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安放
文章字数:1203
▲《望夫塔》
▲《闽南叠翠》
▲《守望家山》
▲《又见家山醉人时》
▲《晴岚叠翠》
傅振文,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工笔画艺委会常务副秘书长。作品《假日》《厚土》《红色的土地》等入选各类大展并获奖。
与振文兄的相识缘于逛仙游古玩街。位于东南沿海之滨的仙游是座千年古城,自古以来文化名家辈出,宋书法四大家之一的蔡襄、理学大家郑樵等均来自于此,民风朴实且书香隽永,古玩、书画收藏之风甚盛,巷陌间均略懂一二,散发出母亲河木兰溪畔悠远的文化清韵,底蕴深厚的地域文化绵延不绝,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书画名家。
民国至20世纪中后期,仙游画派李霞、李耕、黄羲、林肇祺等人的出现,荡起仙游新一波的书画之风,至今民众仍以争相收藏、临摹、承传为傲,民间习画之风浓厚,出现一批的书画高手,他们各怀奇技,根于传统又有当代的言说表达,屡屡在全国性展览中渐露头角,振文兄不但是其中一员,更为佼佼者,他生于斯、长于斯,自幼喜欢绘画,滋养来自耳濡目染与口传身教,一笔一画皆望追李耕之豪放、黄羲之文气,经多年浸染,传统笔墨功夫扎实,涉猎多种题材、画风,传统人物画、花鸟、山水皆可,自由转换,甚为洒脱,其工笔浅绛山水尤为出彩。
中国传统山水画以抒怀达意为上,可居可游可读,栖放心灵为逸,经千年,历代文人墨客深耕细研,技法、流派纷呈,为后人膜拜。今人以融各种理念、技法、构图出新意为主,在与古为徒中追寻历代大家,望有所拓展。振文兄亦如此,在探索各题材、风格之余,决然安放自我于工笔山水之中。他通过传统绘画的“平远”“深远”的表达,在平淡中带出有人文叙事意味的细腻色彩,隐喻了画者的技法追求与审美内化。
以笔者之浅见,当代山水画极难,易囿于传统而丧失己见,或是勇于探索而失章法。振文兄注重的是建构超越形式语言的精神空间。他在山水画中以相似的主题和图式,使得个人面貌变得清晰而丰富。例如山水题材中古松虬髯、千仞壁石、留白的水面、简易的四角亭,这些固定的元素与组合,是他对绘画形式与结构的探索。正是这种看似无意义的重复性则成为他的创作特点。他一再对这些元素进行重复,可称为一种个人的审美趣味。这些元素不断被重置与重塑,通过主体关系的错位或互换等多视域的叙事方式打破了统一的规范,使画面和表达意境更为丰富,为观者带来不同美学角度的视觉冲击。这也是他在艺术观念多元的当下,能保持潜心探索自己笃定的艺术形式和语言的关键,也是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家所需要的一种艺术态度与文化自觉。
当下艺术家们对当代性的思考与表现,多见系统化、符号化或者通过某种抽象表达来形成个人风格,振文兄则是通过具象的表达来展现个人印记。这是他区别于其他艺术作品的最大之处,也正是我认为他的作品最耐人寻味的地方。
振文兄因善于泥古而多变,既是长处也略显不定,望振文兄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弥行弥坚,更有大成。见画有感,与兄共勉。
(作者邱志军,系中国美术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馆馆长、美术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