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的姜 从来都是暖暖的
文章字数:1662
“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丁香沉香各半两,四两茴香一处捣。煎也好,泡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每日清晨饮一杯,一生容颜都不老。”宋朝大文学家苏轼这首关于生姜养生的诗,被后人称为“驻颜不老方”并收载于《苏沈良方》中,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古人早已将生姜当作了养生的法宝。
姜原产于我国和东南亚的热带地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栽培姜,先秦已有相关文字记载,大约汉代时期姜就从我国传到日本和地中海沿岸地区。
《马可·波罗游记》里曾记载:阿黑八里州境内全处平原,此地出产生姜甚多,输往契丹全境,此州之人恃此而获大利。《元史》卷《食货志》也记载,汉中生姜出售全国,也是唯一缴纳生姜税的地方,由此可见当时姜的利润有多丰厚。
如今,作为一种调味品,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很多菜肴制作上,姜都是必需的调味品。姜因其辛辣的味道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而它的营养保健价值也非常高,在民间被广泛应用,中医认为,生姜具有温胃降逆、和胃止吐作用,有句老话“冬吃萝卜夏吃姜”也流传至今。
在闽南,食用姜的历史相当悠久,也流传着很多和姜有关的美好故事。泉州石狮籍南宋士大夫、美食家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里就提到了一款妙用姜的“通神饼”。原文记载:姜薄切,葱细切,各以盐汤焯。和白糖、白面,庶不太辣,入香油少许,炸之,能去寒气。朱晦翁《论语注》云:“姜通神明。”故名之。
《山家清供》中“通神饼”的记载,虽然简明扼要,却大有文化深意。《论语》有一个著名的记载,是孔子“不撤姜食,不多食”,字面意思是孔子喜欢吃和姜有关的食物,但是每次都有节制不多吃,事实上,这正是孔子的“中庸之道”通过美食展现的微言大义。孔子活了73岁,这个年龄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绝对算是高寿,这其中或许就有姜的功劳。
“姜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孔子食姜的嗜好进一步作了阐释。作为理学大家,他所说的“姜通神明”,并不完全指民间信仰的神明,主要是指吃姜有助于驱寒,使人神清境明。
宋朝士大夫总体性格豁达,黄庭坚词云:“困来一觉睡,妙绝更通神。”更像一句大白话,也可见当时文人对于精神“正能量”的追求。
2023年,福建泉州石狮市复原并推出的“宋元海丝宴”,就有这一道“通神饼”,与闽南传统制饼工艺相结合,馅料中以姜、麦芽糖、红糖和桂圆干肉等以一定比例配制,中和了姜的辛辣,温补驱寒祛湿养生,但“通神”感的口味更加复合,深受食客的喜欢。
不同于辣椒的燥热,姜的性质温和,更适宜湿热地区的闽南人日常食用。姜不仅可以去除食材的腥味,还可以增加食材的鲜味和功效。闽南民间普遍认为姜可以祛寒祛湿、补筋骨、通经络,是月子里的热补食品,很多女性都有坐月子吃姜粿的习惯,俗语有云:“坐月子吃姜粿胜过吃螃蟹。”
姜粿也是闽南特色小吃之一,虽然是小吃,做法却很讲究,挑选质量上乘的姜,将姜碾碎,做成姜泥,再将糯米粉和姜泥揉在一起,加入适量的白酒和糖,搅拌均匀揉成团,将制成的姜粿放置在锅中用微火慢煎至金黄。
出锅后的姜粿,软润糯米包裹着姜的清香和糖的甜味,让人胃口大开。一道热乎乎的姜粿,成为闽南妈妈们为坐月子女儿准备的饱含爱心的滋养食物,也是链接许多人对过往岁月那份回忆的珍贵注脚。
除了姜粿,闽南还有非常有名的传统菜肴“姜母鸭”。姜母鸭这道风靡闽台的传统菜肴,在闽南不同区域做法也有差异,泉州和台湾的姜母鸭近似汤煲,而厦门的姜母鸭则是讲求干香。
姜母鸭以正番鸭为主料,选用上好的黑芝麻油、老姜母及高粱酒烹制而成。老姜母,除了去腥还可以提鲜,自然更有助于祛寒养胃,民间常因此菜养胃健脾、驱寒活血的功效,而视其为秋冬进补佳品。一入口,姜香、鸭肉香、麻油香扑面而来,吃完唇齿留香久久不散。
俗话说:姜是老的辣,也是老的香。一道姜母鸭,在老姜、麻油和番鸭的共同成全下,焦嫩咸香,滋而不腻,温而不燥,可谓是闽南人妙用姜的经典之作,非常适合秋季和冬季食用。
寒冷的天气里,一锅热腾腾的姜母鸭上桌,浓郁的姜香和麻油香扑面而来,一入口,鸭肉的饱满滋润和鲜美瞬间充满唇齿之间,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地道的闽南味。
(许晓春/文 韩惠彬/图)
姜原产于我国和东南亚的热带地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栽培姜,先秦已有相关文字记载,大约汉代时期姜就从我国传到日本和地中海沿岸地区。
《马可·波罗游记》里曾记载:阿黑八里州境内全处平原,此地出产生姜甚多,输往契丹全境,此州之人恃此而获大利。《元史》卷《食货志》也记载,汉中生姜出售全国,也是唯一缴纳生姜税的地方,由此可见当时姜的利润有多丰厚。
如今,作为一种调味品,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很多菜肴制作上,姜都是必需的调味品。姜因其辛辣的味道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而它的营养保健价值也非常高,在民间被广泛应用,中医认为,生姜具有温胃降逆、和胃止吐作用,有句老话“冬吃萝卜夏吃姜”也流传至今。
在闽南,食用姜的历史相当悠久,也流传着很多和姜有关的美好故事。泉州石狮籍南宋士大夫、美食家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里就提到了一款妙用姜的“通神饼”。原文记载:姜薄切,葱细切,各以盐汤焯。和白糖、白面,庶不太辣,入香油少许,炸之,能去寒气。朱晦翁《论语注》云:“姜通神明。”故名之。
《山家清供》中“通神饼”的记载,虽然简明扼要,却大有文化深意。《论语》有一个著名的记载,是孔子“不撤姜食,不多食”,字面意思是孔子喜欢吃和姜有关的食物,但是每次都有节制不多吃,事实上,这正是孔子的“中庸之道”通过美食展现的微言大义。孔子活了73岁,这个年龄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绝对算是高寿,这其中或许就有姜的功劳。
“姜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孔子食姜的嗜好进一步作了阐释。作为理学大家,他所说的“姜通神明”,并不完全指民间信仰的神明,主要是指吃姜有助于驱寒,使人神清境明。
宋朝士大夫总体性格豁达,黄庭坚词云:“困来一觉睡,妙绝更通神。”更像一句大白话,也可见当时文人对于精神“正能量”的追求。
2023年,福建泉州石狮市复原并推出的“宋元海丝宴”,就有这一道“通神饼”,与闽南传统制饼工艺相结合,馅料中以姜、麦芽糖、红糖和桂圆干肉等以一定比例配制,中和了姜的辛辣,温补驱寒祛湿养生,但“通神”感的口味更加复合,深受食客的喜欢。
不同于辣椒的燥热,姜的性质温和,更适宜湿热地区的闽南人日常食用。姜不仅可以去除食材的腥味,还可以增加食材的鲜味和功效。闽南民间普遍认为姜可以祛寒祛湿、补筋骨、通经络,是月子里的热补食品,很多女性都有坐月子吃姜粿的习惯,俗语有云:“坐月子吃姜粿胜过吃螃蟹。”
姜粿也是闽南特色小吃之一,虽然是小吃,做法却很讲究,挑选质量上乘的姜,将姜碾碎,做成姜泥,再将糯米粉和姜泥揉在一起,加入适量的白酒和糖,搅拌均匀揉成团,将制成的姜粿放置在锅中用微火慢煎至金黄。
出锅后的姜粿,软润糯米包裹着姜的清香和糖的甜味,让人胃口大开。一道热乎乎的姜粿,成为闽南妈妈们为坐月子女儿准备的饱含爱心的滋养食物,也是链接许多人对过往岁月那份回忆的珍贵注脚。
除了姜粿,闽南还有非常有名的传统菜肴“姜母鸭”。姜母鸭这道风靡闽台的传统菜肴,在闽南不同区域做法也有差异,泉州和台湾的姜母鸭近似汤煲,而厦门的姜母鸭则是讲求干香。
姜母鸭以正番鸭为主料,选用上好的黑芝麻油、老姜母及高粱酒烹制而成。老姜母,除了去腥还可以提鲜,自然更有助于祛寒养胃,民间常因此菜养胃健脾、驱寒活血的功效,而视其为秋冬进补佳品。一入口,姜香、鸭肉香、麻油香扑面而来,吃完唇齿留香久久不散。
俗话说:姜是老的辣,也是老的香。一道姜母鸭,在老姜、麻油和番鸭的共同成全下,焦嫩咸香,滋而不腻,温而不燥,可谓是闽南人妙用姜的经典之作,非常适合秋季和冬季食用。
寒冷的天气里,一锅热腾腾的姜母鸭上桌,浓郁的姜香和麻油香扑面而来,一入口,鸭肉的饱满滋润和鲜美瞬间充满唇齿之间,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地道的闽南味。
(许晓春/文 韩惠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