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陈嘉庚:不贪名,不贪功,不出轨道为之廉
文章字数:2217


    1940年3月,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前往中国15省慰劳抗日军民,专程到滇缅公路视察,看望南侨机工。(图片来源:中国侨联)

    1940年5月31日,陈嘉庚(左二)率团访问延安。

  人物名片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一1961年8月12日),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今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陈嘉庚一生兴学,先后创办或资助了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等一百余所学校。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2963号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

  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陈嘉庚先生八岁时入南轩私塾读书,从小就接受了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教育,并逐渐形成了他爱国爱乡的思想和清正廉洁的品德。
   陈嘉庚用心释“廉”积极倡“廉”
  “廉”与“贪”是相对立而存在的一对概念。“廉”是一个官员最起码的为政品德,而“贪”则是官员从政的大敌。“廉”也是陈嘉庚在经商、办学时聘请各类人才最看重的品质。1926年1月16日,陈嘉庚在给集美学校校长叶渊的一封信里,要求他聘请“廉毅干才之士至少十余二十人,分区主持考察办理”可见,陈嘉庚认为,廉洁比才干、毅力等品质更重要。
  陈嘉庚眼中的“廉”和“贪”到底指什么?1926年11月5日,陈嘉庚在给叶渊的信里,同时谈到了“贪”和“廉”。关于“贪”,陈嘉庚在信中写道:“盖贪者,非仅指贪财利。如贪功名,贪权势,昧心一萌,天良何顾?”可见,在陈嘉庚看来,“贪”除了指贪财,还包括贪功名、贪权势等。基于这样的认识,陈嘉庚又解释了他眼中的“廉”:“不贪名,不贪功,不出轨道为之廉”。可见,陈嘉庚对于什么是“廉”这个问题是有过认真思考的。
  作为一名企业家,陈嘉庚深知,制度约束是养成廉洁习惯的重要条件。他经常这样教育员工:“法律济道德之穷,规章作办事之境。”作为一名教育家,陈嘉庚很清楚,“廉”和“俭”是互为表里的,廉洁教育要从小抓起。1919年夏,陈嘉庚返回故乡集美,开始紧锣密鼓筹办厦门大学。在筹办厦门大学期间,他发现集美学校少数师生常常会到厦门市去高消费,就在集美学校“秋季始业式”上发表演讲对这一现象进行批评。他说:
  今日中国贫困极矣!吾既为中国人,则种种举动应以节俭为本。鄙人在新加坡时,地处繁华,每月除正当费用外,零费不及二元。所以如此者,盖以个人少费一文,即为吾家多储一文。积少成多,以之兴学。
  为了督促学生养成节俭的美德,陈嘉庚甚至要求集美学校在1929年制定了《节制学生日常用款办法》,对学生的日常用款进行“干预”,其中规定:
  本校为培养学生养成节俭习惯,以期造就廉洁人才起见,由学校指定负责人员,实行监督学生用款。
  根据这个规定,集美学校的学生每个月月末必须将本月用款数目及用途详细列入簿册并报告训育课。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节俭的习惯,集美学校在期末还会把《节制学生日常用款办法》寄给学生家长,并建议每个学生每学期“零用至多不超过五十元”。
  延安的“廉”令陈嘉庚印象深刻
  陈嘉庚自奉甚俭,对贪污、浪费现象极其厌恶。1940年3月,陈嘉庚亲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慰劳、考察。陈嘉庚在去延安考察之前,先去了重庆。在国统区,陈嘉庚每到一地,当地主官都用山珍海味招待陈嘉庚。云南省主席龙云招待陈嘉庚的菜肴,让他颇感意外:“是宴酒菜均特殊,菜中有象鼻一味,为生平未尝食。”国民党官场的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令他大失所望。
  1940年5月31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在南侨总会秘书李铁民、南侨总会常务委员侯西反等人的陪同下,前往延安考察访问。陈嘉庚访问延安之前,也听过一些社会上对共产党的评价,在国民党办的报纸上看过一些对共产党的报道。共产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陈嘉庚很想利用访问延安的机会解开这个谜团。
  6月1日下午4点,陈嘉庚偕侯西反在朱德总司令的陪同下前往杨家岭会见毛泽东主席。陈嘉庚在《南侨回忆录》中这样回忆他与毛泽东的第一次见面:
  下午四点钟,余与侯君乘车赴毛主席之约。到时毛君已在门外迎接。其住居与办事所亦是山洞,大小与余寓略同。屋内十余只木椅,大小高下不一,写字木桌比学生桌较大,系旧式乡村民用家私,盖甚简单也。
  在延安期间,毛泽东曾数次到陈嘉庚的寓所拜访,并共进午餐或晚餐。陈嘉庚对毛泽东招待他的饮食印象深刻:
  毛泽东主席来余寓所数次,或同午饭,或同晚餐。陕北多山地,水田甚少,故罕有食米,然待余等三餐均米饭及鸡蛋诸物。
  在延安,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山珍海味来招待陈嘉庚,有的只是粗茶淡饭,比较“奢侈”的就是鸡蛋了。但陈嘉庚却吃得津津有味。
  此外,延安严明的纪律也给陈嘉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南侨回忆录》中写道:
  县长概是民选,正式集大多数民众公举,非同有名乏实私弊。至各官吏如贪污五十元者革职,五百元者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容。
  延安之行,是陈嘉庚第一次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虽然陈嘉庚在延安只逗留了短短的七天八夜,但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的言行举止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实地考察,他切身感受到,国民党报纸上的谣言掩盖不了事实。陈嘉庚对国共两党的认识开始发生重大转变。
  延安之行使陈嘉庚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全面的认识,并给予他极大的安慰和喜悦。“余观感之下,衷心无限兴奋,喜慰莫可言喻,认为别有天地,如拨云雾而见青天。”
  (董立功,作者系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港澳与海外统战工作理论厦门研究基地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