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厦门国际银行利侨惠民 打造华侨金融优选银行
文章字数:1847
    ◀2023年11月9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华通讯社、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主办的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举办。厦门国际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晓健应邀在“金融街发布”环节正式发布《华侨金融发展研究报告》。

    在建的厦门国际银行总部大楼

    ▲2023年11月28日,首届华侨金融助推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汇聚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侨商侨企,共同讨论华侨华人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中的积极作用,探索华侨金融服务创新的新模式和新体系。     论坛现场,厦门国际银行发布了首个华侨金融标识。华侨金融标识由厦门国际银行四叶草LOGO演绎而成的同心圆作为设计底稿,象征厦门国际银行的华侨基因。

    ▶2022年12月29日,厦门国际银行发布银行业首个华侨金融服务标准——《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华侨金融服务标准》。


  福建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重点侨乡。“华侨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心。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建设跟我们有这么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秉持对家乡的热爱,带着资金和技术回乡办实业,支持国家建设,由此产生了大量的金融需求。在此背景下,1985年,中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应运而生,其外资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闽籍印尼华侨李文光先生。因此,厦门国际银行诞生之初便植入了深刻的“华侨基因”。
  2017年,厦门国际银行收购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43年在福建永安创办的集友银行。由此,厦门国际银行的华侨特色更为突出,该行携手附属机构澳门国际银行以及香港集友银行扎根香港、澳门、广东和福建,并覆盖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区,持续不断提供优质华侨金融产品,肩负起服务侨企的责任与担当,在连接福建、广东与港澳及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等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成立38年来,厦门国际银行三地机构不忘初心、锐意进取,坚持高质量发展,在英国《银行家》(TheBanker)杂志公布的“2023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按总资产排名第154位;按一级资本排名第161位,连续七年入围全球银行200强。
  长期以来,在跨境金融特色优势的助力下,厦门国际银行以“重塑华侨金融旗帜”作为发展使命和责任,深度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大局,努力实现国内华侨金融领域客群广、服务优、品牌影响力强的目标,打造“华侨金融优选银行”。截至2023年9月末,厦门国际集团华侨金融业务量破千亿元,服务华侨客户数7万余户,已成为我国国际化业务占比最高的中小银行。
  厦门国际银行上下锚定“华侨金融”特色发展方向,坚持以利侨惠民为宗旨,依托侨务工作机关、华侨华人社团两大桥梁,构筑优侨服、聚侨心、树侨牌三大体系,努力探索、持续深耕。一是在第五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以“发挥福建侨乡优势,打好‘侨牌’”为重要战略方向。二是加快构建华侨金融专责组织,在总分行及附属机构成立华侨金融部门,并推动分支机构设立华侨支行或华侨金融特色专营团队。三是制定华侨金融整体发展指引,将华侨华人确定为该行核心战略客群。四是发布银行业首个华侨金融服务标准,助力华侨金融向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五是加强渠道建设,持续深化与各级政府侨务机构、华侨华人社团的交流合作,加快与侨商会、侨资企业、侨资院校、华侨农场、侨梦苑及“两国双园”园区构建新型合作关系。六是加快业务创新,优化金融服务质效,为华侨客户提供专属产品、服务、特惠政策,为“走出去”及“引进来”的侨商侨企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近年来,中国经济稳步向前,一系列利好政策和惠侨措施出台,为华侨华人创造了无限机遇。无数侨胞回家乡投资创业,支持祖国各项建设,参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力发展华侨金融,有利于推动侨资侨智更好地汇聚到“一带一路”建设上来。
  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厦门国际银行将携手推动双循环格局下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三地机构布局优势和特色,赓续弘扬嘉庚精神,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将华侨金融从境内沿海、香港、澳门等地向东南亚延伸,架起连接华侨与祖国之间的桥梁,进一步凝聚和发挥华侨资源优势,助力和推动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赋能华侨华人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强国建设。
  未来,厦门国际银行将持续推动华侨金融目标客群、服务标准、业务政策、特色产品、服务体系等的全面建设,加强全行内外联动,延伸华侨金融服务触角,并持续构建“优侨服、聚侨心、树侨牌”三大体系,专注服务华侨华人、广泛团结侨胞侨眷,共同开启华侨金融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