有了第一个进士周匡物,此时,距建州120年,距书院建立102年,这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整个唐代,漳州得科名者7人,其中进士5人、明经2人。数字并不可观,但是一个开创性的缘起。宋时漳州经济快速发展,进士人数大增,到晚明,进士人数是全国州府的3倍,开漳先驱播下的文化种子,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泽被后世。
最醒目的文化地标
那是一个开创性的时代。闽南文化从肇始走向基本成形。随府兵进入这个地区的河洛话成为闽南主体方言。当闽南还不叫闽南,闽南话(河洛话)已经先行覆盖了这个地方。
唐初福建人口1万余户,不满10万人。松洲书院建立时是中唐,福建人口10.9万户,约60万,增长10倍。人口的递增,撑起一种文化。
闽南文化在闽粤开花结果,开漳是一个重大事件。
陈元光具有两重身份——岭南行军总管、漳州刺史。他治下的辖区相当广大,史料记载:东到岛屿,北到兴化,西到虔州(赣州)抚州,南到潮惠。上马征战,下马治理,江南与岭南的交会处,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正在形成。
陈元光豪迈地唱道:“泉潮天万里,一镇屹中间。”这一镇,镇住了闽粤间大好山川,千年基业。
中原文化进入,前期是十分强势的,因为有军事力量的支撑。最后和风化雨,因为有儒家道家思想的润泽。
国家力量在闽南地区早期开发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一个唐王朝的将领,几千府兵,规模不大不小,但是这片区域最大的军事存在。试想,几千军人前驱,几千百姓跟进,带着皇帝的诏令,在一个军备空虚、行政能力不足的地方,往哪里投放,哪里就是权力中心。松洲书院的底气正是在这里。
新州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政治、经济、军事,整体植入。松洲书院,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一个节点,背景雄厚,需要漫长的时间仔细雕琢。从唐总章元年(668年)到唐建中二年(781年),陈政、陈元光、陈珦、陈酆、陈谟五代经营百余年,这种连续性,对区域稳定和地域文化的形成影响深远。
安全保障、人口迁徙、制度植入、思想传播、经济培育、民族融合,多种要素相互作用,客观上塑造着有利于闽南文化形成的环境。而松洲书院在这个时间节点出现,成为时代最醒目的文化地理标志。
儒家文化唐代在漳州落地生根,标志事件是陈元光开漳、松洲书院的建立。《漳州府志》说:清漳自宋迄今,多钜人长德,以鸿文粹学衣天下,先河后海,必以珦称首焉。
宋代枝繁叶茂,标志性事件是朱熹治漳,弘扬儒学。漳州开始称为海滨邹鲁。
明代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站在时代的高处,标志事件有黄道周的横空出世。王朝即将凋零时,儒学随移民传入台湾,以龙溪人陈永华创办文庙,建立教育制度为标志,对台湾儒学产生深远影响。
清代末期的丹霞书院,成为汀龙漳新思想的殿堂。
1300年间,漳州有书院140家,延续文脉,传播思想,并完成时代蜕变。
松洲书院成于筚路蓝缕之时,与兵营为伴,诗书与剑气同声息。从她出生那一天起,注定拥有卓然独立的开拓者气质。这种气质,与闽南文化相应而生。
松洲书院是文脉缘起时的符号。闽南文化精神,历经漫长的锻打,一代一代的传承、演进,但我们不能忘记初始的样子。
松洲书院是目前有文字可查的中国最早的书院之一。唐丽正书院,建于唐开元六年(718年),《中国教育史》认为它是中国最早的书院。但这个时间比松洲书院(708年)晚了10年。福州鳌峰书院,建于唐乾符年间(874—879年),比松洲书院晚了100多年。
松洲书院具有早期书院“传道”功能。唐朝的书院,通常是修书、讲经的场所。丽正书院,还具有国家图书馆的功能,但松洲书院,是以士民为讲学对象,这是在宋代才广泛出现的书院模式。就这点而言,它是书院史上的先行者。
年轻的陈珦从松洲书院开始与闽南山水相知,在晚年又重归书院,聚徒授业。松洲书院在陈元光去世后成为官民祭祀他的场所,书院与庙宇合一,后世称威惠庙。时光流转,千年不息,一个时代的文化高度,从此开始立了起来。而一座建于公元8世纪的书院穿越千年,至今,我们仿佛还能听见那遥远而清朗的读书声。 (陈子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