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御史之乡 莆阳廉脉
文章字数:1193
    图/翁晓琳

  晨曦初破,霞光渐染。一条大河从山谷蜿蜒而过,潺潺水声透过朦胧晨雾,好似在诉说着这座历史古城的光辉岁月。
  莆田,古称“兴化”。自古科甲兴盛、人才辈出,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誉,历代共有进士2482名,其中任御史者232名,是名副其实的“御史之乡”。
  莆田历史上出现众多御史不是偶然,而是起源于独特鲜明的地域文化。
  壶山兰水孕育了
  莆田御史刚毅不屈的性格特点
  莆田境内山脉纵横交织,木兰溪贯穿全域,虽有兴化平原,但可耕作的土地面积少,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在古代,考取功名是寒门学子唯一出路,这种因环境困难逼出来的奋斗,形成了莆田人坚韧不拔、莆田御史刚毅不屈的性格特点。
  莆仙文脉厚植了
  莆田御史忠诚孝廉的价值追求
  莆田自然条件不优越,但自古重教育。历史上莆田书院林立,有“十室九书堂”之称,尤以宋、明两代,科甲鼎盛,甲于八闽,士人接受儒家思想熏陶,以忠于家国、廉洁从政为荣,以奸佞祸国、贪贿祸民为耻,涌现出大批勤政廉政的清官廉吏,这种社会风尚也影响着莆田御史群体的执政理念和风骨。
  千年廉脉厚植了
  莆田御史正直果敢的价值追求
  自唐以降,一代代莆田御史的气节风骨,铸就生生不息的莆阳廉脉。其中以一代名臣蔡襄引领的忠惠之风,其诤谏敢言的行为,对莆田后代御史产生重要影响。此外,为感念御史功绩,莆田先民为他们树碑造坊达500多座,这种有形的榜样力量,更是引领着莆田御史的价值追求。一代又一代的“铁面御史”层出不穷,形成了区域性的文化现象。
  忠贞爱国
  他们挺身而出,救国卫道
  被誉为福建岳飞的宋代抗元英雄陈文龙,在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奸臣贾似道。在元兵入侵兴化城,城破被囚时,面对劝降,他大义凛然“我家世受国恩,万万无降理”,绝食牺牲。其母得知消息后说:“吾有此儿,与儿同死,有何恨哉?”也绝食自尽。满门忠烈,气壮山河,彪炳史册。
  刚毅正直
  他们嫉恶如仇,无惧权贵
  清朝末年,权臣营私舞弊,祸害百姓。御史江春霖将扫清朝堂奸佞视为己任,先后掌江南、新疆、辽沈、河南、四川诸道,弹劾贪婪秽恶的地方权臣、朝廷权要。其中,列举袁世凯十二条罪状,朝野震动,梁启超将他誉为“古今第一御史”。
  无私无畏
  他们舍生忘死,淡泊名利
  明代御史林润冒死弹劾内阁首辅严嵩父子,最终将他们扳倒,严世蕃被送上断头台,大快人心。林润勤政爱民,倭寇攻陷兴化城后,他上疏请求免租三年,惠泽乡里。其39岁时积劳成疾于任上逝世,灵柩回乡时老百姓夹道迎接,队伍绵延数十里。
  王安石说的“兴化,多进士”,朱熹口中的“莆田人物之盛”,宋度宗盛赞的“莆,文献之邦也”,无不昭示着莆田这座城市悠长的文脉。
  大量清正廉明的御史廉吏事迹,积淀着莆田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的精神文化追求,代表着莆田人民在廉洁从政、用权、修身、家风家教等方面独特的政治标识。
  岁序更替,莆田人心里的那份信仰,都未曾改变。莆阳御史的清廉故事,在月季花香中世代延续……
  (来源:“福建纪检监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