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马来西亚春节的别样趣味
文章字数:2049


  从腊八粥开始,全世界的华人都准备过年了。在椰风蕉雨的马来西亚,我们习惯性称它为“华人农历新年”,即使在英文中,它仍然以CNY(ChineseNewYear)为人们熟知。
  一
  马来西亚华人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展现出了丰富的创意。比如,月饼口味和粽子口味在这里变得更加多元化和本土化,甚至比中国更为丰富。在农历新年这个华人最重要的节日里,马来西亚华人更是将创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地歌曲创作者每年都会创作出具有本土风味的新年歌曲,据说每年市场上都有以生肖为主题的新年歌流传。最近这几年来,其他族裔也频频加入,同台演唱新年歌,有些马来裔同胞和印度裔同胞甚至自录新年歌曲视频向华人贺年,这些创意、坚持和善意,让人动容。
  另外,新年短片也是马来西亚特有的新年传统。根据“圈内人士”表示,马来西亚制作的短片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因为它们充满创意,幽默感十足,有时还能捕捉到许多令人感动的瞬间。每年,我们都期待着各大企业精心制作的短片,期望在新年期间获得视觉上的惊喜。这已不知不觉成为马来西亚民众的一种共同期盼。
  二
  马来西亚的年饼也有独特之处。小时候不知道,手工制作的年饼是何等珍贵。那时我家里那些心灵手巧的长辈都还年轻,在新年来临之前,蹲在厨房大汗淋漓地烤年饼,有的还坚持要用炭烤才好吃!
  马来西亚人制作年饼的功夫可谓是出神入化,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秘方和创意。虽然市场上的年饼种类多得无法细数,多年来,我最爱的还是传统口味的,比如制作过程繁琐的“情书饼”(kuihkapit)、薯粉饼(kuihbangkit)和花生饼。这几种年饼深受本土文化影响,是东西方文化融合之后的创意产物,已经成了马来西亚各阶层甚至各民族的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了。
  马来西亚的年饼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成为了味觉飨宴,处处有惊喜,尤其那些受到娘惹文化影响的精致传统年饼,制作过程之复杂,让人不禁感慨老前辈们对美味的坚持和用心。
  跟吃有关的新年传统还有肉干。每年,我们都要想尽办法寻找最原始口味、最真材实料的肉干,妹妹经过多次尝试,终于找到一家每年只卖一次的手作肉干店,这家的肉干口感鲜嫩,质地适中,味道香甜中蕴含着烧烤的风味,将这美味的肉干夹在面包里品尝,简直是绝妙享受。
  三
  在马来西亚,红包封可以从商家、银行等处免费获得。前几日到商场,置办年货的人特别多。排队付钱时,在我前面的中年男士向收银员说:“红包封多给几个嘛。”
  在中国时,我发现红包封都得到店里购买;到荷兰旅游时,发现欧洲的红包封得到亚洲超市买。于是下一趟再去时,我把家里的红包封带过去,当地的朋友非常高兴也非常讶异,马来西亚的华人的文化竟然这么发达!
  说到红包,前几日跟拿督庄耿康聊天,他和太太一人一句,跟我们说“想当年”过新年拿红包的往事。根据庄耿康回忆,他们小时候,还没有这些精美的红包封,红包只是用红纸包着,但小孩拿到红包的兴奋感,每一个年代都是一样的。他说,一接到红包,用手摸就知道里面是多少钱。因为,1分钱是四角形的,5分钱是比较小的圆形;而1角钱、2角钱和5角钱的尺码也各有不同。
  四
  每当农历新年来临之际,贴春联一样也是每个马来西亚华人家庭必做的事情。即使家里没有懂得书法的人,也会找亲戚朋友帮忙写,或者去购买春联装饰家居,把美好的祝语贴在墙上,好好准备过年。
  我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向陈君信老师学习书法。农历新年临近之际,老师就会让我们为写春联做好准备。首先,要到镇上的一家老书局购买红纸。那时的春联纸质量比不上今天可以从中国淘过来的、印刷精美、有金龙金凤或金鱼等图案的春联纸。我们需要把一大张红纸裁剪成长条,再学习如何对折成5格或7格。写春联前,有一个步骤让人觉得书写者真的很“资深”,那就是先拿出纸巾来擦一擦红纸,把它的“蜡”擦掉,让墨水更容易附着。我们学会这个技巧之后,自觉高人一等,参加挥春比赛时,装模作样地在那擦纸,才缓缓落笔。你别说,那个刹那的自信心还真是爆棚。
  爸爸跟我说过,在他童年的时候,每年农历新年,都会有人来跟我爷爷“讨”春联。因为我爷爷写得一手好楷体书法。爸爸说,我爷爷是一个好静的人,性格比较沉稳,他写春联的时候,家里的小孩都会很识趣地集体避开,最好不要吵他,以免招来一顿白眼——爷爷总是独自磨墨,裁纸折纸,慢慢写他的春联。当时在吉打的穷乡僻壤,别说写春联了,就连会写字的人都不多,所以左邻右舍都喜欢来家里向爷爷“讨要”一副春联,他往往有求必应。如今,很多事物都被高科技产品取代。印刷的对联,也取代了手写版。但是我还是坚持每年自己写春联。
  前几天整理家里,还找到两支爷爷曾用过的毛笔。摸着两支毛笔的笔管以及因为老旧而愈发参差不齐的笔毛,爷爷手上的温度早就已不在,物在人非,唏嘘不已。另外还找到爷爷的一块墨条,刻着“青麟髓”,这就不知道有什么典故了。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既传承了传统,又融合了现代元素,每个人都能在春节的各种“周边产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回忆。我想,这正是文化传承的独特魅力所在。
  (作者菲尔,原名陈焕仪,马来西亚槟城人,律师,文学博士,荷兰万缘基金会联合创始人、马来西亚槟城留华同学会会长、马来西亚槟城州华人大会堂执行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