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闽人诗文中的月
文章字数:1039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中秋节,月是主角。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中,以中秋祭月、文人赏月、民间拜月最为盛行。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唐代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
  当明月,以亘古不变的轮回,登临秋夜主场,中国人的爱月情结,总会应时舒展。
  当月光照进闽人的慧眼,诗心又将如何跳动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秋月》朱熹 (闽学派代表人物)
  朱熹静观山水月色,妙悟澄明之境。不着一个月字,而处处见月。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武夷山人)
  冰轮碾过柳永的醉眼,晕开的墨痕尽是离愁。
  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二》林则徐(福州人)
  边关寒月照亮林则徐的万里征途,英雄豪情亦让山河不朽。
  月上吴山,雾霭溟蒙,截然划湖之半。
  ——《湖心泛月记》林纾 (福州人)
  月夜泛舟,思接千载,林纾效苏子放浪形骸之外。
  不道玉川悲月蚀,虾蟆以外更无云。
  ——《和荆公咏月》严复 (福州人)
  望月怀古,与荆公对酬,严复一抒胸中块垒。
  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与妻书》林觉民 (福州人)
  惊世绝笔,百年传诵,一庭月华照彻林觉民的柔情侠骨。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繁星》冰心 (祖籍长乐)
  故园的月,跳进冰心眼眸,化作咏唱童真和母爱的音符。
  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
  ——《别丢掉》林徽因 (祖籍闽侯)
  过往的月,挂在林徽因梦中,牵引一段渺茫的逝情。
  月光本来是淡青色的,再映了碧绿的山景,另是一种翠润的色彩,使人目眙神飞。
  ——《房东》庐隐 (闽侯人)
  鼓岭的月,照进庐隐心波,定格诗情画意的时光。
  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夹在唐诗里,扁扁的,像压过的相思。
  ——《满月下》余光中 (祖籍泉州永春)
  余光中掬月在手,映照出的,是割不断的故园之思,解不开的文化乡愁。
  中国的诗文与浪漫人物,和月亮全有连带关系。
  ——《清算月亮》林语堂 (漳州龙海人)
  寥廓秋宵一月明,正是无数个“举头望明月”,千重感慨、万种神思,在低头的一瞬,化作辞采飞扬、诗意灵动,我们,才有了这跨越千年的文化共情。
  月轮渐满,盼团圆的情思愈发浓稠。踏月寻秋,共庆祥圆,重拾散落闽人诗文中的冰姿玉影,许一场,天涯共此时的美梦。
  (林山)