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葆桢:推动台湾近代化第一人
文章字数:1720
6月17日,“沈葆桢巡视台湾”史迹展在福州三坊七巷开幕。150年前,沈葆桢巡察台湾、驱除倭寇、“开山抚番”等,奠定了台湾的治理格局,开创和推进了台湾的近代化进程。
沈葆桢题郑成功祠联
台湾原住民
台湾运煤火车
沈葆桢(1820年-1879年),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他是“同治中兴”时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先后曾任江西巡抚、总理船政大臣、台湾海防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在保卫台湾、发展台湾的过程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保卫台湾
1871年12月,一艘琉球船只遭遇飓风,漂到了台湾,船上五十四名琉球人被台湾牡丹社居民杀害,史称“牡丹社事件”。日本政府早已对台湾虎视眈眈,此事成为日本进攻台湾的借口。1874年,日本以“招谕酋长”为名,悍然进攻台湾,登岸兵力达两千多人。5月14日,清廷得知日本入侵台湾,立刻下令沈葆桢办理日本侵台事件。
沈葆桢肩负起保卫台湾的重要使命,向朝廷提出“纵横外交”和“实力备战”相结合的对日斗争方针,提出“联外交”“储利器”“储人才”“通消息”四句话十二个字的具体措施。他筹措粮草、调回军舰、招集兵马,并于6月14日率领创建船政局以来建造的15艘舰船抵达台湾。
他决定“先礼而后兵”,派潘霨等文武官员与侵台日军谈判,要求日军无条件退兵,但谈判失败。
沈葆桢意识到必须依靠军事力量解决问题,立即从厦门调来兵力,并雇佣洋匠修建炮台,加强防御。他在安平、凤山、澎湖等地修建了多个炮台,加强了台湾的防御力量。同时,请求北洋大臣李鸿章调拨淮军援台,确保台防后路安全。淮军陆续到达台湾,整个军事形势向有利方向发展。
沈葆桢采取的这些措施,使台湾的军事防御体系逐步完善,敌人难以侵犯。日军见中方兵力迅速集结,海上封锁形成,加上台湾气候恶劣,日军伤病员急剧增加,士气低落。
日本政府得知情况后,不得不与清廷进行谈判。当时占据优势的清廷手中有谈判的筹码,奈何朝廷软弱,结果向日本赔银五十万两,日军才撤退。
早就预见养虎遗患结局的沈葆桢,在得知朝廷竟用妥协、让步的办法解决台湾危机的消息时,他悲愤、怒恨,但又无法予以阻挠。他只有怀着复杂、纠结的心情,来到琅桥办理交接手续。
在这里,他目睹了在台湾上空飘扬了半年之久的日本太阳旗从旗杆上降落,蓝龙戏赤珠黄地大清国旗冉冉升起,不由百感交集涕泪涌流。沈葆桢意识到发展才是最佳的防御方式。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之下,沈葆桢将落后的台湾一举带入了近代化。
发展台湾
沈葆桢不仅致力于保卫台湾,还推动台湾的近代化发展。他上书清廷,提出“一面抚番,一面开山”,开山修路,打通从凤山到卑南、射藔到卑南、彰化到璞石阁、苏澳到奇莱的四条道路,总长度达八百五十九里。这些道路的建设克服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少数民族部落的阻扰,使台湾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得以加强。
在修路期间,有二千余名官兵死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之下,受伤的官兵更是不计其数。台湾少数民族部落此前一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小圈子里,他们将修路行为视为侵扰。沈葆桢通过多种方法安抚他们,最终成功修建了四条重要道路。
在他的推动下,大陆居民逐渐进入台湾中部,与少数民族相互来往,相互影响,促进了两岸的融合。
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沈葆桢建议将福建巡抚移驻台湾。他指出,虽然台湾名义上属于福建巡抚管辖,但实际事务由台湾镇、道官员掌握,福建巡抚远在大陆,鞭长莫及。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命福建巡抚每年冬春两季驻台,夏秋两季驻闽,加强了对台湾的统治和管理,同时整顿了台湾的吏治。
在经济方面,沈葆桢意识到台湾煤矿的发展潜力,成功请求朝廷削减台湾的煤税,使台湾煤扩大经营,销路通畅。他还在福建船政学堂开设电报学堂,这是中国第一家电报学校,培养了140名毕业生,成为中国近代信息业的奠基人。
1887年7月,电报学堂毕业生抵达台湾,建设海底电缆。一条长达117海里的跨海电报电缆铺设完成,成为大陆和台湾的脐带。
沈葆桢却没等到海底电缆建成的那一天,他于1879年去世。在临终前,沈葆桢心中念念不忘的是购买铁甲船。他一直憧憬着一幅画面:浩瀚无垠的大海上,我国的铁甲船航行在中国海域之上,再也没有他国军舰胆敢驶入我国海域,再也没有他国势力胆敢染指台湾。 (赵凯)
资料来源:
张英慧:戍台名将沈葆桢,《闽都文化》2015年第六期;钟一:功比左宗棠,台湾近代化第一人,中国国家历史。
沈葆桢题郑成功祠联
台湾原住民
台湾运煤火车
沈葆桢(1820年-1879年),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他是“同治中兴”时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先后曾任江西巡抚、总理船政大臣、台湾海防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在保卫台湾、发展台湾的过程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保卫台湾
1871年12月,一艘琉球船只遭遇飓风,漂到了台湾,船上五十四名琉球人被台湾牡丹社居民杀害,史称“牡丹社事件”。日本政府早已对台湾虎视眈眈,此事成为日本进攻台湾的借口。1874年,日本以“招谕酋长”为名,悍然进攻台湾,登岸兵力达两千多人。5月14日,清廷得知日本入侵台湾,立刻下令沈葆桢办理日本侵台事件。
沈葆桢肩负起保卫台湾的重要使命,向朝廷提出“纵横外交”和“实力备战”相结合的对日斗争方针,提出“联外交”“储利器”“储人才”“通消息”四句话十二个字的具体措施。他筹措粮草、调回军舰、招集兵马,并于6月14日率领创建船政局以来建造的15艘舰船抵达台湾。
他决定“先礼而后兵”,派潘霨等文武官员与侵台日军谈判,要求日军无条件退兵,但谈判失败。
沈葆桢意识到必须依靠军事力量解决问题,立即从厦门调来兵力,并雇佣洋匠修建炮台,加强防御。他在安平、凤山、澎湖等地修建了多个炮台,加强了台湾的防御力量。同时,请求北洋大臣李鸿章调拨淮军援台,确保台防后路安全。淮军陆续到达台湾,整个军事形势向有利方向发展。
沈葆桢采取的这些措施,使台湾的军事防御体系逐步完善,敌人难以侵犯。日军见中方兵力迅速集结,海上封锁形成,加上台湾气候恶劣,日军伤病员急剧增加,士气低落。
日本政府得知情况后,不得不与清廷进行谈判。当时占据优势的清廷手中有谈判的筹码,奈何朝廷软弱,结果向日本赔银五十万两,日军才撤退。
早就预见养虎遗患结局的沈葆桢,在得知朝廷竟用妥协、让步的办法解决台湾危机的消息时,他悲愤、怒恨,但又无法予以阻挠。他只有怀着复杂、纠结的心情,来到琅桥办理交接手续。
在这里,他目睹了在台湾上空飘扬了半年之久的日本太阳旗从旗杆上降落,蓝龙戏赤珠黄地大清国旗冉冉升起,不由百感交集涕泪涌流。沈葆桢意识到发展才是最佳的防御方式。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之下,沈葆桢将落后的台湾一举带入了近代化。
发展台湾
沈葆桢不仅致力于保卫台湾,还推动台湾的近代化发展。他上书清廷,提出“一面抚番,一面开山”,开山修路,打通从凤山到卑南、射藔到卑南、彰化到璞石阁、苏澳到奇莱的四条道路,总长度达八百五十九里。这些道路的建设克服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少数民族部落的阻扰,使台湾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得以加强。
在修路期间,有二千余名官兵死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之下,受伤的官兵更是不计其数。台湾少数民族部落此前一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小圈子里,他们将修路行为视为侵扰。沈葆桢通过多种方法安抚他们,最终成功修建了四条重要道路。
在他的推动下,大陆居民逐渐进入台湾中部,与少数民族相互来往,相互影响,促进了两岸的融合。
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沈葆桢建议将福建巡抚移驻台湾。他指出,虽然台湾名义上属于福建巡抚管辖,但实际事务由台湾镇、道官员掌握,福建巡抚远在大陆,鞭长莫及。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命福建巡抚每年冬春两季驻台,夏秋两季驻闽,加强了对台湾的统治和管理,同时整顿了台湾的吏治。
在经济方面,沈葆桢意识到台湾煤矿的发展潜力,成功请求朝廷削减台湾的煤税,使台湾煤扩大经营,销路通畅。他还在福建船政学堂开设电报学堂,这是中国第一家电报学校,培养了140名毕业生,成为中国近代信息业的奠基人。
1887年7月,电报学堂毕业生抵达台湾,建设海底电缆。一条长达117海里的跨海电报电缆铺设完成,成为大陆和台湾的脐带。
沈葆桢却没等到海底电缆建成的那一天,他于1879年去世。在临终前,沈葆桢心中念念不忘的是购买铁甲船。他一直憧憬着一幅画面:浩瀚无垠的大海上,我国的铁甲船航行在中国海域之上,再也没有他国军舰胆敢驶入我国海域,再也没有他国势力胆敢染指台湾。 (赵凯)
资料来源:
张英慧:戍台名将沈葆桢,《闽都文化》2015年第六期;钟一:功比左宗棠,台湾近代化第一人,中国国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